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的幾點策略

2017-05-16 08:52羅先強
博覽群書·教育 2017年2期
關鍵詞:變通知識教育改革

羅先強

摘 要:隨著課堂教學的的深入改革,特別是我們邊遠山區的數學課堂教學呈現出了一系列可喜的變化。當然,在看到這些變化的同時,怎樣才能進一步提高數學教學質量,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我們也要靜下心來想一想如何針對自己學生的實際上好每一節課。我將自己在教學實踐中一些和經驗和方法梳理出來,望能對各位同行的有一點點幫助,先歸結為以下幾點。

關鍵詞:知識;思考;變通;數學教學;教育改革

一、在課堂上培養每個學生動腦動手的好習慣

回想我們過去的教學都是老師提出問題,總是讓學生口頭回答,這樣的弊端很大,只會引發部分學生動腦,因為回答時,老師只會讓一部分學生回答,有些同學就想,不一定是我,就不會主動的思考,同時有些學生的表達能力較差,回答問題時無話可說,并且會受到部分同學的嘲笑,這樣就慢慢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我們每位老師上課,都把讓學生思考的每一個數學問題,讓每位同學把自己想到的寫在本子上,這樣每位同學都會自己動起腦,把自己想到的記錄下來,這樣不僅培養學生的動腦和動手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何樂而不為,這樣每位學生站起來就有話可說。通過老師的鼓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慢慢的提高,知識點就慢慢的積累,學生就慢慢的愛上了數學,這樣學生學數學的興趣就來了。

二、教師在教學數學時要學會知識的變通

在過去的教學中,我們總是根據教材的例題設計為教學內容,不會將知識進行變通,導致學生總是學不會,特別是后進生總是一天不如一天,老師雖然著急,可是找不到好的補救辦法,通過多年的教學數學,我發現許多學生聽不懂的原因是學生對舊的知識掌握不夠扎實,忘記了,回想一下,舊知識都不會,他們怎么能學懂新知識呢?因而我們就要在教學中,學會變通,將新知識的教學內容轉化為舊知識的基礎上,把復雜的問題轉化為簡單的問題來教學生,這樣學生學習起來就更容易理解,學生學懂了,學習興趣不就來啦,有了學習興趣,學生就會去思考,動手操作,這樣數學教學質量不就慢慢提高了嗎?

三、教師在課堂上要不斷引發學生的思考

傳統的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都喜歡上課時自己滔滔不絕的講,實行滿堂灌,教師講夠了,學生聽得不賴煩,就開始做小動作,講小話,這樣學生的收獲不多,聯想到自己以前的課堂已是如此,總是自己扮演主角,不停的在講,就算是提出問題,已是一些沒有意義的問題,例如問學生對不對,是不是這些毫無價值的問題,學生從不思考就回答,是或不是,實在是沒有價值,一節課下來看是熱鬧,總是收獲不大。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現在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越來越得到重視,教師要做到少講讓學生多學,每一教學重點都讓學生多想幾個為什么,不斷引出問題讓學生多思考,以前雖然有了這樣的教學觀念,可是教師總是不敢放手去做,害怕學生學不懂,特別是我們邊遠山村的教師,以為農村孩子的見識少,知識面窄,就不敢放手去做,通過我這一段時間的實踐,在課堂上根據學生的實際,不斷給學生的引出適應學生的問題,讓學生不斷的思考,總是讓學生在思中學新的教學內容,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總是給足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學生有了明顯的好轉。因次在每節課上只要我們不斷提出有意義的問題,多問幾個為什么?從而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在思中學,在想中學,在做中學,這樣長時間的堅持,這樣學生的學習效果一定比過去老師專門講的效果會好很多倍。

四、教師在教學中,教學的內容應該找到知識的原點

我們許多教師在教學中,只是教給了學生知識的表面,根本沒有找到知識的原點,以就是知識沒有深層化,所以導致學生學習起來理解困難,難以掌握一些知識。通過自己靜下心來,想一想,總結教學方法,我想這樣教學生更容易聽懂,就是找到知識的原點。例如,認識量角器的外圈和內圈時,如果直接告訴學生,學生很難理解和記住,甚至有部分學生莫名其妙,導致學生不會用量角器,對這一知識點我是這樣教學的,從量角器的形成過程進行了教學,把量角器的外圈和內圈的形成過程通過用幻燈片的形式給同學們演示和講解了一遍,我想學生看了這一過程,再以沒有學生會忘記,量角器的外圈和內圈位置,什么樣角的度數用外圈量,什么樣角的度數用內圈量,怎樣看度數。然后,讓學生自己在紙上做一個量角器。今后學生就自然而然的會使用量角器來測量角的大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我想教師在教學內容上已能找到知識的原點,這樣不就把一些抽象的東西變為具體,一些復雜的知識變為簡單化了,學生學起來就更容易了吧。這樣學生對新知的映象不就是更加深刻了解了嗎?整個課堂不就是還給學生了嗎?學生的積極性不就自然而然起來,這樣教師教起來輕松,而學生學起來已輕松。

雖說教育有法,卻無定法,但是,我認為好的方法,就會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現在的教學我們就應該把整個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都動起來,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敝灰覀儗⒅R學會融會貫通,以學生“學為中心”做到“少講多學”不斷讓學生學會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如果每位老師能夠理解學生在教學中的需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傾聽學生的心聲,辨證地認識學生、鼓勵學生、賞識學生,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那么我們就會看到生命與生命的點燃,智慧與智慧的碰撞,就會激發學生主動思考的熱情,就會看到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完成由“要我學習”向“我要學習”的質的飛躍!就會看到學生的個性展現出生命的自由、靈動和創造!學生就會慢慢的對數學產生好感,從而讓學生學到更多的能力。

猜你喜歡
變通知識教育改革
透析經典模型 靈活拓展變通
從俗從宜,各安其習——《理藩院則例》對《大清律例》刑罰規定之變通
學有所悟,學有所樂
是“知識”,還是“知識權力”追求?
任務型教學在初中英語聽說課教學的應用研究
淺談大學教改中創新型的物理試驗問題
動物醫學專業面向官方獸醫與執業獸醫教育改革的探討
英漢翻譯中的意象轉換與變通
擁抱改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