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玩莫過于《梁?!?/h1>
2017-06-01 12:39馬伯庸
喜劇世界 2017年9期
關鍵詞:梁山伯祝英臺梁祝

★文/馬伯庸

好玩莫過于《梁?!?/p>

★文/馬伯庸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是著名的古典四大愛情悲劇之一,在中國家喻戶曉。不過很少有人知道,這段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它的誕生過程,卻并非那么簡單。

明代有一個學者叫徐樹丕,在《識小錄》條目有一個記載,說“梁山伯祝英臺皆東晉人”。南朝梁元帝所作《金樓子》里,也提到了梁祝的傳說??梢娫诹畷r,梁祝故事的雛形就已經出現了,在民間廣為流傳。

可惜的是,這一時代的梁祝,只在一些典籍上留下語焉不詳的痕跡。梁祝真正形成故事,要到唐代的傳奇故事集《宣室志》?!缎抑尽防镏v,祝英臺是上虞人,女扮男裝去游學,認識了會稽梁山伯。兩人相愛,卻遭家中阻撓。最后梁山伯抑郁而死,祝英臺憤而跳入墳墓中,同穴而死。作者還煞有其事地記載說,當時的丞相謝安,請封祝英臺的墓為義婦冢。

不過這時候,梁祝只是簡單地同穴而死。一直到了宋代,細節才逐漸豐富起來。在北宋的一本方志《咸淳毗陵志》里,說當地有一個“祝英臺讀書處,叫做碧野庵,還有兩句詩叫做‘蝴蝶滿園飛不見,碧鮮空有讀書壇’”。這是第一次把梁祝的故事和化蝶聯系到一起。

不過這個“祝英臺讀書處”的橋段,其實是一個天大的誤會。這里最早是東吳孫皓封禪的臺壇附近,石刻很多。時人來這里觀摩石碑,揣摩書法,故而豎了這么一個路標,叫做“英臺讀書處”,附近植被豐富,以蝴蝶眾多而出名。這里的“英臺”,是地名,和祝英臺全無關系。

但民間老百姓可不管這個源流考證,他們口耳相傳之間,在前面加了一個祝字。于是這個“讀書處”加入到梁祝傳說里來,還順便把蝴蝶這個特點帶進來,演變成了“化蝶”這么一個美好的橋段。

從這個小小的變化可見,民間傳說有很強的創造力,它擅長把一些古跡與傳說通過附會、誤解、諧音、合并等方式融合到一起,給故事添加新的活力。

梁祝故事在漫長的流傳期間,也衍生出了種種個性鮮明的版本。在侗族的北侗山歌《梁?!防?,有這么一個細節:祝英臺送給梁山伯一個白銀手圈,讓他回家去求親。在漢族的梁祝故事里,是沒有這段的,白銀手圈是典型的侗族飾物,而祝英臺出場的形象,則是“身穿羅緞亮晶晶,金銀項圈閃閃亮”,活脫脫一個侗族少女的裝扮。

更好玩的是,在侗戲《山伯英臺》里,兩個人同住一起,梁山伯扛來幾塊木料,自己打家具做牙床,艱苦奮斗,自力更生。會木工活,這恰好是侗族男子所必須要具備的基本技能。其他少數民族的梁祝故事里,同樣呈現出類似的特點。白族里的梁祝,要親手蓋學堂。布依族的祝英臺,是挑水回家的半路上遇見梁山伯,一見鐘情。在中原地區的梁山伯是文弱書生,祝英臺是個大小姐,兩個人可斷然不會這么干活。

其實并非只是中國少數民族區域,在整個東亞的文化圈內,梁祝故事都在當地產生過影響,并演變出了頗具特色的文本變化。比如在韓國忠清南道,也流傳著一個梁祝民間故事,就和我們熟知的版本基本相同,但里面多了幾個有趣的細節。一個是梁祝兩人求學期間,一起去洗澡,祝在上游,梁在下游。祝英臺想告訴梁山伯自己身份,但又羞于啟齒,就把心意寫在柳葉上,順水漂下。梁山伯見到柳葉傳情,才知道祝英臺原來是女兒身。

這個民間傳說的演化過程,并不局限于古代與近代,甚至到了現代,仍有變化痕跡。在80年代初時,曾經流傳過一個打著“還原歷史真相”的梁祝故事。故事說,祝英臺本來是南北朝的一位俠女,行俠仗義。當地有個惡霸馬太守,家里囤滿了銀子。祝英臺前去盜銀,反而中了太守之子馬文才的埋伏,不敵而死。老百姓覺得她很可憐,遂偷偷立了一塊石碑。

后來這石碑被塵土掩蓋,藏于地下。到了明代,鄞縣當地來了一個縣令叫梁山伯,勤政廉明,深得百姓喜愛,在任上染病身亡。百姓給他建墓時,無意中挖出祝英臺的古碑。當地人不能遷墳,又不愿驚動這位俠女,左右為難之際,索性把兩人合葬。后人以訛傳訛,這才有了梁祝的故事。

當然,這個說法不是真的,梁祝的記載唐代已有,不會到明代才開始流傳。不過和其他梁祝故事相比,這個故事多了一點點版本學和考證精神,也算得上是梁祝故事在當代流變中的一個異色。

編輯/秦遠

猜你喜歡
梁山伯祝英臺梁祝
永恒的梁祝 永遠的蝴蝶
大型傳統黃梅戲《梁山伯與祝英臺》
明清閩南梁祝戲曲、俗曲的出版與傳播
飾演“梁山伯”人物淺析
從舞蹈本體出發的老題新作
音樂劇《蝶》中“祝英臺”音樂形象表現分析
不屈的靈魂,失敗的抗爭
尋找梁山伯
小提琴協奏曲
改裝讀書和草橋結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