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網絡環境下實施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新途徑

2017-05-09 12:36黃璟榮
速讀·中旬 2016年8期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網絡環境互聯網

黃璟榮

摘 要:本文探究了網絡環境下實施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新途徑,在具體的論述中,以教育傳播平臺作為劃分途徑的標準,從網絡“探究學習+心得分享”教育、網絡“移動共享+發布共建”教育兩個方面出發,深入探究了互聯網環境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新方法,在此基礎上,對基于網絡環境下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以期為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方法和模式的創新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網絡環境;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互聯網+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行業呈現出“互聯網發展化”的態勢,借助互聯網平臺的高效性、快捷性、大容量傳播優勢,眾多行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2015年3月5日,在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上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號召在互聯網信息時代,各行各業都要借助互聯網的技術平臺,完成“互聯網+行業升級”的華麗蛻變。

在上述背景下,作為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如何把握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機遇,形成具有“互聯網+”特色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新體系,創設網絡環境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新途徑,自然成為了眾多品高中信息技術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問題。本文則從課堂網絡、移動網絡兩個媒介出發,采用理論結合案例的方式,展開了具體的論述。

一、網絡環境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途徑分析

(一)網絡“探究學習+心得分享”教育途徑

我國著名教育學家,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葉瀾曾經說過:“課堂,永遠是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痹诰W絡環境下,依托網絡媒介,構建“探究+分享” 信息技術教學的新途徑,理應成為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改革的首要方向。在實踐中,教師亦可結合互聯網的新技術、新方向,創設具體的實施途徑。

例如,翻轉課堂,則是一種互聯網背景下,一種較為新穎的網絡環境教育新理念。借助翻轉課堂理念,教師完全可以打造一種“課外網絡探究學習,課內小組分享心得”的新型課堂網絡教學模式,具體的操作中,教師可以個人的社交空間,作為課外網絡探究學習的媒介,通過社交空間,與學生建立起“定向式”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網絡關系,結合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難點、重點,要求學生通過觀看視頻、文字、圖片等形式,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同時,鼓勵學生將疑惑問題,在線分享出來,在課內教學中,教師則可以針對學生的疑惑問題,進行答疑,并組建小組,分享信息技術學習的心得。

上述“探究+分享”的網絡教育方法,以互聯網社交平臺為依托,展開“課外+課內”雙向信息技術教學,具有很強的先進性,當然,相關的途徑還有很多,需要我們的教師充分利用好互聯網平臺,去嘗試和探索。

(二)網絡“移動共享+發布共建”教育途徑

互聯網+時代,移動網絡是一個新生的寵兒,它雖然誕生不久,但卻迅速地得到了廣泛應用。在移動互聯網的支撐下,各種新式網絡終端設備,例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也層出不窮,同時,一些基于移動互聯網的交互式教育平臺,例如,幕課平臺、微課平臺、微博教育平臺等,也猶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給予了當代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以新的實施環境。

整體而言,與傳統互聯網教育平臺那種單一的“被動接受式”教育模式相比,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教育平臺,具有共享、發布、共建等新的特征,在這種特征的支持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教學者與受教者,不僅能夠成為教育教學資源的接收者、學習者、教授者,亦能夠成為教育資源的共享者、發布者、評論者,可以說,集眾人智慧于一體,打造綜合化、集約化的網絡信息技術教學平臺,實現網絡環境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在線體系的共建、共維、共榮,逐漸成為了移動互聯網環境下,當代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實施的新途徑。

目前,國內一些地區的教育機構、學校已經開展了相關的中學信息技術教育嘗試。例如,2015年6月份,浙江少工委在全省中學開展了移動互聯網信息技術教學新模式實踐,聯合中少雛鷹爭章網、易信網兩家互聯網企業,打造了互聯網中學信息技術教學手機移動APP端,將信息技術教學從傳統互聯網延伸到移動互聯網,讓學生、教師能夠隨時學習信息技術知識,分享信息技術教學心得。上述經驗,值得進一步推廣。

二、網絡環境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發展趨勢展望

網絡環境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發展,必將以各種網絡平臺、媒介、資源為基礎,實現基于網絡環境教育的縱向、橫向延伸??梢哉f,在互聯網的推動下,未來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或將逐漸形成“校園網教育”、“移動網教育”、“社交網教育”三足鼎立的局面。對于學習者來說,接受知識的平臺將變得更為多元,在學習信息技術知識的同時,亦可通過網絡平臺,適時地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與他人交換學習經驗,實現“時空交互式”學習。

此外,隨著“互聯網+”理念的不斷深入人心,高中信息技術教師的教學模式、考核方法也應與時俱進,例如,教師對于學生信息技術科目成績的考核,將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紙質試卷,依托網絡環境,考核能夠以有線網絡平臺、無線網絡平臺為媒介,進行在線、無縫、隨時隨地的考核,從而使教學的考核效率、便捷性大大提升。因此,在網絡環境的支撐下,未來的高中信息技術教與學的過程,將越來越多地體現出“互聯網+”的特色。

三、結語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互聯網,為新形勢下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提供了全新的變革契機,是否能夠有效地抓住這一契機,實現教學的新跨越,大發展,構建全新的“互聯網+信息技術教學”體系,考驗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在未來的教學中,我們一線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者,應牢牢抓住互聯網這一新媒介,不斷創新教法,大膽實踐,開創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新篇章!

參考文獻:

[1]商翠杰.論高中信息技術課堂“雙素養”實現的途徑[J].內江科技,2014(10)

[2]劉鑒林.高中信息技術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求知導刊,2015(08)

猜你喜歡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網絡環境互聯網
合作學習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有效性觀察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如何培養學生信息素養
試論高校圖書館在網絡環境沖擊下的人文建設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網絡環境下的大學生道德與法治教育淺析
網絡環境下的商務英語課程資源庫的建設研究
網絡視域下初中作文教學初探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