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與“長城”:《佛耳山歌》的生態主義敘事

2017-05-22 20:23鄭悅郭艷紅王杰彥
北方文學·中旬 2017年5期
關鍵詞:鄉土小說梅里

鄭悅?郭艷紅?王杰彥

摘要:作家梅里長篇巨著《佛耳山歌》圍繞基層政權的腐敗問題、以雙線結構展開情節,既展現了官場風云,又表現了鄉村生活,是一部優秀的現實主義文學作品,還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生態主義小說,作家描繪出青龍河、長城的美麗壯觀,刻畫出“長城村”的風土人情,政治/愛情、官場腐敗/淳樸民風、商業開發/長城景觀等構成了一組悖論,互相指涉又相互延滲。

關鍵詞:《佛耳山歌》;梅里;鄉土小說;生態小說;長城小說

作家梅里繼《河戒》之后,又一部長篇巨著《佛耳山歌》在2015年面世。小說圍繞基層政權的腐敗問題、以雙線結構展開情節,既展現了官場風云,又表現了鄉村野趣,故事性趣味性都很強;小說語言極富地域性,運用提煉過的方言土語展現鄉風鄉俗,更加原汁原味,顯得親切真實,令人感動,是一部優秀的現實主義文學作品。劉建東評論道:“這是一部對當下農村社會進行深入的哲學思考,探討現實的價值取向,重構新形勢下鄉村文明的力作?!盵1] 同時,這還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生態主義小說,作家對家鄉河北秦皇島的山水、家鄉的自然風情,家鄉的人、家鄉的事有極為深刻的了解和感受。描繪出青龍河、長城的美麗壯觀;揭示佛耳峪人的生存困境;刻畫出“長城村”的風土人情,及青年人純真的愛情故事。政治/愛情、官場腐敗/淳樸民風、商業開發/長城景觀等構成了一組悖論,互相指涉,又相互延滲。

一、長城村·佛耳峪:地域性和風俗畫的成功描寫

鄉土小說《佛耳山歌》的鮮明旗幟在于它的地域性和風俗畫的成功描寫。作為“長城村”的佛耳峪有著獨特的地域優勢:佛耳山、青龍河、古長城、還有綠樹掩映下的村莊,這里有山海關、嘉峪關也遜色的“長城第一斷”奇觀,有千重石浪、亮馬山、藥王山、黃峰嶺、白玉庵,據此可畫出一幅佛耳峪山村圖:天上的蒼鷹,地面的青山,古老的村落,雄偉的長城,奔騰的青龍河,一幅壯觀的青山綠水畫面。

佛耳峪風光秀美,青龍河穿崇山峻嶺從西北淌來,順著山勢向東流去,撞到佛耳山后,又轉身向西奔去,把這里沃土包圍起來,形成一個半島。春天桃花遍野,山上松柏參天,蒼鷺翔舞,白鶴唱鳴。明朝洪武年間,官兵在此地從東向西筑起長城,又建了甕城、圍城,有蔣、宋、陸、沈四名軍官和百余士兵守城。一名道士云游到此,登高遠望,見此地如同釋迦牟尼耳輪狀,故得名佛耳峪村。傳說一名女子白玉香,丈夫修城亡故,她便留下來為士兵洗衣做飯,后出家為尼,死后成佛,鄉民極崇敬,在山腳下修佛庵塑佛像,香火十分旺盛。佛耳峪鄉是修長城將士的后代,長城、白玉佛就成了佛耳峪世代的保護神,千百年佛耳峪祖訓“家和萬事興”,乃人杰地靈之地。

二、兩大板塊、雙線結構、懸念設置的結構藝術

(一)兩大板塊

《佛耳山歌》共68章,加上引子和尾聲共70章。以30章為界,在1~29章,佛耳峪發展現狀、村中各種矛盾、人際關系全面展開。1~28章展現村莊全景畫面。29章蔣學仁澄清與賈德正關系,到30章換屆工作開始,交代韓香柳失蹤始末。擺在面前的是“誰干誰丟人,誰干誰現眼,這么多矛盾,這么多派別,活神仙也管不好” [2]205的爛攤子。

小說在30章以后,展開了驚心動魄的正邪較量。37章宋清宇當選村主任,從38章開始,賈德正、錢龍處處破壞,正邪較量的大幕拉開。38章宋清宇工作受阻,錢龍和賈德正陰謀搞分裂,民政所長趙愛明克扣佛耳峪的救助物資,在人情世故的官場,缺乏歷練的宋清宇人不熟、路不熟,處處碰壁。錢龍和賈德正在村內多次生事,破壞團結,制造混亂,搶發救濟物資架空宋清宇,教唆偷盜韓香柳,拱火韓氏家族復仇,激化村民對抗,逼宋清宇下課。這些村中事務,如處理不妥,處處是驚心動魄的場面?!斑@是正義與邪惡的交鋒?!盵2]310

(二)雙重線索

作品貫穿情節的主線是大學生宋清宇臨危受命村主任、排除萬難開展村務工作,復線是宋清宇、韓香柳、秦勤的情感糾葛。作品一開篇就拋出雙線索的兩大懸念:一是宋清宇能否上任村主任,如何當上,怎樣當好;二是韓香柳的孩子父親是誰,她與宋清宇二人能否破鏡重圓。

在前30章,作品還設置一些局部懸念:如關于宋清宇能否同意參選,設置了蔣學仁與賈德正血緣關系的懸念,以及宋清宇與韓香柳之間的誤會能否解開的懸念;二人的分手原因一直不交代,直到30章才交代韓香柳失蹤過程。

(三)主次矛盾分明

村委改選前佛耳峪的主要矛盾是,郭有田等上訪戶和賈德正的對立;宋清宇當選后,主要矛盾轉變為宋清宇推進工作、解決郭有田等人土地問題與賈德正破壞團結、爭奪村主任逼宋清宇下課的沖突。

小說以宋清宇、蔣學仁與賈德正、錢龍的沖突為基本矛盾,表現正義與邪惡的沖突;以宋清宇、蔣學仁、郭有田之間的沖突為次要矛盾,由“選舉”、“上訪”推進劇情,刻畫人物。在同一陣營也寫出一些小的沖突,如在宋清宇參選問題上,宋清宇的朋友們有兩種對立觀點:李松山、韓香柳支持宋清宇留在佛耳峪,競選村主任;秦勤希望和宋清宇一起考出佛耳峪,反對參選。最終李松山提出“假競選,真落選”的主意,終于讓兩派達成一致。

三、佛耳峪·魔耳峪:“上訪”、“選舉”引發的基層政權正邪較量

故事在黨支部和村委會換屆的“選舉年”展開,雙紅豆垂釣場的主人宋清宇,是回鄉創業的大學畢業生,已退位的老支書蔣學仁大義滅親要讓品行端正、敢闖敢干的宋清宇取代自己的親外甥賈德正。佛耳峪這些年的村務由村長賈德正主持,村風敗壞,宋清宇一心干實業,不想蹚渾水,一再拒絕,村中各種力量,有舉薦的、有支持的、有反對的、有阻撓的,人生萬象在此粉墨登場。

(一)佛耳峪之亂

近些年佛耳峪的政治生態遭到嚴重破壞,一些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后因無地少地,衣食無著生活困難。國家土地承包政策三十年不變,各級政府都解決不了郭有田們無地戶的問題,郭有田組成趙光腚上訪團,成了上訪專業戶。鄉村貧富分化嚴重,有錢的承包工程項目更有錢,無錢的求借無門更窮困,偷盜事件常有發生;黑惡勢力相互勾結橫行鄉里,民不安生,民憤極大,村干部賈德正以痞治亂,越治越亂,民心渙散,雞犬不寧,村民怨聲載道,佛耳峪傷風敗俗,老百姓盼望安定和諧的生活,對現實極度不滿。

(二)三類基層政權領導者的成功塑造

小說尖銳指出,基層之亂就是亂在了干部隊伍的素質上。作品重點塑造了三種類型的村干部形象,但并沒有類型化。

蔣學仁,這位從1985年后連任的黨支部書記,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和有力的政治手腕。他任佛耳峪黨支部書記三十多年,為民眾辦了很多好事,因未能解決郭有田等人的土地問題被推倒了,村主任賈德正以痞治村,村里越來越亂。蔣學仁看在眼里,痛在心頭,賈德正雖是他的親外甥,他卻看中了大學畢業后回鄉養魚的宋清宇,他自己多次勸說動員宋清宇參選村主任。蔣學仁這位老共產黨員以對黨的事業的忠誠、佛耳峪人的大愛,忠心和高度負責,做了許多細致耐心的工作。為支持宋清宇工作,蔣學仁接受鎮黨委任命,再次擔任佛耳峪黨支部書記,為宋清宇撐腰做后盾。

梟雄賈德正,用三句來描述:“佛耳峪的年輕人大都喜歡賈德正,原意跟著他混江湖,闖天下?!薄百Z德正也會辦事,也真辦事”?!八苤v究,哪個家里有困難,他都真幫,真給銀子?!盵2]564但這熱心腸的村主任奉行魚肉哲學,他深諳官場規則,能做到左右逢源、八面玲瓏,官商勾結,黑白兩道,勾結青龍河大魚坊的錢龍、長毛虎等地痞流氓以痞治村,以暴抗暴。對這個人物作家沒有寫成扁形人物,賈德正亦正亦邪,作者甚至也部分的肯定賈德正奉行的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

宋清宇,既有人品、知識、學歷、又有才華、品質、人氣,充滿陽剛血性氣概、不屈不撓的精神;不畏強權,不畏強勢、不怯斗場的精神,這正是小說中所描寫的白玉香的性格,正是作家所要弘揚的長城精神。宋清宇從“識時務者為俊杰”的獨善其身,到擔心被誤會“為富不仁”失掉民心而假意參選,到受到各方鼓勵,臨危受命攬巨瀾。整個轉變的過程,心理描寫極其細膩,詳盡。在宋清宇身后支持者有“智多星”李松山、“呱雞子”陸崢嶸、“鐵棍子”秦勉、有明艷的韓香柳、文靜聰慧的秦勤、明理能干的宋清揚、韓香谷,這些青年是佛耳峪的一股清流,是新一代回鄉創業大學生的代表。

(三)佛與魔:首戰告捷、一波三折、大刀闊斧

作品緊緊圍繞農村基層政權為題展開,重點表現三農問題、腐敗問題、信仰問題、黑惡勢力問題,還交織著百姓思想意識落后,鄉村家族勢力等文化習俗問題。小說以宋清宇與賈德正為矛盾中心,展開正邪二大陣營的斗智斗勇。

宋清宇當選之時,正值佛耳峪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上訪升級,人心混亂,班子癱瘓,賈德正吃喝嫖賭、不務正業,所有問題集中在一點:換屆、換人,解決郭有田他們的土地問題。宋清宇解決貧困戶生活問題,邀請郭有田、馬起根到漂流場、垂釣場上班,郭有田息訴罷訪,宋清宇第一次感到自己掙錢的榮耀是夜里的星光,事業上的成就的榮光是初生的太陽,“它能把整個世界和世界上每個人的心都照亮?!盵2]332

首戰告捷。宋清宇動員外出人員、村委代表讓出“愛心土地”,他帶頭獻出自家土地分給無地農家,他的無私行為感動了很多人,也紛紛獻出愛心地,他規劃建立了水產養殖、中藥種植,果樹培育等合作社,吸收村民參加,初步解決無地農民的土地、生活等問題。

一波三折。錢龍、賈德正是官商勾結的集中表現,為了開發西山上的鐵礦牟利,二人合作破壞“愛心土地”計劃,爭奪村官資格。

大刀闊斧。宋清宇解決穩定問題的十點建議的提出,徹底解決佛耳峪人的土地問題已成定局。他修建致富路,規劃新農居,關心困難群眾,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徹底終止上訪,出現和諧、團結、科學發展的新局面,佛耳峪又生機勃勃,蒸蒸日上了。土地流轉、建合作社、發展經濟,村民自主選擇入社或入企。他努力招商引資,經過努力引來了富商周小洲、薛傾城夫婦,在佛耳峪整修長城,建立生態觀光園,實行土地流轉制度,農村勞動力成為新型農業工人,老年人也老有所養,還大力發展旅游觀光事業。小說尾聲修復長城和建立佛耳峪生態莊園的啟動儀式正式開始,徹底宣告佛耳峪人民擊退了魔。

四、對官場亂象的批判立場

作品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背景,以批判立場對官場腐敗、教育腐敗、社會腐敗進行批判。作品寫了幾個細節:

(一)官場歌謠

當地關于生存及當村官的歌謠,“想求安,先辦官”,“干好干不好,先把流氓找”,“能干不能干,先請吃頓飯”,表現出官場腐敗滲透基層,黑惡勢力盛行鄉里。

(二)宋清宇要欠款

作品以宋清宇要欠款展開了鎮級官場的描寫(橫向),柳鶯鎮派出所、鎮總校、稅務所、工商所、衛生院、鎮政府;以郭有田上訪展開了從鎮到省級的建制(縱向),柳鶯鎮黨委書記于永泉、鎮長荀乃入、漆梁縣縣委書記馬識途、嬴州市市委書記王三川、市長朱元發。

(三)賈德正請客

賈德正(諧音假德政)過年請客,且看參加的各級官員,于永泉、荀鎮長、牛副書記、馬副鎮長、熊站長、猴主任,驢、狗、牛、馬、熊、猴,一副萬牲園的群魔亂舞,絲毫不亞于青龍河大魚坊里的烏煙瘴氣,作者的批判性更加鋒芒。

(四)直指土地問題

小說直指“三十年不變的土地政策”制定時不顧實際。從基層上看,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班l下,‘土是他們的命根。在數量上占著最高地位的神,無疑的是‘土地?!恋剡@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對,管著鄉間一切的閑事?!盵3]

作者借人物之口表達自己對政策的看法——政府濫作為,不尊重市場,號召農民集體種植山楂、核桃,結果是發了縣官,賠了農民?!爸袊霓r民太委屈了,太老實了,太苦了,太任人宰割了?!盵2]401

沒有農民的徹底覺悟,中國就不可能成為強盛的國家。官吏的腐敗預示著政黨的倒臺;教育的腐敗則預示著民族的滅亡。作品充滿文化批判精神、人文關懷、理想主義,作家守衛著嚴肅的批判立場和道德立場?!耙粋€現實主義的作家所遵循的最高法律就是維護人性、維護公眾道德、維護一切真善美的心靈生活?!盵4]

五、三重意象

作品有三重意象:長城意象、白玉佛意象、花蜘蛛意象,在情節發展關鍵處作出暗示,也升華了本部生態小說的主題。

長城村落、古長城的破壞、修復長城啟動儀式,既是寫實,也帶有象征性,長城象征了民族精神,長城村都是修長城兵士的后代,只要民族精神不滅,只要長城精神還有繼承者,時代亂象必將終結。這里長城意象象征中華民族偉大堅強,生生不息。

白玉佛是長城精神的具體化身,宋清宇總結白玉佛精神實質是愛國愛家、仁義忠貞、勤勞果敢,這是他現代意識的濃縮,“信仰只是人生的指南。不勞動者不得食,這才是真理?!卑子穹鹨庀笤谶@里的作用是拯救人們的信仰危機?!白髡邔懓子穹?,其實是為了從文化視角透視。從文化視角看,會發現那些人物的行為和心理都有一定邊界。尺度或大或小,但都是有的?!盵5]

屋頂上的花蜘蛛在宋清宇內心斗爭時出現多次,他的人生是要走出去還是留下來,花蜘蛛意象是人生狀態的隱喻。這三重意象由大到小,連接起人物形象和作品主旨。

作家梅里小說創作正處在一個哲學層次上的突破期,即作家對民族文化心理定勢需求突破的自覺意識的形成期,從《河戒》歷時性描寫青龍河、一個村莊、三代人的歷史變遷,到《佛耳山歌》共時性描寫長城古村落,一個村莊圍繞“選舉”和“上訪”展開的正義與邪惡的交鋒,我們看到了這種可喜的變化。作家的主體意識在哲學層次上得以升華,用一種新的歷史眼光去把握客體,小說焦點放在表現一種思想沖突的主題意蘊上,帶著批判的精神去挖掘鄉村在發展經濟中的種種問題,尤其是基層政權問題、土地問題、腐敗問題、涉黑問題,也發掘民族傳統文化心理的“集體無意識”對于民族文化整體進化戕害,進而倡導“孤竹文化”、“長城文化”。

參考文獻:

[1]劉建東.《佛耳山歌》:地氣與文韻 [N].中華讀書報,2015-05-27.

[2]梅里. 佛耳山歌[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5.

[3]費孝通.鄉土中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

[4]丁帆.文學的玄覽[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610.

[5]胡學文.動感的畫卷——評長篇小說《佛耳山歌》 [N]. 中國藝術報, 2015-06-15.

[6]杜國景.當代中國文學批評語境與機制研究 [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4):48.

[7]梅雪芹.論環境史對人的存在的認識及其意義 [J].世界歷史,2006(06):118.

猜你喜歡
鄉土小說梅里
第六章 在醫院的外面
Chapter 7 The last letter第七章 最后一封信
Chapter 6 Outside the hospital第六章 在醫院的外面
既下山·梅里酒店
梅里埃診斷產品(上海)有限公司
用愛堅持創造奇跡——讀《梅里山鷹》有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