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韋利《論語》的翻譯文本特征

2017-05-22 15:52趙陽
北方文學·中旬 2017年5期
關鍵詞:韋利論語

趙陽

摘要:《論語》作為體現孔子思想的重要著作,中外眾多學者對其進行了解讀與翻譯。本文將以韋利的《論語》譯本為語料,從語言以及文化兩個層面分析其文本特征,同時分析譯本中的誤譯以及成因,力求為今后的《論語》翻譯實踐工作提供借鑒。

關鍵詞:《論語》;韋利;文本特征

亞瑟·韋利是當代知名的漢學家之一。其《論語》譯本可以說是其所有典籍翻譯中最成功的譯作(楊平, 2011: 105)。韋利之所以被多數人尊稱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論語翻譯家,是因為其譯本盡量保留原文的文化風貌,注意細節的傳譯,文字比較簡練,風格接近原文(楊平, 2008: 135)?!敖馃o足赤,人無完人”,韋利《論語》譯本也存在其自身的缺陷。本文將從韋利《論語》譯本的得與失兩大方面來分析其譯本的文本特征,并試圖找尋其背后的動因。

一、韋利《論語》譯本的翻譯特色

(一)詞匯力求準確精準

韋利翻譯的目的在于使歐洲讀者了解《論語》的原貌,就韋利譯經的一貫風格來講,顧及大眾讀者的傾向比較明顯。就譯文而言,韋利在一些細節的翻譯上做到了準確精準。

比如《為政第二》中,“今之孝者,是為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楊伯峻的漢語譯文為:“如今的所謂‘孝,只要養活父母變行了。其實,連馬和狗都有人養活,若不盡心恭敬地孝順父母,那供養父母和養活狗馬有什么區別呢?”

韋利將此句翻譯為:

Filial sons nowadays are people who see to it that their parents get enough to eat. But even dogs and horses are cared for that extent. If there is no feeling of respect, wherein lies the difference?

韋利的譯文基本傳達了原文的意思,對“犬馬”的理解也十分精準。

(二)善用修辭,詩人氣息濃郁

作為詩人的韋利,其譯文注重文學性,一方面講究遣詞造句的優美地道,另一方面還考慮語言形式的韻律和對仗效果,強調雅在譯文中的重要作用(楊平, 2011, 108)。例如,當翻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時候,韋利譯文為:“To prefer it is better than only to know it. To delight in it is better than merely only to prefer it.”該句句式層遞進,使文字清新雅麗,藝術性強。這種對文學性的追求使得韋利的譯作能夠超出“一小部分專家圈子”,因而有了更廣泛的讀者群和更持久的生命力。

(三)譯文通俗易懂、簡潔流暢

韋利譯文富有現代氣息,通俗易懂,流暢簡潔,普適性強,具有很高的讀者意識。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表f利將其譯為:“Even walking in a party of no more than three I can always be certain of learning from those I am walking with.”譯文簡單明了,一目了然。

正如韋利本人所說,盡管自己的譯本有些枯燥和技術性的特點,但我并不想讓人覺得因為學術性而拋棄了文學性,或者忘記了普通讀者的追求。

二、韋譯本的失誤

著名學者劉重德指出:譯文評注韋譯本值得商榷者45條,見仁見智者41條,優劣互見者19條(劉重德, 2001)。

如《論語》中“士”的翻譯,韋利將其譯為英語中的“Knight”,意為騎士。騎士是西方中世紀的一種貴族封號,獲得這一封號即宣告了個人成功地進入了上層社會,從而可以獲得封建貴族的特權。Knight 和“士”都屬于社會的精英階層,均擁有自我認同的無上尊嚴,效忠宗主,具有等級性的特征。騎士身份一般是世襲的,他們行為沖動,具有勇武、忠誠、慷慨、俠義、正直和浪漫主義的色彩。這與中國文人為主的“士”階層還是有一定距離的。

三、韋利《論語》英譯本誤譯的深層次原因

譯者的地域環境、社會背景、歷史背景、生活習俗以及傳統習慣等都歸屬于文化先結構,這些因素,它們相互交織相互作用影響了譯者對異域文化的理解和闡釋。韋利受自身所處的時代文化、自身的知識結構以及兩種語言不同的特點和漢英不同文化的影響,對《論語》的理解難免出現與原作不同地方,從而造成一定程度上文化層面的誤譯。

四、小結

作為20世紀最偉大的《論語》翻譯家,韋利的譯本對中西方影響深遠。對于專業學者和普通讀者來說,韋利的翻譯總體而言既忠實準確,又簡潔優雅,是20世界中文典籍英譯的典范。了解并分析韋利《論語》英譯本的文本特征,對于《論語》今后的翻譯或其它翻譯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有助于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

參考文獻:

[1]冀愛蓮.翻譯、傳記、交游:阿瑟·韋利漢學研究策略考辨[D].福建師范大學,2010.

[2]劉重德.《論語》威利英譯本之研究[J].山東外語教學,2001(2).

[3]楊平.中西文化交流視域下的《論語》英譯研究[M].北京: 光明日報出版社,2011.

[4]楊平.《論語》的英譯研究——總結與評價[J].東方叢刊,2008(2).

猜你喜歡
韋利論語
天天背《論語》,你知道它是怎么來的嗎?
如何讀懂《論語》?
愛心圓
愛心圓
阿瑟·韋利中國古詩英譯中的“人本主義”透視
半部《論語》治天下
亞瑟·韋利版《西游記》翻譯策略的跨文化歸因
少年十五二十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