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計教學中批判性思維教學法運用策略分析

2017-05-13 07:16紀曉娜
青春歲月 2017年6期
關鍵詞:會計教學應用策略

紀曉娜

【摘要】批判性教學思維的應用,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及知識應用能力,對于會計學專業的學生而言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就批判性思維教學法進行簡單介紹,并重點分析批判性思維教學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會計教學;批判性思維教學法;應用策略

現階段,我國大部分高校的會計教學中使用的教學方法為機械記憶的方法,日常的教學內容偏重于講解現行的會計制度,課后的練習大多圍繞課堂的教學內容開展,這種說教式的教學方法下,學生的創新能力很難得到培養,大部分的學生在畢業后只掌握了一些基礎的財務會計知識,實際應用能力十分薄弱。20世紀80年代,美國會計教育學會等相關組織開始提出會計教學應重視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現階段,批判性思維教學法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部分的進展。

一、“批判性思維”教學法

批判性思維,即通過一定的標準評價、改善思維,它指的是一種技能與思想態度,起源于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蘇格拉底。20世紀80年代,美國的會計教育學會開始呼吁會計學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隨后,眾多國家的教育研究小組開始討論研究批判性思維教學法,美國哲學家Richard Paul及其同組的研究人員將批判性思維定義為一種與思維相關的智力標準,他們認為批判性教學是建立在機械記憶教學基礎之上的,并以這個界定基礎,構建了推理元素、治理標準、智力特質三種要素的批判思維教學模式。

當代教育環境下,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是國民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主要的教學目標之一。批判性思維教學法要求學生在日常的教學生活過程中,經常對自己過往的學習行為進行批評性思考,及時反思自身學習行為是否存在著不合理之處。批判性思維教學法的應用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彌補當前機械記憶教學法的不足之處,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十分有利。

二、“批判性思維”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就目前來說,批判性思維教學法在我國各大院校的應用還比較不成熟,許多教師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都難以把握準確的教學方法,導致批判性思維教學法并沒有充分發揮它的教學效果。下文主要就會計學教學過程中批判性思維教學法應用策略進行簡單的分析總結,希望能對相關院校的教育工作人員有所幫助。

1、篩選要討論的問題。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針對課堂需要討論的問題,教師必須對其進行嚴格的篩選,保證提出的問題是大部分學生關注或存在的疑慮內容,因此,教學過程中,某一章節內容講解完成后,教師可以安排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列舉出一些存在疑問的題目,由老師匯總后將比較容易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挑選出重、難點問題安排學生自主討論。

2、利用寫作培養學生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這里的寫作指的是面對教學觀點或財務會計相關案例時,安排學生從正面、反面、有利點策略等方面進行列舉寫作,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往往需要站在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長時間的訓練之后可以培養學生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有效彌補了傳統的課堂教學的不足。

3、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應該明確自己已經掌握的內容、存在的疑惑以及通過學習自己想要掌握的內容。通過學生寫作,教師可以了解到學生對于知識結構的掌握理解狀況及不同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比如,教師在講述租賃成本計算的內容時,可以安排學生在課前與課后分別記錄下自己對于這一內容的理解,就可以明確學生的學習情況。

4、記錄學習所得。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應該善于記錄課堂所學的知識點,記錄學習能夠幫助學生將課堂知識點有效的串聯、分類、評論,加深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掌握,在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良好的信息搜集、記錄、分析、處理能力對于日常的工作十分有利,因此,批判性思維教學方法中,教師應時常要求學生能夠創造性地記錄教學筆記、結合教材內容描述內容提要與大綱,學會抓住課堂教學的關鍵點,培養學生的信息搜集處理能力。

5、課堂教學內容講述完成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較短時間內,利用簡單明白的文字深刻的描述他們對于本節課所學知識點的思考,鑒于課堂時間有限,學生可以電子郵件的形式將自己的觀點發送給教師,教師針對學生的觀點做出相應的回答。學生概述的內容可以包括自己對于課堂內容理解不夠透徹的地方或針對課堂的某一部分內容提出自己的觀點,或闡述自己對于課堂內容的理解,通過這一環節,學生與教師之間可以更好的交流溝通,這種思維的碰撞更有利于幫助學生培養創新思維。

6、案例討論和疑難問題解析。案例分析是經濟學、法學、醫學等等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教學過程中重要的教學方法。這些實踐性學科的學習必須建立在客觀案例上,以實際生活情境為依托,才能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專業知識。通過案例分析,能夠讓學生充分了解實際生活中的各種現實情況,讓學生可以結合復雜的現實案例多角度的分析理解教學內容,能夠幫助學生深刻的了解課本內容。因此,批判性思維教學法中,教師需要盡可能多的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會計學案例,供學生在課堂或者課后思考討論,另外,針對案例選擇的目的、專家的思考評論等內容,應該附有簡單的說明,以便于學生的學習討論。

7、疑難問題解析始終是各個學科教育教學的關鍵,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于疑難問題的教學解析都存在著問題,眾多教師都會以反復講解、重復訓練的形式試圖幫助學生理解掌握這部分內容,但這種教學方法下,實際的教學效率往往不夠理想,因此,針對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教師應該積極鼓勵學生自主分析討論推理知識內容,教師在學生的討論過程中只是充當指導者的角色,并不直接參與學生的討論分析過程,這種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學生間相互的思維碰撞往往會帶來不可思議的學習效果。

8、逆向分析思考。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另一個方法就是逆向分析思考策略,實際的會計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學生從問題的結論來推理過程,就像是案情偵破一樣,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行為目標及思維推理技能,比如,提供一份會計報表,提出一些相關的問題,鼓勵學生從報表內容中仔細分析,進而找出問題的答案,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9、加強仿真實驗,并組織學生進行辯論。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符合社會現實的會計學仿真實驗,安排學生分別將同一個財務會計案例從不同的會計師、審計師的角度進行糾紛模擬,分析討論案例,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從而引發學生對于案例的批判性思考,鍛煉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技巧。

10、利用圖形分析?,F階段已經有許多學校在實際的會計學教學過程中引用結構圖策略,要求學生能夠深入的表達自己對于知識結構的理解程度,并將相關的主題觀念進行整合,通過結構圖,可以鍛煉學生的知識總結能力。在結構圖整合的過程中,也是學生以旁觀者的角度反思自己一段時間內學習能力及學習狀態的過程。此外,通過結構圖,教師可以很明顯的了解到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把握程度。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在不同的學習階段要求學生針對同一個內容進行結構圖整合分析,通過前后的對比,教師可以清晰的看到學生的進步程度。這對于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也是十分有利的。

三、結束語

將批判思維教學方法應用于會計學教學過程中,能夠有效彌補當前教育模式的缺點,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創新能力,有效提高當前會計學專業的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這對于會計學專業未來的發展與進步都是十分有利的。

【參考文獻】

[1] 許鎮松. 批判性教學法在會計教學中的運用[J]. 職教論壇, 2011(02).

[2] 劉國武, 陳少華, 賈銀芳. 會計教學中批判性思維教學法運用策略分析[J]. 會計研究, 2010(06).

[3] 許金紅, 吳 颯. 國內批判性思維的研究述評——兼及與國外相關研究的比較[J]. 語文學刊: 外語教育與教學, 2011(01).

猜你喜歡
會計教學應用策略
有關會計專業實踐實訓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
數形結合在解題中的應用
水平井鉆井技術及其在石油開發中的應用探析
淺析情境教學法在中職會計課堂中的應用價值
小組活動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應用
試分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概念圖的應用策略
技校制冷專業課程一體化教學探析
加快中職會計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有效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