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話批評視野中的詩歌評價

2017-05-22 15:26侯萍
北方文學·中旬 2017年5期
關鍵詞:詩話

侯萍

摘要:中國詩話,在北宋歐陽修時代崛起之后,經歷了宋、元、明數代的繁衍和發展,至清代而鼎盛,成為中國詩歌理論批評的一種最主要的著作形式。詩話批評視野中的詩歌評價,有這詩話這種著作形式的獨特特點,對詩歌的評價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關鍵詞:詩話;詩學批評;詩歌評價

一、詩話是對詩歌批評形式的創新

歐陽修的《六一詩話》是我國古代第一部以“詩話”命名的詩歌批評著作,開宋代詩話繁盛面貌之先河,在我國詩歌批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歐陽修之前,“詩話”之稱已有,指有詩有話的話本形式,與歐陽修的“詩話”名同而實異。作為論詩著作的“詩話”一體,乃歐陽修首創。它用內容自由靈活、表達不拘一格的隨筆性質的文字, 來闡說有關詩歌的問題,對詩歌進行評價。詩話是對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形式的創新?!读辉娫挕芬院?,詩話成為評論詩人詩作、發表詩歌理論批評意見的一種廣泛流行的形式。

在歐陽修《六一詩話》之后,詩話的再進一步發展,是越來越多地評價有關詩歌創作和詩歌理論問題,加強了它的理論批評性質。這方面成就較高的詩話有張戒的《歲寒堂詩話》、司馬光的《溫公續詩話》、嚴羽的《滄浪詩話》等。特別是嚴羽的《滄浪詩話》,不僅對當時江西詩派“以文字為詩,以才學為詩,以議論為詩”的流弊進行了尖銳的批判,對各代詩風、詩歌進行評價,而且提出了作者對于詩歌創作的比較完整、系統的綱領性意見,對后世影響頗大。

詩話在宋以后,繼續有所發展。金元兩代,除元好問的《論詩絕句》外,較有價值的是王若虛的《滹南詩話》。明代詩話中,李東陽的《懷麓堂詩話》、王世貞的《藝苑卮言》等,也都有對詩歌評價的一些較好的見解,曾程度不同地對詩歌創作發生過影響。

二、詩話的“批評視角”與“詩歌評價”的關系

(一)詩話對詩歌評價標準不統一,主觀色彩濃厚

詩論界對“詩話”多有非難。如說“詩話盛而詩愈不如古”,“詩話作而詩亡”,“唐人不言詩法,詩法多出于宋,而宋人于詩無所得”等等。首先,我們必須明確,不是所有的詩話的選本評論、詩話詩法都是見道之言,所謂“真偽不一,是非互見,絕無盡善盡美者”,其中自有優劣高下之別,不可等量齊觀;其次,選本評論、詩話詩法的價值,不完全取決于其自身,還取決于學詩者的方式與態度。選本評論、詩話詩法所留下的,不過是“言”而已,需要得到言外之意,才算真正掌握前哲批點評論的“精華所在”。按朱庭珍的看法,所有選本評論、詩話詩法不足為信,“無堪奉為師法”,談不上對學詩有何指導意義。然朱氏本意也是提醒學詩之人,不可盲目信仰批點諸集之類,這些東西都是古人糟粕,功夫在古人糟粕之外。朱氏正是通過對歷來選本評論、詩話詩法之價值的深刻反思,認識到它們對創作的指導價值。

因為詩話對詩歌評價標準不統一,主觀色彩濃厚,所以我們研讀詩話,要辯證的對待其中精華與糟粕,對其中的詩歌評價不能一味的拿來主義,要進行獨立的思考與分析。

(二)詩話對詩歌評價的批評與被批評

在著詩話對別人詩歌詩品進行批評的時候,別人也可能在批評你的公允與否,正是在批評與被批評中,完成文學理論的自覺完善。歷代的詩話都處于一個批評與被批評中,如:《章學誠對《隨園詩話》的批評》中提到的:文學作品的鑒賞和批評,最難得的就是公允。但是由于批評者的文學主張不同,審美態度各異,個人喜好相左,甚至門戶之見、意氣用事等主觀原因,很難做到這一點。

三、詩話對詩歌評價的批評方式和視角

不同的作者在著詩話時采用的批評方式和方法是不同的。

(一)《六一詩話》的批評方式:直覺感悟的思維特征

《六一詩話》的批評方式體現出較明顯的直覺感悟的思維特征。無論對詩人或詩作,《六一詩話》都極少作系統的理性分析,而是以感悟為主,點到為止,把極大的體味想象空間留給讀者。這種以直覺感悟為主的文學批評形式與西方文學理論重體系、重邏輯的哲理思辨性顯著不同,構成了中國古代文論的感悟式理解把握文本的主要特色。

(二)嚴羽顛覆當代詩學秩序的詩學批評方法

嚴羽顛覆當代詩學秩序的方法,嚴羽的《滄浪詩話》創立了一個非常獨特的詩學批評方法,建立一套全新的理論依據和評價標準,其《答吳景仙書》對此有明確的交代:“吾論詩,若哪吒太子析骨還父,析肉還母?!薄段宓菚肪矶f:“哪吒太子,析肉還母,析骨還父,然后現本身,運大神力,為父母說法?!眹烙鹨眠@一典故,意在說明自己的論詩雖然多借助前人成論,卻能夠拋開其本意而造以己意,最終凌駕于前人之上。嚴羽為了劃分詩歌詩人等級而故意借助禪學術語來做比照,這是他的詩學批評策略而已。

(三)胡應麟的對詩歌評價的理性思辨

胡應麟的《詩藪》對詩歌的評價和論斷不是停留在一般的感悟式批評上,而是以此為基礎,以周延的理性思辨來界定詩的本體特征?!对娝挕吠暾?、系統地表述了作者的詩學思想,遠遠超越了詩話發展前期的那種隨筆、散論的性質,是集本體建構和作家作品批評為一體的詩學專論。胡應麟詩學評價的建構中最集中地體現在“體格聲調”、“興象風神”之說。胡應麟屢屢以之評價、分析歷代的詩作。

詩話是中國詩歌理論批評的一種最主要的著作形式。詩話批評視野中的詩歌評價成二元對立的特點,在批評與被批評中,完善詩歌評價理論,詩話也以它批評的視角和批評方式影響著后世詩歌批評理論。

參考文獻:

[1]章學誠.章氏遺書[M ].吳興: 劉承干刻,1921.

猜你喜歡
詩話
清明詩話
新詩話
銜月樓詩話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