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型批評理論視角下的《紫色》賞析

2017-05-22 20:34林莉
北方文學·中旬 2017年5期
關鍵詞:紫色

林莉

摘要:本文運用原型批評理論,從主題與結構兩方面對艾麗斯·沃克的代表作《紫色》進行深入剖析,筆者認為該小說富含原型。沃克圍繞追尋主題展開敘述,其中包含西麗對自我身份的追尋以及耐蒂對種族身份的追尋。小說的結構亦符合圣經的U型結構,主人公西麗的U型人生與非裔美國女性追求自由平等的曲折人生相吻合?!蹲仙穼崬榉且崦绹缘挠X醒之旅。

關鍵詞:《紫色》;原型批評理論;追尋主題;U型結構;非裔美國女性;覺醒之旅

艾麗絲·沃克的書信體小說《紫色》記錄了非裔美國女性與父權主義者、種族主義者不懈抗爭,實現自我救贖的覺醒歷程。 小說一經發表便掀起了一股女性解放熱潮,女權主義者對《紫色》頗為推崇,學者們亦為其頗高的藝術價值所折服,從女性主義、生態主義等多個視角對文本進行解讀。筆者另辟蹊徑,運用原型批評理論審視《紫色》,認為該小說富含原型。大量原型的運用,究其原因有二:其一,沃克生于教會家庭,耳濡目染地受到基督教的熏陶,熟諳圣經;其二,作為非裔女作家,若要融入美國社會,作品得到大眾的追捧,沃克必須接受主流思想,即西方文化基石--圣經。本文中筆者試圖從原型批評理論角度對《紫色》的主題與結構進行賞析,進一步發掘作品的藝術價值。

一、追尋主題:西麗對自我身份與耐蒂對種族身份的追尋

追尋主題被西方作家頻頻引用。該主題講述了主人公經歷一系列痛苦的磨練,在苦難中成長,最終實現自我頓悟的歷程。它反映了西方人強烈的探索精神,在追尋真理,實現自我成長的過程中縱使傷痕累累也能豁達面對的達觀態度。提及追尋主題,不得不談到奧德修斯。眾所周知,奧德修斯雖離家多年,對故鄉對親人始終不離不棄,堪稱該主題的典型原型,他追尋的是物理層面的故鄉。當代,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追尋原型被賦予更深的寓意。在拜金主義的腐蝕下,少數西方人變得利欲熏心,進步西方作家通過奧德修斯一類的追尋原型幫助迷茫的西方人獲得心靈救贖,追尋精神層面的家園。沃克在《紫色》中巧妙地運用了追尋主題,兩條線展開故事情節的敘述。主線:西麗追尋自我身份,輔線:耐蒂追尋種族身份。

長期飽受父權主義及父權主義者的荼害,女性淪為男性的附庸,毫無地位可言。她們中只有少數選擇抗爭,爭取自由平等的地位。而絕大多數女性甘于被奴役,變得麻木不仁,最終徹底迷失自我。西麗便是父權主義毒瘤下的一名受害者。未出嫁前,她忍受著繼父阿方索肉體上的毒打與侵犯,精神上的摧殘與踐踏。繼父沒有給予西麗一絲家庭溫暖。在折磨完西麗后他以一頭牛的價格將西麗如垃圾般丟棄給阿爾伯特。從丈夫身上西麗也沒有得到任何關愛,阿爾伯特認為西麗一無是處,夫妻間沒有維系婚姻最基本的紐帶——愛,更別提夫婦間平等的地位。帶有侮辱性的言語,時常的拳腳相向深深地傷害著西麗脆弱的內心,悲慘的命運一步步地吞噬著她,她不敢奮起反抗,從一個活潑開朗的姑娘淪為一棵毫無感情麻木不仁的樹,失去了自我身份。幸運地是,女權主義者莎格的出現改寫了西麗的命運。莎格獨立的形象,與父權主義者不懈抗爭的英雄事跡震撼了西麗的心靈,她似甘露般澆灌著西麗這顆枯樹,枯樹亦有逢春時,在莎格的幫助下西麗漸漸找回自我。有一次,莎格病倒了。善良的西麗悉心照料著病榻上的莎格,康復后莎格出于感激,當眾獻歌——西麗小姐之歌。這一舉動感染了西麗,是她找回自我旅途中的關鍵一步。名字即身份的象征,這可是第一次有人在公共場合呼喚她的名字,第一次她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我的存在,從此西麗變得越來越自信,她敢于發表觀點,當觀點與阿爾伯特相佐時,也勇于說“不”。西麗的成長除了得到女權主義者如莎格的幫助外,更來自本身的努力。她拋棄舊我,擁抱新我,堅定地追隨莎格,頭也不回地逃離阿爾伯特的魔掌,前往孟菲斯開啟人生新篇章。臨行前,西麗拋出一句擲地有聲的獨立宣言。這是西麗對阿爾伯特最后的控訴,是西麗擺脫男性桎梏的標志。來到孟菲斯,在黑人姐妹的鼓勵之下,她發現了自身才華——縫紉。西麗為女性做褲子(褲子在父權主義者眼中是男性的象征,只有男性才有資格穿褲子。這里西麗為自己,為女性同胞做褲子,預示著她內心的覺醒,渴望實現男女平等)。后來西麗的生意越做越大,創辦了公司,經濟上獨立自主。正是這種身體、精神以及經濟上的三重獨立成就了西麗,完成了其對自我身份的追尋。

美國標榜人權,宣揚眾生平等。讓人遺憾的是,種族歧視現象一直存在。不僅白人歧視黑人,黑人內部也存在歧視現象,甚至有少數黑人以黝黑的膚色為恥,他們不愿記起種族身份。長此以往一些非裔美國人淡忘了自己的根——非洲。這一現狀令進步黑人惶恐不安,他們擔憂種族身份的消亡。沃克致力于喚起黑人的種族自豪感,在《紫色》中特意穿插了耐蒂這條輔線。耐蒂在去非洲之前,跟絕大多數非裔美國人一樣對故土非洲一無所知,她種族身份的缺失是長期種族歧視的惡果。機緣巧合之下耐蒂來到了非洲。一踏上非洲這片熱土,便被眼前壯觀之景所折服,激動地跪倒在地感謝上蒼,慶幸有生之年能有機會來到先祖們曾經生活過的地方。在非洲逗留期間,耐蒂轉變了對“黑”的態度。她發現非洲居民以黑為美,黝黑的肌膚不是污點而是榮耀,從此她也不再為膚色問題所困惑,黑色是她種族身份的標志。事實上這種對膚色的認同是耐蒂追尋種族身份過程中的關鍵一步。在與非洲居民交談中,耐蒂更發現許多美國廣為流傳的故事都源自于非洲,非洲的文化博大精深。當耐蒂告訴非洲同胞她的祖先是如何如牲畜一般被白人販賣到美洲,慘遭白人冷眼,被白人奴役時,當地居民同根相惜,泣不成聲。小說結尾處,耐蒂回到美國,此刻的歸去蘊含深意:耐蒂從無知的黑人婦女成長為對種族有強烈認同感的非裔。她將非洲,非洲文化牢記在心,帶著非洲元素融入美國懷抱,這不是一種單純的離去,而是根的固化,文化的相融。

二、U型結構:西麗的U型人生

圣經由眾多故事構成,細究這些故事的結構,不難發現它們都遵循同一U型模式。筆者以以色列民族為例來解析圣經中的U型結構。剛開始以色列人居住在繁榮的迦南。然而天有不測風云,突如其來的饑荒擾亂了生活的平靜,他們被迫遷移到埃及。在埃及,他們淪為奴隸,生活痛苦不堪。后來上帝憐憫以色列民族,不愿他們繼續痛苦地沉淪,指示摩西率領以色列人走出困頓。在摩西的率領下,以色列人在荒野中長途跋涉,飽受折磨,最終回到上帝所承諾的天堂迦南。很明顯,以色列人的歷史就是一部曲折的U型史。在迦南幸福生活是U型結構的起點;在埃及被奴役是U型結構的下滑;在荒野中的長途跋涉,歷經千辛萬苦是U型結構的低谷,最終返回迦南回歸U型結構的起點。

審視《紫色》不難發現,西麗的人生即為一段U型人生。幼年的西麗生活美滿幸福,父母對她百般呵護,一家人其樂融融,此時的她處于U型起點。后來父親生意越做越大,招來白人同行的嫉妒,他們暗中破壞,設計陷阱將其父逼死。父親的辭世給整個家庭帶來了致命一擊。脆弱的母親幾近崩潰,留下了孤苦無依的西麗無人照料。被寵愛的小公主頓時跌入痛苦的深淵。家庭的變故對西麗而言是一場巨大的災難,然而災難的腳步并沒有就此止步。父親留下的豐厚遺產引來了惡魔繼父阿爾方索。繼父在肉體及心靈上雙重折磨西麗。嫁給阿爾伯特后的日子對西麗而言也沒有半點起色,等待著她的同樣是侮辱、謾罵、虐待、鞭撻。面對命運的不公,西麗并沒有試圖反抗,她如同枯樹一般活著。毫無疑問,苦難的經歷將西麗一步步推向U型低谷。值得慶幸的是,西麗人生中遇到了幾個貴人,她們扭轉著西麗的人生軌跡。值得被提及的有莎格、索菲亞等。這些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激勵著西麗,幫助她獲得獨立。在堅定的女性主義者的感召之下,西麗勇于反抗男權,擺脫了麻木狀態,實現了救贖,回歸U型起點。事實上西麗的U型人生與非裔美國女性與命運抗爭尋求自由與平等的U型人生相吻合。西麗是千千萬萬非裔美國女性的縮影,西麗經歷的苦難同樣困擾著廣大非裔美國女性,她們亦面臨父權主義者,種族主義者的歧視與迫害。沃克希望通過樹立西麗這一典型人物喚醒非裔美國女性,激勵她們沖破父權主義與種族主義的枷鎖,實現覺醒之旅。

三、《紫色》:非裔美國女性的覺醒之旅

《紫色》中沃克用質樸的語言揭示了深刻的寓意,小人物西麗的人生經歷折射出非裔美國女性的普遍人生。筆者認為運用原型批評理論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紫色》。該小說中存在追尋主題,敘述了西麗對自我身份與耐蒂對種族身份的追尋。沃克巧妙地借助西麗和耐蒂兩個人物,為處于迷茫狀態的非裔美國女性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幫助她們追尋自我身份與種族身份。小說的結構也設計精巧,采用U型結構,幸福的幼年西麗受父權主義者與種族主義者的壓迫,不斷沉淪,人生陷入低谷。慶幸的是,女性主義者莎格、索菲亞等的出現改寫了西麗的人生軌跡,使其由麻木不仁的一棵枯樹成長為獨立的個體。西麗在痛苦中成長的經歷反映了非裔美國女性在痛苦中不斷成長,西麗的覺醒象征著非裔美國女性的覺醒?!蹲仙穼崬橐徊糠且崦绹缘挠X醒之旅。

參考文獻:

[1]艾麗絲·沃克. 紫色[M].陶潔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8.

[2]Hu, Yurong.[胡玉榮],《紫顏色》中的“姐妹情義”[J].文學語言學研究,2008(7):32-63.

猜你喜歡
紫色
The Purple Cow紫色的牛
美麗的“紫色精靈”
紫色風鈴
海韻迷情
紫色的山茶花
一種紫色蛋白石的寶石學特征
論《紫色》中的兩性和諧
龔愛兵攝影作品選
龔愛兵攝影作品選
紫色派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