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培養中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探究之我見

2017-05-19 14:36熊安娜
中學教學參考·理科版 2016年3期
關鍵詞:中學生策略

熊安娜

[摘要]在中學數學教學中,通過對學生數學能力成分以及影響因素的分析得知,要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思路,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精心設計疑問,發展學生的思維。

[關鍵詞]中學生 數學學習能力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058(2016)08-0035

中學數學新課程改革正進行得如火如荼,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新課標指出,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最終目標。因此,我們不僅要向學生傳授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使學生產生持久的、強烈的學習欲望和動力,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為其終身學習打下基礎。我國中學數學教學大綱指出:學生的數學能力包括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了解影響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各項因素可以明確教學的目的,為教學提供方向,是教改研究的需要。影響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學生與教師的關系、學習數學的方法、學習數學的熱情、身體健康狀況、周圍的環境以及心理健康狀況等。

本文就以新課程理念為依據,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出發點,談談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

數學教學不僅僅是教會學生課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也就是數學思維。如果學生沒有學會思考,就會導致學生雖然聽得懂課,看得懂書,但就是不會解題。而要想讓學生學會思考,首先得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

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構建一個民主、和諧的課堂。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苯處熞畔赂吒咴谏系募茏?,主動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經常與學生交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這樣學生才會信任、尊重、愛戴教師,自然也會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

另外,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在數學課堂中,學生親自對問題或資料進行觀察、比較、分析、抽象概括,用類比、歸納進行推理探索,學會反思、建構、調整思維并進行合理表述,體驗、感受數學的美和魅力,扎實基礎,從而形成數學學習能力。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泵兰傺览麛祵W家波利亞也指出:“學生要牢固地掌握數學,就必須用內心的創造和體驗的方式來學數學?!币虼?,要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就要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要讓學生樂學、會學,就要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引導學生不斷反思和總結,對探索出的成果進行系統化、網絡化整理。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和教材特點創設各種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其主動地、如饑似渴地閱讀有關書籍,積極地與同學、老師交流,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奠定基礎。

從以上觀點可以看出,我們應當改變那種害怕浪費課堂時間,片面追求速度的做法,而應當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親身經歷概念的形成過程、方法的探究過程、結論的推導過程、公式定理的歸納過程等,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把學習過程轉變為自己探索和發現的過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例如,在教學《一元二次不等式》時,教師首先給出一次函數y=3x-15,讓學生分小組討論當y=0,y<0,y>0時x的取值范圍。這是學生以前學習過的知識,學生很容易就得出:當y=0時,x=5;當y<0時,x<5;當y>0時,x>5。該做法從舊知識出發,過渡自然,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讓學生討論求出上面問題答案的方法。學生會得到兩種解法:代數法和圖像法。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陳述他們討論的內容,并給他們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然后,著重引導學生用圖像法來解決問題。這就為教學《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做好鋪墊。這樣從學生的思維角度來設計教學,既幫助學生復習了舊知識,又引出了新知識,保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教師引出新課內容,給出一元二次方程y=x2-x-6,并要求學生分別求出當y=0,y<0,y>0時x的取值范圍。學生通過自主思考、研究、探索、討論,類比剛才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例子,找到解決方法。最后,教師讓學生嘗試自己總結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步驟,促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精心設計疑問,發展學生的思維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睈垡蛩固乖f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眴栴}是推動學生探索的原動力。學生有了問題,才會自覺地思考,從而發展數學思維。在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質疑是培養學生探索意識和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那么,在課堂教學中應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呢?(1)營造民主的氛圍,鼓勵學生敢問;(2)創設問題情境,誘導學生質疑;(3)教給學生質疑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要抓住有質疑空間的內容,精心設計疑問,把教學信息加工成問題序列,對學生進行有意識的培養,激活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開展積極的思維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講授《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時,教師舉了下面一個例子:

[例]解不等式:3(1+2x)

解:去括號,得

3+6x

移項,得

6x-x<4-3。

合并同類項,得

5x<1。

不等式兩邊都除以5,得x<(1/5)。

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宜運用傳統的“滿堂灌”教學模式,也就是說,教師不應急于一下子把方法、原理告訴學生,否則學生只會忙于記筆記,沒時間消化、理解知識。教師應精心設計問題,讓學生主動思考,使學生在探索中獲得知識、發展思維、提升能力。

教師可以設計以下問題讓學生思考:

①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有什么相同點與不同點?

②回顧一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能否從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想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在這些問題的驅動下,學生自然學習興趣濃厚,注意力集中,思維活躍……

在教學新內容時,教師應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思考。這樣不僅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總之,數學具有抽象性、嚴密性和邏輯性的特點,所以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精心設計問題,促使學生主動思考,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責任編輯 鐘偉芳)

猜你喜歡
中學生策略
2022年高考,《中學生數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與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學生數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與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學生數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與您同行
基于“選—練—評”一體化的二輪復習策略
《發明與創新·中學生》征稿啦
例談未知角三角函數值的求解策略
我說你做講策略
高中數學復習的具體策略
我與《中學生》的初相遇
我來“曬曬”《中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