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學教學中的環保教育

2017-05-19 18:39賀奎飛
中學教學參考·理科版 2016年3期
關鍵詞:環保教育環保意識高中化學

賀奎飛

[摘要]在化學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既能夠體現新課程理念,又能夠讓學生樹立節能環保的意識。因此,我們要結合教材內容,滲透環保教育;利用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習慣;開展課外活動,強化學生的環保意識,最終實現“綠色化學”的教育目標。

[關鍵詞]高中化學 環保教育 環保意識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058(2016)08-0087

目前環境污染問題已經成為威脅人們生存的罪魁禍首,而環境污染主要源于化學物質。在環境污染的眾多要素中,化學污染約占80%~90%,對人們的危害性較大。而化學方法也是治理環境污染的主要措施。由此可見,環境污染與防治的問題都與化學密切相關。因此,將環境保護與化學教學結合起來,借助化學課程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已成為基礎教育的重要任務。

一、結合教材內容。滲透環保教育

在教學中,教師可結合教材內容,滲透環保教育。如,在學習元素化合物的過程中介紹一些與污染相關的知識,同時教師還可針對物質自身的性質引出環保討論話題,如怎樣避免實驗室、工業生產導致的環境污染。教師還可挖掘教材中與環保相關的知識,通過滲透的形式,在介紹物質或者操作的過程中自然地融入,引導學生掌握環保知識。例如,在講解“氮與氧化物”的內容時,教師在介紹氮氧化物的產生時就可引人與其相關的環境污染問題。如某些燃料在燃燒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大量的氮氧化物;而某些化工生產過程,如氮肥、炸藥等的生產過程也會產生氮氧化物的污染;吸煙也會產生氮氧化物污染。氮氧化物與空氣中的水結合后,最終會形成硝酸,硝酸是酸雨的成因之一;氮氧化物與其他污染物在特定的條件下還會產生化學煙霧污染。在教學中,教師還可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研究如何改善城市交通結構,如何安裝排氣催化裝置等,做到學以致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二、利用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習慣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自然科學。實驗是應用化學知識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培養學生環境保護意識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師在開展化學演示實驗與學生分組實驗時,就應當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環保問題,培養環保意識。在教學中,教師還可開展探究實驗,讓學生收集不同雜志上刊登的與改進實驗有關的資料,對高中化學實驗的方案進行改進。這樣既能夠優化實驗效果,還能夠減少環境污染。例如,課本中的氧氣制備實驗,其方法太過繁瑣,而且會有一些反應物被廢棄,產生資源浪費。此時教師就可帶領學生優化實驗,利用電解水的方法制備氧氣。通過實驗啟發、引導學生簡化反應,提升實驗效能,減少污染,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又如,“蔗糖與濃硫酸”的炭化反應會釋放大量的刺激性氣體,對空氣會造成一定的污染,人們吸入該氣體后會咳嗽不止。在教學中,教師可針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要求學生制定改進實驗的方案,對實驗進行綠色化改進(如下圖所示)。

此實驗裝置不僅能夠讓學生觀察到蔗糖炭化的現象,還能夠避免實驗產物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三、開展課外活動,強化學生的環保意識

除了課堂教學外,課外活動也是化學教學的組成部分,是課堂的拓展與延伸。通過課外活動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對于環保教育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課外開展環保教育,能夠彌補課堂時間的不足,使學生深刻感受污染對環境造成的危害。在課外,教師可按照學生的興趣愛好協助學生成立不同的環保興趣小組,如廢舊電池與廢舊塑料回收小組、水質跟蹤測量小組、空氣污染監測小組等。定期開展環?;顒?,使學生親身體驗環境污染的危害性,調查環境污染的原因,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由此養成保護環境的好習慣。教師還可帶領學生走出校門,到造紙廠、污水處理廠、發電廠等進行參觀,了解工業生產過程中環境污染與防治的情況,加深學生的環保意識。此外,教師還可邀請環保部門的工作人員擔任輔導員,可針對“酸雨的形成”等環保專題展開互動討論,強化學生的綠色化學意識。

綜上所述,為了更好地實施環保教育,每位教師都應當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按照學生的興趣特點,收集教材中的環保素材,引導學生了解環保的重要性,培養環保意識和習慣。

(責任編輯 羅艷)

猜你喜歡
環保教育環保意識高中化學
高中化學高效學習之復述策略
NOBOOK虛擬實驗在高中化學的應用
生物教學中的德育教育
生物學教學中環保教育的滲透
化學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
當前幼兒園環保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策略
汽車技術的發展及其社會作用
高中化學學習中錯題集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