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外漢語專業的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的教學探討

2017-05-22 15:58趙麗妍
北方文學·中旬 2017年5期
關鍵詞:中國現當代文學對外漢語教學

摘要:漢語熱席卷全球,對外漢語教學日益受到學界的重視,中國現當代文學課作為對外漢語專業的基礎課對于提高學生審美趣味、又立足現實,成為應用型漢語人才有著重要的意義。在現當代文學的教學中,教師應立足文本,重視文化教學,同時增加新時期后教學比重,力圖把文學教學回歸生活。

關鍵詞:對外漢語;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

在全球化發展的背景下,各國之間的交流日益密切,漢語熱席卷全球,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樂于學習漢語,對對外漢語教師的需求日益增多,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漢語教師收入都很豐厚,漢語教師成為熱門工作。作為專門培養對外漢語教師的對外漢語專業,也隨之成為一門炙手可熱的專業,國內各大高校紛紛設立這門本科專業。對外漢語教師不僅傳授學生語言知識,他們還是中外文化連接的橋梁,肩負著傳播中華文化、樹立中國形象、增強文化交流的責任,而中國現當代文學課作為文化教學的基礎課,對學生文化培養、陶冶道德情操尤為重要,因而,對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研究可以有利于對外漢語專業的學科建設、完善文化教學課程,對學生日后漢語教學有著重要的作用。

一、立足文本,重視文化教學

外國學生由于剛剛接觸漢語,對于他們來講文言作品桀驁難懂,他們更易于接受那些耳熟能詳、俗白易懂的文學作品,而同時外國學生受其自在的文化限制,理解能力和審美情趣與母語文化密不可分,更愿意更容易接受認知風格、審美意識與母語作品相似的語言作品,而這些生動的、有趣味、有著世界性的文學作品只能從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尋覓。

與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不同,“對外漢語教學的中國現當代文學課注重的是讓學生學習以中國現當代文學知識為核心的相關文化知識”[1],他們需要有廣博的文化知識和文學觀念,而受學時限制,對外漢語專業的現當代文學課學時少,教師無法做到作家、作品、社會之間的起承轉合細細講解,這時需要教師主要以經典文本為主,淡化“史”的線索,而教學中的經典文本則需選取那些體現中國文化、具有較強審美價值的文本,達到學習文學知識的目的。

現代小說在魯迅手中開始,又在魯迅手中成熟,他的《吶喊》《彷徨》表現的是“病態社會”里人們的“精神的病苦”,如《藥》中粘著啟蒙者夏瑜血的饅頭被華老栓買去給兒子治癆病,夏瑜則成了茶客們閑聊的談資,啟蒙者被被啟蒙者“吃”,心中的家國只不過是心象世界里的幻影而已,“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2]。教師在教授魯迅時側重對魯迅對本民族發展以及對社會的思考的把握,還原魯迅作為一代啟蒙知識分子對身上承載的歷史使命的緊張、沉重和戰斗的絕望之情。沈從文的作品與魯迅作品審美觀照完全不同,他濃墨重彩建構了他的“湘西世界”,他筆下的湘西是自然的、健康的、優美的、和諧的、有生命形態的的世界,無論是小說還是散文,都蘊含著“美和愛”,教師通過教授沈從文的《邊城》《三三》《柏子》等文本,要讓學生充分感受湘西古老的質樸的的牧歌生活,雖魯迅也表現宗法鄉村的凋敝如《祝?!?,但魯迅更注重從啟蒙角度看鄉村的潰敗,沈從文則是在“湘西世界”夢與美的編織中對逝去的寧靜和諧的牧歌世界的無限惋惜,兩位作家都是進行的生命文化的體驗,一個是戰斗的,一個是寧靜的。教師在教學時,不孤立地講授這些作家、作品,而是對比之間的異同,展現不同的作家文化視角的異同。對于這些經典的文學作品,教師要要求學生進行文本細讀,真正走入作品,對于作品情節后的文化呈現,及鋪墊作用的文化描寫,采用引導式教學方式,鼓勵學生多參閱資料,擴大知識面,同時為學生發表觀點提供平臺,讓學生可以把自己的觀點展現出來,既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讓學生把知識內化到自身,為日后教授漢語學習者做好準備。

二、立足教材,增加新時期后教學比重

縱觀對外漢語教材,可以看到,中級階段的課文選篇就已開始注重選取有中國文化特色的課文,到高級階段課文篇目幾乎全是當代文化,全方位展現當代中國社會生活。從教學角度,對外漢語專業的中國現代文學和當代文學學時分配上相差不多,在教材上選取的都是教育部或者知名學者編寫的教材。從教材的具體編寫來看,中國現代文學從1917年到1949年,時間跨度為三十年,由于據今已一百年,教材的編寫上已經很成熟,而當代文學從1949年至今,時間跨度大,又因當代學者寫當代,需要有時間的沉淀,雖然當代教材一再再版但這些教材都大體都截止到新時期(80年代)末,這就造成教材編寫上有很多欠缺,新時期之后的文學并沒有納入到權威的當代文學史教材中,老師在課堂上也只是概略地講解下新時期之后的文學發展脈絡,沒有涉獵90年代以及新世紀后的優秀的文學作品。

縱所周知,當代文學在撥亂反正之后才恢復到文學自身的軌道上,對對外漢語專業的學生而言,他們要重點掌握文學作品,因而教師應在有限的時間里把新文學中審美性較高、文化更豐富的作家作品教授給學生,而十七年文學、文革文學的審美性較低,這時應減少學時分配,集中有限的學時講授人文情懷更濃、與社會更貼近的作品。90年代后的作家不斷地進行探索性的文學創作,他們的作品有關注現實社會人生的具有時代感的作品、有進純粹進行寫作技巧探索的作品,有對歷史重新解讀的新歷史小說、有底層寫作的作品,這些作品不再局限于單一的文學思潮、單一的主題或單一的敘事方式,而是與今天日新月異、多狀態的生活相相適應,更與世界文學相靠近,但遺憾的是這些作品卻沒有出現在當代文學的課堂上,當老師講完漫長的十七年、文革文學,期末已經臨近,甚至造成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的很多作品如小說《豐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勞》、《蛙》也都沒有出現在當代文學的課堂上,當代華裔作家嚴歌苓的作品其實最為大眾熟知,她的《小姨多鶴》《第九個寡婦》《鐵梨花》被改編成了電視劇,《金陵十三釵》《陸犯焉識》被張藝謀改成了電影,但遺憾的是,中文系學生雖然在熒屏上看著這些影視作品,卻不完全知道這些作品來自于當代文學作品。無論是莫言的作品,還是嚴歌苓或是其他作家的優秀作品,它們缺失于當代文學的課堂上并不是一個偶然的現象,當代文學的教學已出現嚴重的短板,90年代后到今天的文學作品不應只是學生的課后讀物,它們更應該出現在當代文學的在課堂上,當代文學的教學不能脫離于當代,更不能脫離于文壇。因而,當代文學的教師應調整教學安排,以講授教科書為指導,同時加大對當今文壇作品的備課準備,用充足的時間講解這些文學價值很高的作品,引導學生關注審美性、人文精神較強的作品的重視;教師還要自覺跟得上文壇發展的前沿問題,關注文學發展動態、掌握文學熱點,把當代文學教學置于一個發展的狀態,而非封閉的狀態下教學,這樣才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文化修養。

三、立足文本,回歸生活

一個完整的文學活動包括四個要素,世界、作家、作品、讀者,四要素之間相互滲透相互依存,共同作用完成整個文學活動?,F當代文學始于1917年,是在東西方文化撞擊中形成的新文學,它的作品與中國時代生活密不可分,以“人的文學”為基礎理念,用白話文寫作,借鑒西方文學的創作方法,產生了一批以中國文化為土壤以西方寫作方式為依托,貼近現實、真實地反映中國社會發展變化的作品。

今天的霧霾、江河污染、珍稀物種滅絕引起了中國百姓的普遍關注,人們不斷面對隨時爆發的自然災難給人類生產、生活造成了重創,這些災難的發生與自然環境的被破壞有著密切的關聯。在很多文學作品中都有對生活的呈現,如梁鴻的紀實性文學《中國在粱莊》中,以寫實的筆展現了家鄉生態環境頹敗的情況,教師在講授作品時,在立足文本,豐富學生已有的審美體驗時,還可以通過作品認識生活,鄉村生態被破壞是于目共睹的,梁莊的問題不僅發生在梁莊,中國的廣大農村都面臨著梁莊的問題,江河湖泊被污染,土地面積減少,廢水廢物被隨意地排放,鄉村環境惡化的問題亟待解決。環境問題已經與中國人息息相關,作家直面現實,姜戎的《狼圖騰》展示了人們對草原的傷害,一切向錢看的商品經濟 “重經濟、輕生態”的理念在肆虐,“包產到戶”,牧民們為了獲得更多的收益,不顧草原的承受力肆意增加放牧兩,造成草原嚴重沙化。無論是《中國在粱莊》、《狼圖騰》或者是賈平凹的《懷念狼》、陳應松的《豹子最后的舞蹈》等,這些立足于生態,人與大自然的關系,學生更易于感同身受,而文學高于生活,作家的視點不同于常規的保護而已,作品涉獵了文學、人文、生態、經濟之間的關系,教師在教學時引導學生進行現實思考,這些現實不是構建空中樓閣,有著較強的實際意義。

如果說生活是文學的源泉,那么我們現當代文學流向的又是生活。從新文學產生時所承擔的“開啟民智”到今天,現當代文學一直與民眾的息息相關,而在現當代文學的教學課堂上,脫離現實的教學是不可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既不適于現代的大學教育,更不適于現當代文學的教學?,F當代文學課教學的內容是近一個世紀以來在文學長河中閃爍者的即有審美價值又有時代特點、現實價值的作品,作為對外漢語專業的學生,日后面對的是外國學生,他們生活在現代,更易于更愿意多了解中國,新文學是在中西文化的交匯中產生的,與世界更接近,而同時又反映的是當今中國社會的情況,對漢語學習者更有實際價值和更容易去學習,因而對于對外漢語專業的學生掌握反映新文學的作品有著實際的意義,對外漢語專業的中國現當代文學課對于提高漢語教師的文化素養、接觸現實、提高分析能力等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吳成年.論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中國現代文學課[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6 (6) .

[2]錢理群.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42頁.

作者簡介:趙麗妍(1981–),女,黑龍江齊齊哈爾人,長春理工大學講師,博士,研究方向:中國現當代文學。

猜你喜歡
中國現當代文學對外漢語教學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圣經》文學價值對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影響
《圣經》文學價值對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影響
淺論對外漢語聽力課教學熱身環節中中文歌曲的應用
跨越式跳高的教學絕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