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泛在學習視角下的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初探

2017-05-22 08:47李海霞
北方文學·中旬 2017年5期
關鍵詞:泛在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

摘要:思想政治理論課,是社會主義大學的本質特征,是對高職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是培養大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主渠道,關乎高職學生的全面發展。然而當前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現狀堪憂,具體表現為針對性和親和力不夠,抬頭率不高,人到了心沒有到。針對當前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現狀,從泛在學習視角下提出了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幾點設想。

關鍵詞:高職;泛在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

一、泛在學習的內涵及其意義

泛在學習(U-Learning),即無處不在的學習,是一種隨時隨地學習的方式。泛在學習的實現依賴于各類資源的支撐,也就是說泛在學習的實現,必須有數字化的學習資源(如在線課程資源庫)、數字化技術環境(如WiFi)和移動終端(如手機)等多方面的資源的支撐。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移動終端的普及,泛在學習已經成為了學生學習閱讀的主要方式之一。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應適應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搶占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拓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時空,滿足學生泛在學習的需要,因此,基于泛在學習視角下的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就迫在眉睫了。

二、當前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現狀

(一)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認識不夠深入

在傳統的專業功利化教育的引導下,高職教育更加注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往往給高職學生形成了非專業課不重要的局限認識。意識支配行為,在這種局限認識的支配下,高職學生普遍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認識不夠深入,殊不知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其全面發展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理論課不僅僅限于知識的傳授,更為重要的是一種價值觀的塑造,因此,自覺把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雙重屬性及其功能,顯得尤為重要。

(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針對性和親和力不夠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就“教育改革發展”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時明確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抬頭率不高,人到了心沒有到,什么原因呢?內容不適應他們的需要。主要可能是‘配方比較陳舊,‘工藝比較粗糙,‘包裝不那么時尚,所以親和力就差了,抬頭率就低了?!眰鹘y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給學生的影響是嚴肅、刻板、理論性很強,客觀上造成思想政治理論課針對性和親和力不夠。建設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不斷強化其針對性和親和力,泛在學習方式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

(三)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給傳統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帶來了挑戰

思想政治理論課在教學過程中,要更加注重學生價值觀的教育,進行意識形態引導,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學生。而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帶來的是信息的海量傳播,學生通過移動終端隨時隨地地接收著來自不同層面的信息,這給傳統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在不同思潮的激蕩中搶占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其課程教學魅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魅力的提升和保鮮,有賴于課程教學改革的創新和與時俱進,泛在學習的視角不失為一個好的切入點。

三、基于泛在學習視角下的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初探

(一)根據《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結合泛在學習方式的特點全面修訂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標準

《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是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指導性意見和行動指南。為此,高職院校在《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的指導下,結合泛在學習方式的特點全面修訂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標準。泛在學習方式強調的是無時不在的學習,對知識點的要求更加明確具體,因此在編制課程標準時,可以考慮將傳統的課程教學知識體系分解為若干個知識點,同時設計相對應的教學情境,提出具體的個性化的教學實施方案;在整體編排時又不失知識體系的連貫性,以滿足學生在泛在學習環境下快捷式學習的需要。

(二)重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實現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轉變教學針對性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極其豐富,教師如何在教學計劃規定的授課課時內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有獲得感,考驗的不僅僅是教師的課程把控能力和教學水平,更重要的是如何重構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按照傳統教學的慣例,教學內容來自教材,教材怎么講,教師就按部就班怎么講。這種教學方式顯然不能適應學生泛在學習方式的需要。重構課程教學內容,實現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轉變,已經成為課程改革的共識;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內容、教學素材的選取,大的原則是不能變的,理論講授是不可或缺的,要注意課程內容的適時更新,在內容和素材選取方面要貼近生活的實際,以增強課程教學的針對性。同時,在重構課程教學內容時,要注意保持課程教學內容自成體系,真正實現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轉變。

(三)整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資源,構建在線開放課程資源庫

泛在學習實現的前提是要有數字化課程資源,因此,構建在線開放課程資源庫就必不可少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資源十分豐富,素材及其廣泛,有效整合課程資源,構建在線開放課程資源庫,是思想政治理論課創新教學模式的重要舉措之一。在線開放課程資源庫是一個系統的課程資源庫,包括課程標準、授課計劃、導學案、教案、電子課件、教學視頻、在線測試等。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資源的信息化。建議課程教學采用微課的形式,一個主題一堂微課,制作精美的課件,錄制流暢的短小視頻,用學生喜聞樂見的語言講述思政理論知識點,實現“講課”到“演課”的轉變,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要借用愛課程、教師助手、藍墨云班課等平臺,將信息化的課程資源上傳,實現課程資源的開放共享。

(四)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有效性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普及,翻轉課堂教學已經成為教育者優先選擇的教學模式之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客觀上也實現了學生泛在學習的需求。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要求學生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后復習,其中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均可通過在線開放課程資源的學習完成。只要有移動終端、數字化網絡課程資源、網絡環境技術等支撐,思想政治理論課泛在學習就可以實現。同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多、教學素材豐富,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難以滿足學生成長成才的需求和期待,因此,可以利用相對無限的網絡時空承載課堂上無法完成的思想政治教育衍生的隱形課程,不斷提高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四、結語

泛在學習開啟了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必將成為人們閱讀學習的習慣。泛在學習視角下的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探討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作為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在遵循教育教學規律的前提下,積極探索課程教學改革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不斷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針對性和親和力,滿足高職學生成長成才的需求。同時,要充分發揮大學校園泛在學習環境的優勢,讓思想政治教育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真正做到入腦入心。

參考文獻:

[1]楊玉寶,吳利紅.泛在學習視角下網絡學習空間的創新應用模式[J].中國電化教育,2016(07):29-35+42.

[2]李富.泛在學習視角下的職業院校移動教學資源庫構建研究[J].職教論壇,2016(06):76-80.

[3]夏夢穎,王嫻.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初探[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7(01):56-60.

[4]侯繼虎.“互聯網+”背景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03):46-48+72.

作者簡介:李海霞(1981.11-),女,漢族,湖南臨湘人,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法學及職業教育。

猜你喜歡
泛在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
基于微信公眾號的區域歷史文化泛在學習內容設計研究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路徑與策略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述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