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組織培養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2017-05-13 01:01鄭正伍
科技與創新 2017年7期
關鍵詞:理論教學實驗教學教學改革

鄭正伍

摘 要:為提高《植物組織培養技術》課程的教學水平,為社會培養具有高專業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對《植物組織培養技術》課程教學進行了改革。闡述了《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的改革,并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旨在為有關方面提供參考。

關鍵詞:植物組織培養技術;教學改革;理論教學;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Q943.1;G642.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07.145

植物組織培養技術是現代生物技術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同時《植物組織培養技術》也是園藝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其技術含量高,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對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需求越來越高,對《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的課程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改革《植物組織培養技術》課程教學,改善教學效果已成為當前的一個重要問題。

1 理論課程教學的改革與探索

1.1 課程內容體系的改革

近年來,植物組織培養方面的新技術、新方法不斷涌現,我們在理論課教學中,力求把最新的成果吸收進來。在課程內容體系結構上,針對我校突出培養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創業型人才,著力構建“尚品德、厚基礎、重應用”的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對學生健全人格、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我們把《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理論授課內容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在保證學習植物組織培養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加強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以及植物組織培養工廠化生產和管理方面的內容。例如,在講授“實驗室及基本技術”一章時,介紹了組培工廠的規劃與設計以及生產成本與效益的核算,有效激發了學生自主創業的熱情。在講授“植物離體微繁”一章時,介紹了蝴蝶蘭、百合、郁金香等深受人們喜愛的常見花卉的工廠化快繁以及紅豆杉等珍稀植物的組織培養,提高了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1.2 教學方法的改革

《植物組織培養技術》是一門實驗操作性較強的學科,然而,許多組織培養操作技術和原理只能在理論課堂上講授,學生被動接受,感到非??菰?,教學效果不佳。針對這種現狀,我們在課堂中采用了以問題為牽引的啟發式教學。課堂上教師將問題引出后注意保持問題的連續性,設置好問題的范圍與深度,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例如在講授“分生組織培養與脫毒”一節時,在講授之前先放一段視頻,視頻展示的是種植馬鈴薯過程中會出現種薯逐代退化的現象,通過視頻引出問題“脫毒的重要性”;在講解莖尖脫毒培養時,提出“為什么用莖尖做外植體獲得的再生植株會是無病毒苗?”然后結合圖片和模型展示進行現場示范操作,強調莖尖的剝離位置并指出剝離莖尖的大小對脫毒效果產生的影響;在講解無病毒苗的鑒定時,提出“哪種鑒定方法相對簡便、快速而且準確度高?”經過一系列問題的引導,極其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是馬鈴薯,學生們對草莓脫毒、香蕉脫毒以及葡萄脫毒等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希望可以應用在大學學到的知識與技能幫助自己的家人和周邊的農民兄弟解決生產上的難題。

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引導學生主動地“學”。例如在學習“原生質體培養”一章時,由于前面已經學習了植物器官、組織以及細胞的離體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與實踐基礎,因而,在授課之前我們提出了一系列問題:為什么選原生質體做外植體進行離體培養?哪些器官或組織是分離原生質體較為理想的材料?原生質體分離前需要作預處理嗎?原生質體的培養方法?影響原生質體培養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原生質體培養的意義有哪些?帶著這些問題,學生以自學為主,以小組的形式討論,教師答疑,最后階段由教師總結。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學生一方面進行主動性學習,另一方面對自己過去所學知識也是一種檢驗。

2 實驗教學的改革

《植物組織培養技術》是一門以應用為主的課程,實驗教學在課程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傳統的實驗教學多以驗證性為主,例如玻璃儀器的洗滌與培養基母液的配制、培養基的配制與滅菌、外植體的消毒與接種、愈傷組織的誘導、不定芽的誘導、生根培養、煉苗與移栽等。由于這些設計好的實驗主要采用實驗室已經相對成熟的體系,成功率較高,只要學生規范操作,很少出現問題。學生大多以完成實驗任務為目的,缺乏主動學習的興趣,難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針對這種現狀,我們根據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的特點,調整并優化了實驗教學內容,在完成基礎實驗的前提下,為學生安排了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為了使學生掌握好技術,采取分組實驗單人操作,實行文理生單獨施教法。教師對每個實驗小組進行示范操作,對一些常見的操作錯誤進行剖析。學生通過完成綜合性實驗親自參加到科研活動中,掌握了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開拓了科研思路,科研和教學的有效結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

無菌操作技術是《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的核心和教學重點。為了保證基礎實驗和綜合性實驗的順利進行,我們在實驗過程中要求每一位學生獨立進行無菌操作訓練,保證熟練掌握無菌操作技術,為后續的實驗打下堅實的技術基礎。另外,實驗并不是總是一帆風順的,在實驗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與預期不一樣的結果,例如在培養基配制環節,有時就會出現培養基不凝的現象。這時,就需要引導學生來分析原因。一般情況下,引起瓊脂不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方面:①pH值的問題。如果pH值過低,就會造成瓊脂不凝固。②瓊脂加得不夠量。③滅菌后的培養基在分裝之前沒有充分混勻,也會導致先分裝的培養基不凝固而后分裝的培養基硬度過大的現象。通過分析原因,學生找到問題所在,及時加以糾正,以后做培養基就不會再犯類似的錯誤。這個時候,教師的及時引導與鼓勵往往對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樹立正確的科學研究觀念尤為重要。

3 教學效果

通過對園林和園藝2個專業班級進行教學改革前后的對比,結果實施教學改革后,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有更多的學生在課堂上踴躍發言并提出自己的問題與觀點。實驗過程中也明顯感到學生的動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經常主動來實驗室觀察實驗現象與結果,教學效果得到了明顯的改善,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科學研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4 存在的問題

《植物組織培養技術》是一門實踐性、技術性及應用性很強的專業技術課程,因此實驗教學在課程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由于實驗課在課程教學中占比偏低,受課時所限,訓練時間明顯不足。目前,我校組培實驗室還在建設過程中,可供學生使用的儀器數量偏少,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需要排隊等候。這樣便把大量時間花在等待上。

近年來,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發展迅速,作為教師,也應該經?!白叱鋈ァ睂W習一些新技術、新方法,開拓思路,增長見識。只有這樣,才能將最新的技術和最新的方法及時傳授給學生。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社會的進步對《植物組織培養技術》課程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無法滿足社會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對其課程教學進行改革勢在必行。

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課程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探索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改革方法,不斷總結改革經驗,解決課程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提高《植物組織培養技術》課程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以及實踐能力的提高,為社會輸送優秀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袁華玲,朱小茜.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植物組織培養技術》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4(03).

[2]楊美娟.高校植物組織培養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4(10).

〔編輯:劉曉芳〕

猜你喜歡
理論教學實驗教學教學改革
基于科學探究的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探索
網絡與云技術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微課”教學模式的探討
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初探
和諧教學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
談外科學教學的幾點體會
嵌入式系統課程“中斷、異常與事件”教學實踐及啟示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