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造性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上的運用

2017-05-09 00:52梁鋒泉
速讀·中旬 2016年8期
關鍵詞:長方體創造性材料

梁鋒泉

摘 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教師要創造性的教,學生要創造性的學”。而現在開發學生的創造力為主要目標的創造性教學,已經成為教學領域中的主旋律。作為教師要轉變傳統的觀念,如何正確認識創造型學生的特征,如何正確培養創造性教學,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關鍵詞:小學數學;創造性教學

一、樹立創造性課堂的教學意識

創造性教學需要創造型教師,教師要著眼于發現并發展學生在天賦、氣質、興趣、情感、思維等方面的教學素質。對學校教育來說,創造性教學正是要面向全體學生,發掘所有學生(包括差生)的一切潛能。有了創造性教學的這一目標觀念,教師就會自覺地研究學生,不斷地改進自身的教學,使教學的內容和方法適應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教師就不會把傳授知識作為教學的中心,也不會把應對考試作為教學的杠桿和法寶,而會為“創造”而教育;也不會按學習成績把學生分為優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從而消除偏見、偏愛等阻礙創造性發展的心理因素,滿腔熱情地提高每一個學生的素質。

二、認識創造性課堂教學主要特征

(1)情景設置。 將新知識的本質屬性嵌入學生熟悉的生活、生產背景中再提出來,引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興趣往往是學習動機產生的重要根源和主觀原因。有了興趣學生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才會去探索、去創造。例如,上好每一節課的引言,猶如樂曲中的“引子”,戲劇中的“序幕”,起到滲透主體和帶入情景的作用。

[課例]:讓學生在經歷中體驗“平行”當同學們拿好學具就來到教室就感到新奇:桌椅一改往日“插秧式”擺放,“馬蹄形”的座位分組擺放。大家按照小組的順序就座。面對面坐著,唧唧喳喳的議論著,今天數學課怎么了?上課鈴的響起,教師健步走進教室,似乎今天精神特別飽滿。他微笑著環視了每一小組同學,從他們明亮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們驚異、期待的心情。

數學教師在學生眼里總是一副嚴肅的神態,而學生一開始也就總是嚴陣以待的樣子,等著老師來上課。本堂課一開始就基本改變了這一狀態。首先改變了物理環境,桌椅從“插秧式”到“馬蹄形”,拉近了師生、生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創設寬松的交流環境,便于課堂相互接納,相互傾聽。其次,教師的“健步”、“微笑”、“環視”,使學生眼神“明亮”,心情“驚異、期待”,并“挺著腰板”?!皼]有那么多禮節,直接開始上課了”。教師用非語言的技巧,走出自己的角色,體現了教師的真誠,使自己的形象很快被學生所認同。教學本是溝通與交流,本節課的溝通就此開始。

(2)質疑提問。創造性教學通過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發現問題,通過對所學知識進行分析、綜合、加工、組合、達到創造性解決問題的目的。

[課例]“筆算乘法”的教學片斷。

在學生學會口算幾十乘幾后,教師創設了兩只猴子各采14個桃(分兩排對應排列;每排都是一筐10 個,另一筐4 個)的情景,提出“兩個猴子一共采了多少個?”的問題,列出算式,引導、鼓勵學生思考14×2 是怎樣算的。學生要相互說自己的算法后,全班踴躍交流:有的說14×2就是2 個14,14 加14 等于28;有的說從圖上看左邊2 個10 是20,右邊2 個4 是8,合起來是28;有的說先算2個10 是20,再算2 個4是8,合起來是28。教師課堂上不斷鼓勵學生大膽說出心中的想法,對于不合應的回答,加以引導。

(3)合作探究。合作探究式教學在數學課堂中獲得非常好的效果。創造性教學就是師生共同探索求知的過程,學生的探究活動需要教師的有效指引。為學生提供一些有結構的材料,刺激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興趣。學生才會積極動手操作、實驗和發現。這樣,他們獲得的知識才是具體的、生動的和豐富的。他們的觀察力、獨立的探究能力和發現力也能得到充分發展。

[課例]《長方體的認識》教學片斷

在引導學生觀察長方體紙盒,找出長方體的特征后,老師安排學生分小組來制作長方體模型,進而加深對長方體面、棱、頂點特征的認識,下面是兩種不同的合作學習方法。A 教學 教師給每組學生準備了12 根木條,每4 根長度相同,并準備了八個頂點和一張彩色紙。分組合作,要求:用木條做一個長方體框架;在長方體框架外面糊上一層彩色紙。B 教學 教師給學生準備了一些木條,一塊橡皮泥和一張彩色紙。分組合作,要求:觀察老師給你們準備的材料能否做成一個長方體框架,如果材料不夠可以向其它小組調劑,也可以到老師這里來拿,如果有多余的材料可交給老師;做一個長方體框架;在長方體框架外面糊上一層彩色紙。教例A 中,學生雖然能很快制成一個長方體模型,但教師給學生準備的材料捆住了學生學習的手腳,這樣的合作學習是形式主義,根本沒有探索性。教例B 中,由于教師給學生準備的材料是開放的,這樣學生就能放開手腳主動去操作、探究,小組里有的找長,有的找寬,有的找高,有的做頂點,有的用紙做面,而合作要求里的“材料不夠可以向其它小組調劑,也可以到老師這里來拿,有多余的材料可交給老師”體現了組與組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師是他們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多創設一些有價值的合作機會,讓孩子互幫互學、生生互動、共同成長。

三、形成有個性的創造性教學。

個性化所反映的是自己的教學藝術與他人不同。創造性教學要求教師不僅有扎實的教學基本功,而且要求教師要有探索和嘗試新的教學方法的勇氣。扎實的獨立教學能力,獨立的教學個性特征,能增強教師教學的自信,使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呈現出比較強烈的創造性勞動的意向和行為。讓教師從自己的個性特征出發,有意識、有目的地進行教學藝術的創新,顯現出教學藝術的獨創特色。

總之,數學課堂教學的創造性,要求教師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要從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獨創性入手,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創造機會,讓不同智力水平的學生的思維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創造性教學,就是不斷改進我們的教學方式和方法,適應教學要求。只有用創造來教會創造,用創造力來激發創造力,這樣的課堂教學才能充滿生機和活力。

猜你喜歡
長方體創造性材料
拆拼長方體
探究組合長方體的最小表面積
可愛的小瓢蟲
材料
表面積是多少
搖搖鵝
保持創造性的29個方法,每天看一遍
贈送折紙材料
問題征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