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物流企業在供應鏈中的作用

2017-05-13 21:39齊璐璐
青春歲月 2017年6期
關鍵詞:資金流信息流物流企業

齊璐璐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間的競爭已經逐漸的轉變為整個供應鏈的競爭,物流企業在供應鏈中的角色也開始從傳統的輔助核心企業向主導整個供應鏈轉變。本文通過對物流企業主導供應鏈三種模式的分析,物流企業對整個供應鏈競爭力的提升、信息流效率的提高和資金流的運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供應鏈;物流企業;核心競爭力;信息流;資金流

隨著企業間競爭程度的不斷激烈,各企業都在尋求從成本和差異化上建立競爭優勢,然而有形產品的成本和差異化的空間已非常狹小,導致產品同質化程度相當嚴重,最終出現以價格戰為主的惡性競爭。就在這種惡性競爭的同時,大家發現了物流可以為各企業節省大量的成本,從而也就被貫以“第三利潤源泉”的美名。與此同時,各企業也發現當產品的有形質量在基本滿足消費者需求時,消費者開始對產品購買的便利性、產品的可得性、產品輸送的可靠性等各種無形質量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而誰要在這方面擁有競爭優勢,誰就能建立起差異化,而且這種差異化由于被模仿的難度比較大而比較長久。物流正是在新形勢下達到建立低成本和差異化競爭優勢的源泉,因此現實環境及其未來發展的趨勢都表明物流將是供應鏈核心競爭力的主要來源。物流企業的專業化、服務個性化和系統化,讓它在供應鏈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一、物流和供應鏈管理

1、物流是供應鏈活動的一部分,是為了滿足客戶需要而對商品、服務以及相關信息從產地到消費地的高效、低成本流動和儲存進行的規劃、實施與控制的過程。

2、供應鏈主要是圍繞核心企業,通過對企業的信息流、物流以及資金流的控制,從原材料采購開始,弄成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最終把生產的產品輸送到消費者的手中,將其中的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以及到最終用戶連接成一個整體的功能化網絡結構模式。

二、物流企業主導的供應鏈模式及其三個層次

第一階段:在這種模式下,物流企業自己本身未必一定意識到其所具有的特殊作用和地位,所以它也未必會積極地去運用自己的這種地位組織和管理整個供應鏈,而是可能只將自己定位于有競爭優勢的物流服務提供者。甚至在此階段這些物流企業還只是將自己定位為供應鏈的輔助者,然而實際上其所承擔的職能卻是供應鏈上相當重要或關鍵的部分。

第二階段:由既提供物流又提供自身供應鏈整合方案的物流企業主導的供應鏈模式。在這種主導模式中,物流企業不再處于被動的無意識地位,而是以一種積極的姿態借助于自己特色服務的核心地位優勢去組織和管理整個供應鏈,但是在這種模式中,物流企業的主要業務還是物流服務,也就是說它所從事的供應鏈管理和組織主要是服務于物流活動的。當然,從這種模式開始,物流企業可能會通過一些方式真正地整合進供應鏈的利益共同體中,承擔供應鏈中的各種風險,如系統風險、市場風險或管理風險等,同時也分享供應鏈中的一定利益。這種模式的主要特點也在于物流公司已經將供應鏈的整合方案與自身的物流優勢結合起來并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第三階段:由完全提供供應鏈整合方案的物流企業主導的供應鏈模式。在這種模式中,擁有的強大的品牌力量可能就是一種競爭力,這種品牌不再像傳統品牌一樣,而是一種結合各方優勢的供應鏈品牌,這種品牌預示的不僅是可靠的產品質量,同時還預示著完善的物流配送、及時的客戶相應,所以它是一種全新的品牌,它要求整個供應鏈中所有成員的共同努力。這種供應鏈模式是一種最高級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中處于主導地位的物流企業通過運用各種先進的理論和信息技術真正達到了供應鏈的無縫連接,最大限度地發揮了供應鏈的整合優勢。

三、在以上三種模式轉換過程中,物流企業對于整個供應鏈競爭力的提升以及信息流、資金流的運轉等方面的作用

1、物流企業從傳統的與客戶的“雙邊”互動關系,轉向與供應鏈成員的“多邊”合作,對供應鏈價值創造、整個供應鏈競爭力的提升產生重要影響。

(1)通過規模經濟效應以實現供應鏈成本領先戰略。物流企業在物資資產、設備、設施、物流人才上進行專用性資產的投資可以為供應鏈成員共享,物流企業提供的運輸、倉儲、配送、流通加工、信息技術等物流服務,使得供應鏈成員間的物流成本降低,供應鏈其他成員間的專業化分工協作使其組織結構能夠保持合理的規模,致使供應鏈成員內部管理費用得以大幅度降低。隨著供應鏈產能的不斷增長就可以大幅度降低產品或服務的單位成本,使得供應鏈能以盡可能低的成本滿足客戶的要求,并以此提高行業壁壘。由于供應鏈整體成本的降低使產品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整個供應鏈能夠較好地控制市場供求關系,具有很強的市場控制能力。

(2)對客戶的需求做出快速的反應,以實現供應鏈差異化戰略。物流企業與供應鏈成員通過多邊合作,使得整個供應鏈在產品設計、生產、供應、運輸、倉儲、配送、信息、流通加工等方面與其他供應鏈產生顯著的差異性,從而提高產品(服務)的競爭力。物流企業與供應鏈成員多邊合作產生的差異性增強并鞏固了產品(服務)的競爭優勢,導致整個供應鏈對市場控制能力不斷擴大。

(3)供應鏈成員通過相互合作和學習獲得互補性的知識和信息形成供應鏈的核心能力,而該能力是其他企業和供應鏈難以模仿的。在供應鏈成員的合作中,其知識會通過供應鏈成員逐級擴散。物流企業向供應鏈成員進行知識的復制,形成隱含于整個供應鏈的知識,經過供應鏈成員間的知識交流與分享,這種隱性知識在供應鏈內逐步得到社會化,從而成為可交流學習的顯性知識。物流企業與供應鏈成員多邊合作使得供應鏈成員知識儲備量迅速增加,知識吸收和創新能力不斷擴展,供應鏈成員間通過知識共享極大地提升了伙伴間信任與合作,使整個供應鏈可以不斷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不斷進行自我調整與完善,從而形成持續的創新能力。

(4)通過物流企業與供應鏈成員的多邊合作,建立相互信任關系,從而降低交易成本。供應鏈上成員間這種獨特的合作關系可以成為創造超額利潤的源泉。在物流企業與供應鏈成員多邊合作的過程中,為了能從其服務的供應鏈上獲得所期望的利益,物流企業需要與供應鏈成員建立穩固的合作關系。為此,物流企業需要對供應鏈成員做出相對較長期的承諾:進行物流設施設備、物流技術改造、物流服務整合及創新等關系專用性資產投資,供應鏈成員通過共享專用性資產而使其發揮效用。投資的目的在于建立起與供應鏈成員之間的信任,這將產生兩方面的影響:第一,降低物流企業與供應鏈成員多邊合作的交易費用。由于供應鏈成員共享物流企業投資的專用性資產,使得這種多邊關系依賴程度大為加深,從而降低了由此產生的交易費用。第二,物流企業進行關系性專用資產投資,隨著多邊關系依賴程度加大,逐漸形成供應鏈的多邊激勵約束機制,減少了物流企業與供應鏈成員合作過程中機會主義行為,或者說增加了供應鏈成員違約行為的成本,從而增加整個供應鏈的超額利潤。

2、物流企業通過應用物聯網技術提高供應鏈的運行效率。

物聯網技術為供應鏈管理提供了更多的空間,可以實現物流產生的更大和更專業的效應。還可以實現同類資源的集約化,并且實現各種橫向的整合。更專業主要體現在對物流的信息進行采集時,通過深加工,實現商品的流程整合和優化。而物聯網對于供應鏈效率的提高主要體現以下幾方面:

(1)實現信息的同步化和共享。物流企業通過物聯網技術可以實現對供應鏈中的物品的同步跟蹤,并且同時向所有與該商品有關的人傳輸所需要的實時信息和數據,不僅可以降低信息失真出現的概率,還可以實現快速的信息傳輸。物流企業通過物聯網技術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實現其對信息的及時準確的預測,并且最大程度的降低供應鏈成員的庫存成本。

(2)優化供應鏈成員的管理水平。通過將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流和轉換,實現物與物之間的信息交換,物流企業通過物聯網技術可以將這一過程進一步優化,并且使供應鏈成員之間的管理更加高效。同時降低供應鏈成員間的不信任和人工工作中出現錯誤的概率,提高供應鏈成員的管理效率和成員間的溝通效率。

3、以物流企業為紐帶,形成供應鏈融資模式,減輕供應鏈成員的融資壓力,為成員企業提供了可持續的資金支持,全面確保了供應鏈的價值效應。

(1)一般情況下,中小企業很難直接同銀行建立信貸合作關系,這是因為銀行通常對中小企業的信用度以及融資風險等無把握,所以并非情愿向其提供融資貸款服務。在一般的信貸過程中,銀行通常會要求信貸企業提供真實的企業自身情況、規模大小以及經營狀況等等,也需要信貸企業提供信用擔保等,然而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多數很難達到這些標準和要求,這就導致了直接貸款的困難,需要引入第三方物流企業,來建立信貸關系。

(2)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接入,就很好地解決了問題,因為此時形成了集融資企業、物流企業、銀行三方的兩層委托代理關系。由于物流企業已經同融資企業經歷了長時間的業務往來與合作,對于融資企業的經營規律、發展情況以及信用度等有了相對全面的了解,同時對其各項采購與銷售過程等都有一定程度的參與和了解,對融資企業的總體信息基本有了了解,能夠在某種程度上維護銀行所掌握信息的真實度,信息不對的現象得到了遏制,這樣在物流企業這條紐帶的聯系作用下,就建立了銀行與融資企業之間的信貸關系。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物流企業在供應鏈中已經由傳統的輔助功能向主導地位轉變。物流企業通過與供應鏈成員的多邊合作產生供應鏈協同,可以提高整個供應鏈的規模經濟,使供應鏈成本大幅降低。隨著與供應鏈成員合作的加深,使供應鏈成員的優秀文化在各企業內共享,在增強供應鏈創新力的同時遞進了成員間的信任,從而降低了交易成本。物流企業物聯網技術的應用,使供應鏈的信息流更加快速準確。以物流企業為紐帶的融資模式,使供應鏈的資金流得到保障。物流企業已經在供應鏈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America] Donald J. Bowerox, Daxid J. Closs: Logistical Management: The Intergrated Supply Chain Process [M]. Mc Graw-Company Inc, 2002.

[2] [America] Macheth,D.k, Ferguson, N. Part-nership Sourcing: An Intergrated Supply Chain Approach[M]. Harper Collins, 2000.

[3] Schumpeler, Joseph Alois.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 Inquiry into Profits, Capital, Credit, Interest, and the Business Cycle (Second Edition)[M]. Harb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926.

[4] Bain. Barriers to New Competition[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 1956.

[5] 楊光玉, 俞建鋒. 第三方物流企業與供應鏈之關系研究[J]. 商業經濟文萃, 2005(2).

[6] 戴建平, 駱溫平. 物流企業與供應鏈成員多邊合作價值創造機理研究[J]. 商業研究, 2015(7).

[7] 魏學靜. 企業物流供應鏈融資及其運行機理研究[J]. 企業改革與管理, 2014(1).

猜你喜歡
資金流信息流物流企業
企業ERP系統的構建
我國物流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問題及建議
基于供應鏈的物流企業營銷管理與創新
管理中資源要素的協同作用
物流企業信息化建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從信息流的維度探討信息素養教育課程建設
電力物資計劃編制工作的重要性與方法分析
貿易項下貨物流與資金流相背離的原因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