?

色塊與幼兒探究

2017-05-09 21:29陳方
速讀·中旬 2016年8期
關鍵詞:色塊幼兒教育繪畫

陳方

摘 要:英國藝術教育家赫伯·里德在《通過藝術的教育》一書中指出:“藝術應為教育的基礎,美術教育的使命就是通過藝術來教育人。幼兒園教育綱要中也指出:“藝術活動要促進孩子的情感發展,使孩子能夠大膽地用藝術的表現形式來發現生活中美的事物、美的環境,讓幼兒受到美的熏陶”。因此,在幼兒階段,開展運用色彩進行繪畫的活動,可以培養幼兒發現美、感受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情趣。

關鍵詞:幼兒教育;色塊;繪畫

國內教育專家楊景芝在對孩子美術教育研究中闡述了:幼兒自身就具有色彩本能。這種潛在的能力有待我們通過美術教育去開發,而不是受到壓抑和改造。它的教育作用已遠不僅僅讓幼兒學習那些與幼兒繪畫關系不大的名詞術語和色彩知識,而應該讓幼兒以自主精神去創造性地表現色彩,自己成為駕馭色彩的主人,現筆者就對色塊與幼兒進行粗略闡述。

一、幼兒色塊認知現狀與生活感知能力

(1)幼兒色彩現狀分析。幼兒對色彩的認識比較膚淺,他們能準確辨別紅色、黃色、綠色等基本顏色,但是不能區分色彩的明暗度,例如黃和淡黃,綠和淺綠等。他們對一些相似顏色也不能正確辨別,例如粉紅和橘黃,紅和紫,綠和藍等。小班幼兒運用色彩作畫水平還處于涂鴉狀態。他們運用色彩時,沒有明確的創作目的性,而且通常只用一種顏色來進行涂色。筆者在對幼兒進行色彩繪畫水平測試時,讓幼兒繪畫彩色氣球,發現大部分幼兒喜歡選用色彩比較鮮艷的顏色,對灰暗的顏色用得較少。因此,幼兒對色彩的認識以及運用色彩作畫能力還處于非常低級的水平。

(2)幼兒生活色彩感知能力。生活是五彩繽紛的,教師和父母都應十分重視帶幼兒去感受這色彩豐富的生存環境。大自然就是一本很好的教科書。鑒賞能力是以感性認識為基礎的,幼兒在欣賞大自然的美、社會生活的美以及各種藝術的美的同時,發現色彩的美、感受色彩的美。大自然中的青山綠水、旭日斜陽、藍天白云、碧海拍浪、奇花異草、鳴禽走獸、雨后斑駁的彩虹、夜晚繽紛的霓虹以及觀察社會大家庭中各民族的服飾等等,這些五彩的色調能直接給予幼兒美的感受。這些天然教材和素材是值得我我們好好利用的,讓幼兒通過認識顏色,了解顏色變化過程,逐漸引起幼兒對色彩的興趣,以生活體驗,提高幼兒對色彩的運用能力。在生活中,你會驚奇地發現,各色的廣告各類的建筑對孩子們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會大大超出我們的意料。在欣賞的基礎上,可以引導幼兒學習、模仿生活色彩的搭配關系,并將它們反映到自己的畫面上來。這樣,既開闊了幼兒的視野,又提高了他們對色彩的欣賞能力和運用能力。

二、提高幼兒色塊繪畫的策略

1.創設豐富的色彩環境

幼兒是在環境的熏陶和渲染下學習和發展的,一個色彩豐富的環境,可以激發幼兒的色知覺,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認識色彩。

(1)在環境創設中注重體現色彩變化。幼兒喜歡鮮艷明亮的色彩,教師在活動室墻飾及主體墻的創設中,要遵循幼兒色知覺發展特點,選擇一些明快、鮮艷的色彩進行精心安排,讓幼兒在與色彩斑斕的墻飾的互動中感知、認識色彩。開學初,活動室的主體色可創設為淡藍色、淺綠色,主要是考慮新入園的幼兒正處在與父母分離的焦慮時期,運用這些淡雅的顏色可以緩解幼兒的情緒;學期中,活動室布置的主體色以黃色、橙色為主,因為這時幼兒已經慢慢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了,能開心地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了。因此,采用這些熱鬧、積極向上的體現情緒的色彩,與幼兒的情緒表現相呼應,并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感知色彩的變化。

(2)將色彩的感知巧妙融于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中,教師要有意識地讓幼兒觀察他們自己衣服的顏色。外出散步時,讓孩子們說一說不同季節里樹葉、小草、花的顏色。如春天的柳葉是淡綠色的,秋天的楓葉是紅色的,冬天的松針是深綠色的……引導幼兒觀察花園里五彩斑斕的花朵,激發幼兒對色彩的興趣,更好地培養幼兒良好的觀察習慣。結合日常游戲,讓幼兒觀察、比較各種顏色,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進行色彩的分類、感知等等。

2.進行趣味涂色練習,提高涂色能力

幼兒在涂色時,注意力不集中,所涂作品時常會出現一些不均勻的空白。因此,這就要求教師根據幼兒的發展,圍繞教育目標,為他們精心設計活動。在涂色練習中,單純的涂色比較機械,幼兒不容易感興趣,教師可以選擇有趣的方式進行。如在涂色練習“拍蚊子”時,請幼兒先自由選擇一種顏色,教師告訴幼兒手里的筆就是蚊子拍,現在大家一起來比賽,看誰拍蚊子的速度快,幼兒的興趣就很高;又如涂色練習“補衣服”,小豬的衣服破了一個洞,傷心地哭了。為了安慰小豬,請幼兒選一種漂亮的顏色幫它補好。幼兒的興趣也很高,個個都想幫小豬的忙,小心翼翼地給小豬補好了花衣裳。通過這些游戲,加強了幼兒對涂色的正確方法的掌握。幼兒只要能熟練掌握涂色的最基本方法,就能達到比較好的效果。

3.提高幼兒色彩審美能力

引導幼兒欣賞藝術作品,可以提高幼兒鑒賞美的能力。鼓勵幼兒對藝術作品進行模仿,然后再自主性地創作自己的作品,表達對美的追求與感受。為幼兒提供一些名人名畫,可以是不同題材的,如油畫、水墨畫等。例如梵高的《星空》由許多種線條、形狀和顏色組合而成的,沒有具體真實的物體存在,也沒有清晰的人物,它就是各種線條、形狀和顏色所構成的一種奇妙的視覺效果,很值得讓幼兒去理解和欣賞。另外,民間藝術作品中也有很多值得讓幼兒欣賞,比如剪紙、京劇臉譜等,它們以其質樸大方的美麗色彩吸引幼兒的眼球。幼兒在欣賞活動中表現出極大的熱情,他們對色彩鮮艷的作品極其感興趣。通過一段時期的藝術欣賞,幼兒能將在欣賞中學到的色彩搭配知識運用到自己的繪畫創作中,使幼兒運用色彩進行繪畫的能力得到提高。

總之,一幅美妙的繪畫作品離不開色彩的點綴,正是有了色彩,幼兒才能將眼中美麗的風景表現出來。因此,在繪畫中,色彩的運用尤為重要,它是開展一切美術活動的基礎。在幼兒繪畫指導中,我們要繼續研究學習,不斷完善繪畫教學方法,研究出更適合幼兒的指導方法,讓幼兒的繪畫水平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樓必生、屠美如.學前兒童藝術綜合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2]李慰宜.走進幼兒繪畫世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郭建南、史悠鵬.色彩的理論與表現[M].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

猜你喜歡
色塊幼兒教育繪畫
多元游牧
如何有效利用游戲實施班級管理
音樂與科學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兒教育中美術與科學整合的研究
內化外來資源開辟幼兒教育新途徑
大色塊拼接
三個色塊
眼睛,請接招
歡樂繪畫秀
歡樂繪畫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