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口政策影響因素探析

2017-05-13 03:14李明來
青春歲月 2017年6期
關鍵詞:人口經濟發展

【摘要】經過幾十年的計劃生育,我國人口總規模得以控制。但是隨之而來的人口老齡化和勞動人口下降將成為制約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我國應適時調整人口政策與之相適應。人口政策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在短期內現行“全面二孩”政策將使人口總量呈上升趨勢,但上升幅度可控,這一政策將有效改善勞動人口下降趨勢,有利于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在較長時期內,我國仍應采取以寬松為主的生育政策,構建合理人口結構,助力經濟增長。

【關鍵詞】人口;經濟;發展

計劃生育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中國的生育政策經歷了從建國初的鼓勵生育到計劃生育,從提倡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到“全面二孩”政策實施的多次調整。當前,隨著我國“全面二孩”政策的實行,人口問題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人口政策的出臺不是偶然的,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本文將就此予以分析。

一、人口總量對人口政策的影響

首先分析一下我國人口即將出現的“由增轉減”的趨勢。我國目前人口為13.67億,有專家預計我國人口2024年左右將到達峰值14.46億人。從2034年開始到2039年,又將恢復到現階段人口水平。由此可見,在當前人口政策下“由增轉減”過程時間跨度較大,時間長達20年以上,并且峰值在可承受范圍內。因此為確保我國平穩度過人口峰值,在短期內生育政策應維持現行不變。

根據專家的預測,我國于2024年到達人口峰值后,人口總量將處于下降趨勢。人口的持續下降將對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從人口總量長期趨勢來看,后期我國將采取進一步鼓勵生育的政策,以避免人口在度過峰值后的長期下降趨勢,此政策調整的方向和目的為使我國保持適當的生育率,能夠使人口穩定于一個同資源環境、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的值附近。

二、人口結構對人口政策的影響

人口老齡化是我國面臨的問題之一。預計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數在較長時間內將保持上漲趨勢,2059年左右將達到峰值6.48億人,之后逐漸趨于下降但下降速率緩慢。因此即使我國已經實行了“全面二孩”政策,我國仍將在較長時間內面對人口老齡化問題。

再分析勞動人口,我國勞動人口數呈現下降趨勢,并且下降速率較高?!叭丝诩t利”為我國經濟增長注入強大活力,但這一優勢隨著勞動人口的減少將逐漸消失,可以預見未來我國將面臨勞動人口短缺問題,制約經濟社會發展。

受“全面二孩”政策的影響,兒童數量在短期內將有小幅度上漲,但從長遠來看,由于未來中國育齡人口數不高,并且現代社會生育意愿偏低,兒童數量處于緩慢下降趨勢。

因此,當前政策雖能夠在短期內緩解兒童數量低和老齡化現象,但無法在長期扭轉我國面臨的老齡化、少子化、勞動人口下降的趨勢。我國的生育政策應當進一步放寬,同時面對新時期下影響生育率的不僅僅是政策因素,應當注意往生育觀念引導、社會政策輔助等方向調整,爭取扭轉老齡化、少子化、勞動人口下降的趨勢,構建合理人口年齡結構。

三、生育率對人口政策的影響

生育率是影響人口增長的關鍵因素,我國生育率持續走低并且1990年以來總和生育率降幅明顯。根據中國社科院公布的數據,我國2015年的總和生育率為1.4,與國際上公認的1.3的“低生育陷阱”已經非常接近。

持續走低的生育率將對從“雙獨二孩”到“全面二孩”的適當寬松的生育政策產生不利影響。日本長期處于低生育水平,人口出現負增長,而韓國也同樣面臨生育率和生育意愿偏低的困境。無論是從短期還是長期來看,我國的生育率形勢并不樂觀,因此我國應當進一步放寬生育政策,注重生育觀念引導,警惕“低生育陷阱”。

四、經濟因素對人口政策的影響

我國勞動年齡人口數下降趨勢明顯,受“少子化”現象影響,勞動年齡人口內部也面臨老齡化問題。根據人口普查數據,我國30歲以下年輕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0.7年,教育水平明顯改善。中國經濟雖處于轉型期,但目前仍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市場勞動力需求以體力勞動者為主,對知識型勞動力的有效需求不足。

因此在短期即轉型期內,大學生就業難和“民工荒”的現象將持續,體力勞動者供給短缺、知識型勞動力富余的局面不可避免。在人口政策方面,應當繼續采取適當寬松的生育政策,并且與發展職業教育的政策配合,優化體力與知識型勞動力結構,同時加快經濟轉型,緩解勞動力短缺現象。

五、其他因素對人口政策的影響

根據有關學者研究,生育行為存在“東亞現象”,生育行為和生育意愿存在差異,即存在“理想子女數>意愿子女數>計劃子女數>實際子女數”的遞減關系。因此,即使育齡人口有較高的生育意愿,也不一定會產生實際人口增長。

1、撫養壓力

生育意愿近年來普遍偏低,撫養壓力是其中重要的因素。多年計劃生育政策對中國家庭結構產生了深刻影響,最典型的“四二一”家庭使年輕一代撫養負擔巨大。撫養壓力加上近年來持續走高的育兒成本較高使育齡人口生育意愿較低。因此未來的生育政策,無論在短期內,還是長期看,都應當同經濟、社會的發展相配套、相適應。

2、傳統觀念

生肖等傳統影響也會對生育意愿產生干擾,如羊年為生育小年,當子女數較少時,這種影響尤為顯著。這種扎堆生的現象在適當寬松的生育政策條件下會給社會資源產生巨大壓力,因此未來無論短期、長期人口政策都應當注重引導育齡人口樹立科學正確的生育觀,并且合理改善、協調社會資源應對可能出現的生育高峰現象。

3、社會心理

社會心理會對政策的實施效果產生影響。在有關學者對于“單獨二孩”政策效果的研究中發現,單獨家庭和非獨家庭的生育意愿明顯高于雙獨家庭。在政策的短期調整中,新受益人群對政策的變化較為敏感、反應較優,因此未來人口政策的短期調整應當重點評估新受益人群。而在政策的長期制定中,無新舊受益人群之分,長期政策的制定與調整可不考慮這一因素。

4、社會資源

社會配套資源情況是制約人口政策制定的關鍵方面。社會資源在短期內無法得到顯著改善,這決定了我國在短期內不能實行完全放開的人口政策,只能實行適當寬松的生育政策。

六、生育政策調整方向及目的

從生育政策調整的影響因素來看,人口總量、人口結構和生育率這些人口因素會對生育政策的制定產生影響,同時經濟社會等因素也會對生育政策產生影響,短期的生育政策目標同經濟社會的發展現狀相適應,長期的生育政策目標應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方向。

從短期來看,現行生育政策將使我國人口總量呈上漲趨勢,但峰值在可承受范圍內,兒童數量在短期內受政策影響也會有小幅度上漲。但無法有效改善生育率、老齡化以及“民工荒”等問題。受社會資源有限和社會心理對政策效果的影響,我國在短期內生育政策以穩定為主、適當寬松的人口政策,但不會發生大幅度調整和變化,目的為平穩完成人口“由增轉減”的過渡,避免人口出現急劇增長或下滑給社會資源帶來的巨大壓力,同時注意引導樹立正確的生育觀念,為人口的長期調整服務。

從長期來看,按當前人口政策預測顯示人口總量持續下降并且人口年齡結構不合理,勞動年齡人口的下降趨勢及內部結構老齡化也制約經濟發展。因此我國生育政策在長期內應采取寬松為主的生育政策,注重生育觀念引導,目標為規避“低生育陷阱”,將生育率保持在合理水平,構建合理人口年齡結構,使人口總量同資源環境、經濟社會相適應。

【參考文獻】

[1] 馬小紅, 顧寶昌. 單獨二孩申請遇冷分析[J].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5,54(2):20-26.

[2] 翟振武. 人口新常態與人口政策[J]. 攀登: 雙月刊, 2015,6:1-9.

[3] 鄭真真. 生育意愿研究及其現實意義——兼以江蘇調查為例[J]. 學海, 2011,2:10-18.

【作者簡介】

李明來(1996—),男,河北邢臺人,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經濟學。

猜你喜歡
人口經濟發展
增加就業, 這些“經濟”要關注
人口最少的國家
坐井觀天石頭國
區域發展篇
圖說共享發展
圖說創新發展
教師發展
印度人口2025年超中國
經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