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教育現狀分析

2017-05-22 11:24趙曉玲尹莉
北方文學·中旬 2017年5期
關鍵詞:幼兒園游戲家長

趙曉玲?尹莉

幼兒學前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一個人的一生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德國著名的教育家弗里德奇、福祿貝爾認為:幼兒期是人教育開始的時期,對于人一生的發展至關重要。幼兒時期是兒童個性開始初步形成時期、在這個時期兒童的心理結構成分開始發展,在性格、能力、等心理特征和自我的意識已經初步的發展起來、每個孩子在不同場合、不同情景都會用屬于自己的獨特方式去對待。幼兒園是最適合早期教育開展的地方,幼兒園里的早期教育,是一種科學的“啟蒙”,根據孩子發展的特點、抓住教育的“關鍵期”,發展孩子的智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注意力、想象力和創造力),促進孩子身心正常發育,培養孩子有益的興趣。

作者通過在幼兒園實習觀察發現,對幼兒園的課題教育和模式有了一定的認識、發現家長們對幼兒園的認知出現了誤區,對于自己孩子的教育也并不是很放在心上?,F在的家長對于幼兒園的認知出現了誤區,主要的思想是以下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家長交了很多錢才讓孩子能夠進入到這個幼兒園,幼兒園就有義務為家長服務,教育孩子的任務理所當然就該交幼兒園的老師們,孩子如果出現什么問題那么幼兒園的老師又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孩子在學校除了什么問題那么首先找的肯定是幼兒園的老師。

第二種是幼兒園老師肯定是經過專業培訓學習過,并且有對幼兒學前教育專業的正確認知。教育孩子的任務交給幼兒園老師才是正確的選擇。

幼兒園教育是為了孩子一輩子的發展路途而服務的,終極目標是為孩子的以后打下良好的基礎:的確教師的本職工作是教育孩子、服務社會、教師有責任教育好孩子。但教育孩子這個事情卻不能完全的依賴幼兒園和教師。家庭教育對孩子的作用,是不可代替的。首先從時間和精力上來看,沒歌教師的時間都不是無限的,那么如果我們想要平均分配到幼兒園的每個孩子身上那就只有十幾分之一,更甚至幾十分之一。相對而言、家長就有更多的時間和條件,去根據自家的孩子所具有的特點,有板有眼的進行教育。

幼兒園一個班級平均有三十個孩子,兩個老師,一個保育員,可是在平時又有多少幼兒是真正被關心的呢?有多少幼兒的心理是真正被了解過的呢?聲嘶力竭的指令聲、殺雞儆猴有時候也成了幼兒園教師針對比較調皮的孩子而普遍采取的措施,但是,這樣的教育方式是否科學呢?孩子們的天性就這樣一點一點被磨滅在集體化的教育中。

父母是孩子塑造自我的鏡子。作為父母要十分注意自身對孩子行為方式、心理狀態以及性格特征可能產生的巨大影響,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不良的習性,如說謊、失言及不負責任等。不要根據自己的喜怒哀樂來對待孩子,否則,壞習慣的不良影響,往往會使一個好端端的孩子漸入歧途。

根據孩子的特點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經常帶孩子去聽聽音樂會,看看書畫展,和孩子一起做做有趣的游戲等等,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使孩子逐漸養成開朗自信的性格。沒有人能夠比父母自己更了解自己的孩子,父母才是伴隨孩子一步步成長的最親近的人。孩子成長的每一步,其實都包含著許多能力發展的敏感期,有些敏感期可能通過“不良現象”表現出來,有些敏感期則容易被當作正常行為而被忽視,需要家長掌握一定的規律和借助一定的手段來發現。因此,家長需要對孩子的各種表現保持敏感。

下面舉幾個例子:

1.然然是個文靜的小女孩,每次媽媽帶她去小區的樓下玩,樓下有許多和她年齡差不多的孩子,但她每次都一個人自己玩自己的,她喜歡抱著自己的洋娃娃安安靜靜的和洋娃娃玩。對于這樣的孩子父母應該多給予關心,多用心一點、多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

2.作者姐姐家的兒子是個調皮搗蛋的小家伙,有一次她媽媽正在洗水果問他:寶貝老師有沒有教你蘋果的英語怎么說???兒子回到: “apple”。媽媽反問:蘋果的英語是這樣說么?。兒子立馬不回答了。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孩子比較怕父母用反問的語氣、害怕說錯。

從這兩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發現父母應該多去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我們應該尊重孩子的游戲,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幼兒游戲蘊藏著發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機。尊重幼兒的自發探索過程。孩子是通過游戲及其一日活動來學習的,尤其是游戲活動,往往是綜合性的,涉及多方面的學習內容,具有促進幼兒多方面發展的價值。同時,很多幼兒教育專家研究發現,孩子的創造力并不是通過集體活動教出來的。而是與生俱來,并在一次次的個性化創新活動中獲得鞏固和發展,成為穩定的品質。其實,只要父母在平時的生活中用心關注孩子的一切動作,而幼兒教師所要做的是積極的關注和采取適當的態度呵護幼兒的創新意識和探究行為,那么才能合成為一個完整的學前教育。

傾聽孩子的聲音,有時候,孩子的很多行為并不象上述案例中那樣能讓人直接看出其探索過程。很多時候,孩子的行為是不計后果的,甚至能造成破壞性。這時,我們就不能僅僅從孩子的行為表面直接作出判斷,而應該蹲下來傾聽孩子的聲音。這樣能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想法,理解孩子的行為動機和思考過程,有助于我們作出正確的判斷讓孩子更加優秀。

參考文獻:

[1]弗里德里?!ねW古斯特·福祿貝爾.幼兒園教育學.(1861年).

[2]奕乾,葉孔克勤主編.個性心理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猜你喜歡
幼兒園游戲家長
家長日常行為規范
我心中的好家長
愛“上”幼兒園
爆笑游戲
家長請吃藥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