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滎經砂器藝術研究

2017-05-13 22:28王藝霖楊明達
青春歲月 2017年6期
關鍵詞:非遺保護傳承

王藝霖+楊明達

【摘要】滎經砂器起源于戰國時期,古時的滎經縣名嚴道,是南絲綢之路的貿易交匯地,砂器就是主要的商品之一。經歷2000余年的風云變幻,當年邊陲重鎮的繁榮已不復存在,但滎經砂器的燒制技藝卻奇跡般地保留了下來,烈火與土的纏綿,從古演繹至今。

【關鍵詞】砂器;非遺;保護;傳承

一、滎經砂器的研究背景

1、滎經砂器列入“非遺”的脈絡

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法國巴黎召開第32屆會議,通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這也為各成員國制定相關國內法律法規提供了依據。

2005年12月22日。國發[2005]42號頒發《國務院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依照其內容的第四、積極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四)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2006年5月20日國發〔2006〕18號。國務院公布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滎經砂器燒制技藝”這項傳統文化由四川省滎經縣申報,于2008年6月7日國發〔2008〕19號中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中,與其它4項一同列入傳統技藝類,序號881,編號Ⅷ—98,陶器燒制技藝項目之中。

為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我國召開了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以上所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指的是中國各民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傳統文化以及與傳統文化相關的實物和場所。自此,“滎經砂器燒制技藝”已經有了國家級法律的定位與保護。

2、國內研究現狀

四川省滎經縣地處我國西南邊陲,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多年來,滎經縣境內出土的大量珍貴文物,左證了這里為古蜀國的興旺繁榮。在眾多出土文物中,砂器是最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民間傳統工藝品,其蘊含的文化價值早已超過砂器作為生活用品的價值。

目前,將滎經砂器歸入民間傳統工藝品范疇,早已經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共識。1961年,峨眉電影制片廠首次為滎經砂器拍攝紀錄片;1976年,滎經砂器參加廣交會美術展;

1977年,滎經砂器參加北京工藝美術產品展;1982年,雅安電視臺拍攝專題片《黑砂》;1995年,《西南航空》雜志社對滎經砂器廣泛宣傳;2003年,中央電視臺《搜尋天下》欄目對滎經砂器進行專題報導;2011年,滎經砂器榮獲第四屆雅安國際熊貓電影周雅安特色旅游商品及包裝大賽商品類唯一金獎。

3、保護與傳承的相關建議

滎經砂器制作工藝是中華五千年文化的重要組成,要讓這種古老的技藝世代傳承,需要全方位的考慮與規劃。

(1)保護純手工業的發展

滎經砂器2000年前的傳統手工制作,耗時長、造價偏高,因此市場上出現了現代灌模工藝的工業制品,打著“非遺”旗號,使得滎經砂器的商譽與銷售受到嚴重沖擊,造成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經濟更加困難。保護滎經砂器純手工業的發展,才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同與購買,滎經砂器文化才能永續地傳承與發展。

(2)提升全民保護教育意識

人民群眾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造者、傳承者,也是最直接的保護者,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工作必須有廣大人民群眾的參與。因此,我們應借助各種教育途徑,在廣大人民群眾中加大宣傳力度,調動全民參與到保護以滎經砂器為代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中來,讓所有人都能真正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涵,明白保護它的重要性,從而使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一種自發的搶救和保護氛圍。

(3)政府給予認證和幫助

要深入開展滎經砂器的保護工作,離不開領導的重視和經費支持,所以針對滎經砂器的保護、傳承與發展,需要當地領導充分認識保護工作的重要性,站在對國家和民族負責任的高度,從機構建設、經費支持、人才培養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相關政府部門可以建立滎經砂器專項基金,每年撥付一定數額款項用于補貼滎經砂器傳承人的生活,只有他們衣食無憂,才能更好地對相關技能開展研習,為傳承技藝奠定經濟基礎。另外,政府對于純手工滎經砂器作品可以采取認證方式,幫助消費者分辨文化藝術品與現代工藝品,還可以提升真正傳承人的藝術地位,間接提升傳承人的傳承意愿與動力。

(4)完善法規并加大監管力度

滎經砂器保護工作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目前,盡管滎經砂器已經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并獲得保護,但我們仍然深切地感受到,由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缺乏全國性的相關法律,所以滎經砂器只能被限制在地區性發展范圍內。因此,需要國家完善現有的法律法規,細化滎經砂器保護工作的內容,將滎經砂器的保護法律化、規范化、制度化。

(5)媒體宣傳與網絡數據庫

滎經砂器這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需要人民的關注與認同。當今媒體與網絡是最便捷的宣傳工具與數據庫,媒體植入性宣傳可以強化人民對滎經砂器的初淺認識,建立滎經砂器數據庫可以作為后代數據查詢與相關研究的有力后盾,將滎經砂器相關研究列入世界級網絡(維基百科)可以提升其高度與能見度。

4、已實施的策略

滎經砂器的傳承與發展,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政府的作為和法律的保障。1958年滎經縣工交部門將六合鄉古城村20戶個體砂鍋生產戶組成滎經地方國營砂鍋廠,1983年滎經砂器獲四川省二輕工業廳科技獎勵項目的推廣應用四等獎,1997年5月20日,國務院頒布傳統工藝美術保護條例;2000年,云南、貴州省頒布省級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護條例;2004年,我國正式加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

2008年,滎經砂器燒制工藝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二、滎經砂器的制作

1、砂器原料

滎經砂器的主要原料是白善泥和獨聯炭,白善泥是蘊藏于滎經古城特有的沉積黏土。該泥蘊藏于滎經縣古城坪地下,呈黃白色,質感細膩潤澤,具有很強的可塑性,且不含任何有毒有害物質,生態性極強。滎經縣境內白善泥的儲量非常豐富,據考證,常規開采可達上千年。同時,滎經縣城周邊還盛產制作砂器的另一重要原料——獨聯炭。將白善泥自然風干,研磨成粉,與獨聯炭以1:1的比例混合,充分攪拌后,泥料呈現沉穩瑩亮的黑色,這就是砂器制作的主要原料。

2、砂器的制作流程

煉泥——千年以來,滎經砂器的泥料煉制都是采用光腳踩踏的方法,擠出其中的氣泡,并減少孔隙,這一古老的方式一直沿用至今。

陰干——泥料煉制好后,需要自然陰干,若放置在陽光下曝曬,必然會影響砂器的質量。陰干的時間長短受天氣影響很大,短則一周,長則達一月之久,十分不易。

拉胚——該步驟是滎經砂器制作的關鍵,無論是腳蹬的傳統轉盤還是電動機盤,都需要工人手工拉出胚胎雛形,形狀大小全憑工人的經驗判斷和自我感覺,這也是滎經砂器獨特性的原因。

修胚——將砂胚進行晾曬,待其中含水量為20%時進行修補及打磨。修胚沒有特定的工具,石片、美工刀、布條甚至碟片都可以對胚體進行修整。

貼花——將圖案、文字做成薄薄的一片,貼于砂胚表面,這一環節成為貼花。由于貼花沒有固定模式,工人僅憑感覺即興創作出圖案,因此也擁有了另一種美感。

印花——將詩句等文字用尖刀描繪在濕泥片上,再進行浮雕,提升藝術品的文化意境。

焙燒——燒窯的土坑一個形如饅頭,炭火點燃后溫度高達1300度,對窯內溫度的判斷不需要借助任何儀器,全憑經驗豐富的師傅們肉眼觀測,通過火勢大小估計溫度,并調節風門和木炭的用量。

上釉——滎經砂器所上的釉質和上釉的方法與其他陶瓷制品截然不同。普通陶瓷器是將石英石、長石等礦物原料研磨成釉漿,施于胚體表面。滎經砂器則不然,經過一個多小時的燒制后,砂器胚體已通紅滾燙,將其挑入釉坑之中,再倒入杉木碎屑,因為杉木含油量高,在高溫下迅速氧化并附著于胚體表面,同時將胚體中的礦物元素溶解析出,形成一層氧化物結晶。用這種方法進行上釉,待砂胚冷卻后自然呈現出烏沉銀亮的金屬光澤。

3、各時期的砂器經營狀況

初生期——最初,砂器的經營是以家庭為單位,一家一戶的作坊式經營,以師徒相傳或家族式傳承的方法承繼。特點是生產分散,規模較小。

成長期——清乾隆開始,砂器制作以王、朱、洪三大姓氏為首,并逐漸形成規模。民國時期,滎經縣建成砂器燒制窯13座,主要生產砂鍋、藥罐等生活用品,并將一部分產品送到四川省政府參加評選,獲獎牌3枚。建國后,生產經營模式發生了重大變化,人民集體所有制取代了私有制,砂器的品種也日益增多,一度達到40余種。

鼎盛期——改革開放后,滎經砂器步入最輝煌的時期,當時的集體化管理和經營模式使滎經砂器在生產規模上走上了歷史新高度,并且成為滎經縣的經濟支柱。當時的從業人員近4000人,產品不僅占領國內市場半壁江山,部分產品還遠銷海外,年銷售額達5000萬元。

停滯期——進入90年代,在國企改革大潮的沖擊下,鄉鎮企業明顯后勁不足,由于滎經砂器企業規模小,專業技術人員缺乏,技術創新環節薄弱,缺乏品牌意識等原因,使砂器生產陷入一種無序競爭狀態,從業人員也急劇減少到不足200人。

曙光期——由于滎經砂器歷史悠久,生態環保,地方特色鮮明,已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嚴云杰、朱慶平、曾慶紅三人被評定為滎經砂器傳承人。為了讓這一古老的技藝傳承下去,在滎經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滎經砂器研習所、黑砂培訓基地以及滎經砂器一條街逐漸形成,保障了黑砂文化得以傳承。砂器傳承人朱慶平先生也四處取經,獨創了“朱氏砂器”茶具系列,使古老的工藝煥發出新的活力,原本粗笨廉價的砂器躋身藝術品的行列,并結合滎經縣旅游業,作為旅游產品之一,身價扶搖直上。

4、傳承與發展

曾經,砂器是四川普通百姓家庭必需的生活用具,如今藥罐扔了,砂鍋淘汰了,滎經縣家家有作坊,戶戶賣砂器的時代一去不復返。當今社會,“顏值”較低的砂器已經無法吸引人們的眼球,再加上炊具品種的變革,傳熱較慢的砂器已不再受到青睞,滎經砂器的生命力顯得非常脆弱。

滎經砂器的傳承與發展,需要堅實的法律基礎和寬松的政策扶持。自1997年起,國家及地方政府相繼頒布了一系列關于保護民族民間工藝的法律法規。2004年,我國正式加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為滎經砂器的保護工作提供了法律的支持。作為一項有著2000余年歷史的古老技藝,滎經縣政府高度重視,先后投入大量資金用于宣傳滎經砂器,并成功打造出“砂器一條街”和“砂器博覽館”。

滎經砂器的傳承與發展任重而道遠,傳承人顯得尤為重要,除了老一輩砂器制作人的堅守,更需要注入新鮮的血液。但是現在的年輕人大多更愿意從事輕松的工作,滎經砂器面臨后繼無人的困境。1950年,日本創立了“人間國寶”認定制度,并設立了相應的保護措施,由政府定期劃撥經費支持民族民間工藝的傳承。這樣的做法我國也可以借鑒一二,進一步強化政府行為,使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地位得到肯定,對其培養接班人給予經濟支持。同時,向公眾、尤其是青少年進行宣傳與教育,將相關知識納入課堂教學,并利用互聯網、廣播、宣傳畫冊、圖書等手段進行傳播,增進廣大群眾民族文化保護意識。

三、滎經砂器的功能外型

1、滎經砂器的種類

民國時期,滎經縣古城坪有砂器燒制窯13座,官府每月按戶征收官貨2件。當時的主要產品有敞口砂鍋、坦砂鍋、蒸米飯砂鍋、烘鍋、水缸、爐具、藥罐等。

建國后,滎經砂器的種類日益增多,主要有火鍋、電爐盤、節煤爐、花盆、禽畜食槽、茶壺茶具等40余個品種,100多規格。進入90年代,滎經砂器逐漸發展成為以砂器為載體的工藝品,產品逐步工藝化、藝術化,其工藝價值和文化內涵遠遠超過其自身的生活用品的價值范圍。

2013年,藝術家葉驍先生和旅美陶藝家涂濤女士在滎經縣籌建了國際陶藝村,希望站在學術的高度將滎經砂器推廣出去。2014年,北京某美術學院的老師來到滎經,與砂器傳承人曾慶紅先生共同創作出一件黑砂作品——九龍壺。該壺質樸別致,大有秦漢古風遺韻,壺身蜿蜒著九條青龍,雄渾大氣又不失威嚴。

2、規格

滎經砂器發展至今,早已不僅僅是單純的生活用具,而是逐步發展成為極具藝術內涵的工藝品。產品規格從高達1.4米的青龍砂缸到核桃般大小的精制茶杯,不一而足。由此可見,滎經砂器正在經歷一場由古樸到雅致的造型革命。

3、紋飾

“東有宜興紫砂,西有滎經黑砂”。滎經砂器之所以享有此盛名,與其特有的紋飾密不可分。滎經砂器的紋飾以龍、鳳、獅、魚、蘭、竹、菊等圖案為主,將其做成薄薄一片,貼于砂胚表面,再配上一些風雅的文字、詩句。

砂器的古樸渾厚與詩文的精美細膩形成鮮明的對比,使其在陶器中獨樹一幟,別具一番風情。

滎經砂器最大的魅力在于原汁原味,古樸的造型中蘊藏了作者對文化、人生的思考,經過藝術創作,變得靈動而富有詩意。如黑砂鼎,該鼎線條簡潔干凈,不加裝飾,拙而有味,通身泛著瑩瑩青光,渾厚深沉,威而不露,鼎身上一句“家在清風雅雨間”又賦予了它靈動的美感。

四、滎經砂器的缺陷

因為滎經砂器一直延續著古老的原料配方,因此產生上述的一些先天缺陷,這些缺陷導致它不符合現代人的生活要求。滎經砂器歷經2000余年未曾改變分毫,可這份古樸的原汁原味如今卻成了它最大的悲哀。由于時代的變遷,滎經砂器很難再回到日常生活中,這也意味著重振該產業的艱難。

目前制作滎經砂器偶爾表面會出現小細紋、小孔隙、有顆?;蛏?,使用前需要養鍋、使用久會開裂,但是滎經砂器隨著法律地位的提高,部分傳承人已經在克服以上的狀況與問題,對于滎經砂器的未來我們也抱著高度的期望。

五、發展建議

筆者建議以下6點作為政府文化工作具體方向:

1、各城鎮常年組辦文化體驗活動

人民是滎經砂器的創造者、傳承者和保護者,倘若滎經砂器的傳承與發展只是政府或官員們的一廂情愿,滎經砂器遲早會走入歷史變成博物館文物。因此,滎經砂器的保護需要整個社會共同參與,共同努力。我們應通過常年組辦文化體驗活動,使人們真正了解滎經砂器的文化內涵,明白其傳承與發展的重要意義,從而使該項活動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形成自覺搶救、保護和宣傳滎經砂器的良好社會氛圍。

2、廣設相關博物館

中國臺灣省內相關的民族博物館星羅棋布,規模之大、藏品之多,令很多參觀者驚嘆。而在我國滎經縣,相關的歷史文化博物館屈指可數,也體現出我們文化傳承教育薄弱,民族文化資源流失嚴重。因此,滎經縣應加投入更多資金興建完整的砂器博物館,使每一位公民都能以最方便的方式了解滎經砂器,并親身感受到砂器的魅力。

3、教科書融入當地文化

教育領域對當地文化缺乏重視和價值認知,導致教育與文化嚴重脫節。如中、小學教科書中與傳統文化相關的知識極度缺乏,不能培養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所需的人才,青少年更是越來越遠離本土傳統文化。如果在教科書中融入當地文化,激發青少年對砂器藝術的熱愛,才能使中華民族延綿5000余年的民族文化傳承下去。

4、將文化教育引入高校教學體系中

高校作為文化傳承的重要基地,本身就肩負著對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的歷史使命,滎經砂器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在漫長的歲月中積淀的優秀傳統文化,承載著中華兒女的民族精神。將文化遺產作為一種優質教育資源融入到高校教學體系中,一方面能潛移默化影響大學生的思維、行為和精神境界,培養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則為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尋找到新的途徑。

5、提升文化傳承人的地位及經濟

與物質文化遺產不同,非物質文化遺產真正的傳承主體不是政府,不是商界,不是學術界,而是人,是那些根植與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人。滎經砂器在經歷了幾十年的輝煌后,其未來令人憂心,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后繼乏人。因滎經砂器的燒制工藝是在一定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基礎上形成的,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下,砂器制作傳承人不得不面臨“三低現象”,即經濟收入低,政治地位低,社會地位低。滎經縣大量的砂器制作工人空有一身手藝,卻不得不另外選擇生存來源。即使是砂器傳承人的后代,也不再從事父輩引以為榮的技藝求生存。要想讓滎經砂器傳承下去,應考慮如何提升傳承人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收入,完善年輕一代藝術人才的培養機制。

6、培養滎經砂器傳承工作骨干

目前滎經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存在文化水平偏低、年齡偏大等特點,培養傳承工作骨干迫在眉睫。引進高學歷人才,在滎經砂器的傳承工作中承擔起相關職責,這都能為滎經砂器的傳承與發展起重要的人力和智力支持。

六、結語

滎經砂器的傳承與發展,關系到中華文化血脈的延續、精神家園的維護,有利于增強中華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滎經砂器的傳承與發展中,各部門、各群體都應齊心協力參與進來,為其提供人力、物力、智力和財力支持,讓滎經砂器重新走入當今社會生活并大放異彩。

【作者簡介】

王藝霖(1981—),女,漢族,四川雅安人,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藝術設計。

楊明達(1968—),男,漢族,臺灣省臺北市人,碩士研究生學歷,單位:臺北市大安區仁愛國民小學,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學。

猜你喜歡
非遺保護傳承
“非遺”走進高校
官渡古鎮“非遺”聯展
基于Web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土族盤繡電子商務平臺的設計與實現
“互聯網+”時代出版人才培養的傳承與突破
新媒體時代下的蒙古族文化傳播研究
青年怎樣傳承長征紅色基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