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大學生網絡犯罪現象倫理研究的文獻綜述

2017-05-13 01:42付繼航
青春歲月 2017年6期
關鍵詞:網絡犯罪大學生

付繼航

【摘要】網絡在給現代人的生活、學習、工作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給大學生不可避免造成如信息泛濫,垃圾污染等負面效應。大學生網絡犯罪的原因有倫理道德方面的原因,不正確的網絡倫理觀念影響了大學生網絡道德行為的選擇。必須全面提升大學生的道德修養,培養大學生正確的網絡倫理意識,重塑大學生的人生信仰,強化大學生的網絡道德責任意識。

【關鍵詞】大學生;網絡犯罪;倫理因素

網絡犯罪帶來極壞的社會影響和極大的破壞作用,它直接危害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各方面的正常秩序。這些網絡犯罪的主體中一部分是大學生。大學生網絡犯罪不僅影響大學生自身的健康成長,而且也對社會造成極大的危害。我們從倫理學的角度分析大學生網絡犯罪的原因,并探討加強倫理教育、減少犯罪的方法和途徑,顯得十分重要。

一、大學生網絡犯罪的特點

近年來,大學生利用網絡進行詐騙、盜竊、盜取支付寶或網上銀行資金、制造與傳播病毒、侵犯知識產權、惡意攻擊誹謗等犯罪現象層出不窮,并呈現出下列特點。

1、犯罪數量增加。據調查,大學生犯罪案件數量及犯罪人數自1999年起開始直線上升。

2、智能化程度高。由于網絡犯罪針對的是前沿科技領域,所以比一般計算機犯罪更具智能性和專業性。在網絡犯罪案件中,大多數青年大學生具有較高的智力,有的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學生精通計算機知識。他們往往由于好奇心的驅使急于表現自己的電腦天賦,利用計算機專業技術和熟練的操作技能進行網絡犯罪,作案手段相當高明,屬高智商犯罪。專業技能越高,犯罪得逞的可能性和造成的社會危害性就越大。

3、犯罪手法多樣。網絡自身的缺陷和疏于管理往往成為青年大學生“大顯身手”的理想空間。有的設置“網絡木馬”、實施“數據欺騙”;有的搞“活動天窗”、“非法復制”、網絡詐騙、網絡盜竊、侵犯隱私,發布網絡虛假信息;有的未經授權訪問、利用他人電子信箱,并從中竊取他人秘密,破壞他人既得利益。犯罪手法不僅多種多樣,而且花樣不斷翻新,令人防不勝防。

4、隱蔽性強。網絡犯罪具有極高的隱蔽性,基本上是一種“無形犯罪”的模式。在“虛擬化”與“數字化”的空間里,網絡犯罪的方法大多是通過程序和數據這些無形信息的操作來實施,網絡犯罪的直接目標也往往是無形的電子數據或信息,網絡犯罪的后果也同樣可能是無形的。

5、犯罪主體范圍擴大。在前幾年,犯罪大學生多出自民辦大專院校,而現在來自重點大專院校甚至名牌院校的犯罪大學生較往年明顯增多。

二、大學生網絡犯罪的道德因素分析

1、網絡信息的復雜性、開放性使大學生的價值觀念錯位。因特網不僅具有快速性、便利性、即時性、互動性等特點,而且還可以在全球范圍內傳遞聲像、圖文并茂的多媒體信息,呈現出信息內容的復雜性和開放性,使網上信息魚龍混雜,信息質量嚴重地存在著參差不齊的現象。網絡以其極具刺激性和誘惑力的傳播內容和傳播方式沖擊著青少年的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念,使部分青少年迷失方向,價值觀念錯位,最終走上犯罪道路。

2、網絡主體的匿名性、隱蔽性導致大學生道德意識弱化。在網上,由于人與人之間沒有傳統社會的人際、法律、道德、輿論的約束,亦不需要面對面地打交道,上網的人往往都缺少“他人在場”的壓力,“快樂原則”支配著個人欲望,日常生活中被壓抑的人性中假、惡、丑的一面,會在這種無約束或低約束的狀況下得到釋放宣泄。既然沒有規則的約束,這就使得網絡文化的審美價值中道德評價相對化的傾向變得濃厚,現實世界中的道德規范也并不能一如既往地發生作用。

3、網絡環境的自由性、應用性使大學生既有的道德理念淡化。在網絡的技術應用環境中,這種觀念被淡化了。那些在網絡上非授權入侵的行為人并不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已經違法甚至是犯罪的人不在少數,他們把攻入防衛嚴密的計算機系統看成是智能的高超,是一種智力的挑戰,并從中獲得成就感和快感。這將刺激青少年心安理得地實施網犯罪??梢哉f,利用網絡犯罪的人失去犯罪感,促成了其犯罪心理的形成。

4、網絡空間的易成癮性導致大學生道德情感冷漠。在網絡空間里,“只有公民,沒有統治者;只有交流,沒有灌輸者和檢查者。那是一塊誰也無法控制的自由意識的伊甸園”。部分青少年把網絡看成生命的重心,導致青少年個人親情、友情的喪失,難以維護現實交流中平等互助、和諧一致的道德關系,致使部分青少年開始忽略甚至拋棄對倫理、道德中的真善美的追求,出現行為偏差,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5、不正確的網絡倫理觀念也影響了大學生網絡道德行為的選擇。網絡本身是高技術、高智商的象征,而社會上本來就對高技術、高智商存在著盲目崇拜的意識。因此,他們所做的一些越軌行為往往被看做是“天才”的杰作,即使是觸犯了法律,也放寬、降低處罰,不少人覺得利用網絡犯罪是一種智慧的表現,由此姑息和縱容了犯罪。社會倫理對其網開一面的態度,也無疑助長了青年大學生的網絡犯罪。

三、網絡時代加強大學生倫理道德

1、大力加強德育工作

重視德育工作隊伍建設。要在網上、網下各建立一支新老結合、相互彌補的精干隊伍,使學校工作全面滲透到學生生活的各個層面。加強網絡倫理教育,開設網絡倫理課程。我國高校應把網絡道德倫理教育列入教學計劃中,組織相關人員,統一編寫教材,設置獨立的網絡倫理學課程,進行有關網絡倫理道德規范方面的教育,將其納入學??己说谋匾n程,形成制度化管理。

2、增強大學生的道德自律意識

網絡世界是一個無中心的資源共享體,盡管其作為一個特殊的“公共場所”是客觀存在的,但是網絡界面是不公開、不透明的,及時有效地監督十分困難。在社會輿論、風俗習慣無法發揮作用的情況下,大學生自律意識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養成道德自律,引導他們建立一種道德信念和道德內省機制,增強他們的道德責任感,是網絡時代倫理道德教育的核心問題。在網絡世界,個體意志比現實世界有更大的自由度,這就要求大學生網民要有道德自律意識。

3、加強網絡心理輔導,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

現代大學生的生理成熟往往與心理成熟滯后形成矛盾,生理心理需求與現實也形成矛盾,生理與心理發展需求與社會環境教育更產生了矛盾。這些都會使大學生難以形成正確的自我意識,難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易使大學生產生心理健康問題。這是大學生在網絡中行為失范的重要根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想更有成效地對大學生進行網絡心理輔導,就必須引入心理科學,遵循大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從尊重其人格、盡可能滿足其豐富多彩的精神需要入手。

4、推進網絡立法,制定網絡規范

法律的存在能幫助預防不道德和破壞行為。法律作為道德規范的基準,使得大部分人可以在此道德范圍內進行他們的活動。沒有界限,就很難確保沒有影響和侵犯別人的情況。因此,政府要盡快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和措施,借助國家強制力的威懾對電腦網絡出現的不健康內容和行為進行管制和監督,為網絡倫理道德建設創造一個較好的法制環境。

【參考文獻】

[1] 趙中鵬. 大學生犯罪出現新類型:脆弱心理埋下犯罪苦果[N]. 北京晨報, 2003:11-17.

[2] 李 河. 得樂園·失樂園——網絡與文明的傳說[M].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7.

[3] 劉濟良. 走向人文化的教育[J].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03(7):5-10.

[4] 李 穎, 田小東. 大學生犯罪的心理分析與預防[J]. 哈爾濱工程大學, 2005:40-41.

猜你喜歡
網絡犯罪大學生
第29屆世界大學生 冬季運動會精彩掠影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網絡犯罪中電子證據的收集及保全分析
淺析當前我國網絡犯罪的犯罪特征
網絡犯罪的成因分析及對策
蘋果手機黑產案件偵查與法律適用研究
黨中央給大學生留下啥印象?
新學期大學生網球裝備精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