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和浩特的世紀跨越

2017-06-02 18:48郭煦
小康 2017年15期
關鍵詞:大青山呼和浩特市呼和浩特

郭煦

在“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建設內蒙古首個國家級新區和林格爾新區是牽一發而動全身、落一子而活全局的大戰略、大布局、大創舉。隨之而來的便是,“大呼和浩特”近在咫尺

驅車行駛在“塞外青城”呼和浩特二環快速路上,半城樓房半城樹的城市美景讓人精神愉悅。地鐵1、2號線施工現場,大型盾構機開足馬力推進工程的火熱場景讓人對即將到來的立體化交通時代充滿憧憬……

以打造國家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為目標,全面推進航空、鐵路、公路等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構建“市內大循環、外圍大輻射、區域大聯通”的現代立體交通網絡,2017年,在呼和浩特安排的468個億元以上項目、總投資7600億元的計劃中,“七網”建設投資5000億元以上,占總投資近66個百分點。

加快發展城市建設的同時,呼和浩特市近年來也在深入落實“綠色發展”的理念,全力推進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著力培育大健康、大數據、生態環保、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確保沃特瑪新能源汽車產業園一期項目全面建成投用;開工建設藍海華騰電機控制器等18個二期項目;實施大數據發展工程,成立大數據發展公司……據悉,2017年,呼和浩特市將積極申報“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推動新興產業發展壯大,預計全年完成產值470億元以上。

推進基礎設施“七網”同建、戰略性新興產業“七業”同興,是內蒙古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和區黨委十屆二次全會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內蒙古踐行新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

作為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城市,呼和浩特正以率先作為的勇氣和決心實現著“七網同建、七業同興”的新跨越。

綠染青城 滿目美景

“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痹诤艉秃铺?,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綠色社會,已經從理念變為人們的行動。

2016年年底,在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下,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決定投資約100億元啟動大青山前坡生態建設工程,并將該項目納入市委、市政府2017年重點建設項目,同時確定為自治區成立70周年大慶獻禮工程。

陰山山脈大青山段是橫亙在呼和浩特市北部的一道天然生態屏障,曾經蒼松翠柏,古樹參天,景色宜人。然而,長期以來,人為破壞、植被退化以及對大青山前坡地區自然資源無序開發利用,導致生態破壞較為嚴重。近年來,呼和浩特實施一系列生態綜合治理工程,使大青山前坡部分地段環境改善,但整體生態狀況仍不理想。

呼和浩特市官方資料顯示,作為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2017年重點建設項目,大青山前坡生態建設工程力圖恢復當地“天蒼蒼,野茫?!钡纳鷻C景象,總投資約100億元,建設范圍東西長120公里,南北平均寬3.3公里,區域總面積約400平方公里,主體綠化面積近10萬畝。建設內容主要有前坡沖積扇區及山體25度坡以下區域的密植綠化,沿線主要溝系的生態整治,人為破壞較重的山體傷痕修復和精品經濟林基地建設等。預計到今年6月底前完成主體綠化建設。

這項生態工程完成后,大青山前坡將形成以森林公園、草場、葡萄園、林果基地、休閑公園等精品景觀為主,生態帶、景觀帶、經濟林帶相輔相成、渾然一體的旅游休閑文化景觀帶。

大青山前坡改造項目中,呼和浩特市新城區是絕對的主角,占127平方公里,為項目總面積的85%。呼和浩特新城區副區長徐相軍接受《小康》記者采訪時表示,2012年至今,新城區共落實綠化用地近8萬畝,對大青山前坡空地及生態路等道路兩側進行綠化,基本建成了生態景觀林、哈拉沁萬畝生態保護區、萬畝城市草原,四個千畝園(果園、植物園、葡萄園、百草園)、5萬畝森林公園,累計栽植各類喬灌木近1000萬株。

徐相軍告訴記者,該項目中的萬畝草場項目也稱萬畝城市草原,項目一期規劃占地10389畝,以種植天然牧草為主進行生態修復建設,將打造體現草原文化、獨具北疆特色的自然草原觀光區,成為距首府最近的觀賞草原景觀之地?!澳壳?,一期已基本建成,二期占地6788.95畝,土地流轉工作基本完成?!?/p>

內蒙古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的提出,為正在全面推開大青山前坡綜合治理工程的新城區提供了全新的考量標準。

按照這一思路,新城區將環境保護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提,從生態文明的角度重新定位山水與城市的關系,確定大青山前坡生態綜合治理工程著重在“綜合”二字上下功夫,實施包括生態環境建設、舊有村莊改造、基礎設施建設、新興產業規劃等一系列內容的系統工程。

“讓山川林木蔥郁,讓大地遍染綠色,讓天空湛藍清新,讓草原牧歌歡唱……”這是建設“美麗中國”和打造北疆亮麗風景線的美好藍圖,也是大青山前坡正在呈現的現實。大青山前坡生態保護綜合治理的成效,對于這里的4.9萬居民來說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其實,不只是大青山,呼和浩特市的整個園林綠化景觀都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為了打造更具活力、更為美麗、更加和諧的市區,呼和浩特市上下齊動手,利用城市閑置地、舊廠區、老舊小區空地,見縫插綠、合理平衡建設,各項綠化工作同步進行,極大地拓展了全市的綠色空間,改善了生態環境,使更多市民得以近距離享受綠色福祉。

“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眱让晒抛灾螀^黨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書記云光中接受《小康》記者采訪時表示,“綠化好,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就多了。經過三年左右時間,綠化工作今年已經初見成效,呼和浩特市綠化率目前可以達到40%左右,增長了20多個百分點?!?/p>

有雄心有信心 打造區域發展重要增長極

生態保護加大力度的同時,產業轉型對于呼和浩特市的經濟發展尤為關鍵。

進入2017年,內蒙古自治區全力打造的首個國家級新區——和林格爾新區正式進入人們視野?!缎】怠酚浾邚暮艉秃铺厥姓嚓P部門了解到,該新區將以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為契機,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

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這一國家級新區如何擔當“對外開放”尖兵,備受外界關注。

2016年12月22日,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正式決定建設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當天,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呼和浩特市委副書記、副市長羅青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該新區將以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為契機,強化與京津冀、環渤海經濟圈等地區的互動合作,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申報建設中蒙博覽會永久會址、自由貿易試驗區、綜合保稅區、陸路國際港務區等對外開放平臺。

這不是內蒙古首個國家級新區第一次發出“對外開放”的聲音。

此前,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李紀恒就曾表示,該新區將成為內蒙古未來10年乃至更長時期經濟增長的新引擎、轉型升級的大平臺、改革開放的試驗區。

據披露,2017年該新區億元以上項目中重大產業項目43項,計劃投資117億元;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0項,計劃投資48.78億元;重點社會事業項目和民生工程20項,計劃投資24.31億元;城鎮化建設項目25個,計劃投資145.91億元;農林水工程項目2項,計劃投資3.1億元。

呼和浩特市市長李杰翔在新區調研時曾強調,要本著生態優先的原則,重點從河道生態保護的視角來規劃沿河區域的發展,通過正確處理保護與發展的關系,實現流域經濟發展與生態發展的相輔相成。高起點、高水準做好規劃、設計、實施和管理工作,做到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產業布局互為一體、相得益彰,把新區建設成為展示草原文化、民族文化、生態文化,體現區域人文精神、城市品格的文化城區。

以草為業的上市公司內蒙古蒙草生態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蒙草生態)就在新區內,希望可以憑借種質資源庫和大數據平臺,實現生態修復的標準化和產品化。與蒙草種質資源庫近在咫尺的云計算基地,至今已建設4年多。受優越的氣候、地質、能源等條件吸引,近年來中國電信、移動、聯通三大運營商和華為、中興、曙光、中國科學院等信息、科技巨頭紛紛選擇在這里建設全國性的大型數據中心。

大數據和云計算的浪潮,也在不斷刷新蒙草科研人員對大自然的認知。蒙草的種質資源庫如何在更大的范圍內造福于農牧民,服務于草原生態建設,是蒙草生態董事長王召明一直在思考的事兒:種質資源庫是一個實體的寶庫,如果這個寶庫能搬到線上,就可以借助互聯網的力量,讓更多的農牧民和生態企業,分享到它的數據。

然而,走進金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沃特瑪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卻是另一種感受,機器轟鳴,一片繁忙。

土左旗商務局局長趙紅星向《小康》記者介紹說,金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能源汽車制造項目是由土左旗政府與深圳沃特瑪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聯盟、中國一冶集團共同建設,項目采取PPP建設模式。先期項目投產達效后,可實現年產值100億元左右,年稅收10億元左右,可安排6000余人就業,具有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而土左旗也將沃特瑪新能源汽車制造項目作為該地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抓手,主動對接,全程服務,有力地促進了項目建設。

加快新區和產業園建設的同時,呼和浩特市針對光伏產業、乳業等幾個細分產業的發展還進行了整體布局和規劃,其中,打造“中國光伏材料之都”是呼和浩特市賽罕區的頭等大事。賽罕區將光伏產業與農業、工業、社會服務業和人民生活緊密結合,光伏產值不斷增加?!笆濉逼陂g,賽罕區投資100多億元,開展蔬菜基地光伏電站示范項目,共安裝12000多座光伏大棚,年均發電量約18.7億度;同時,中環光伏、晶環藍寶石晶棒等一批光伏產業項目投產達效,實現產值144億元。隨著空間及產業規劃的不斷擴大,賽罕區力爭到2020年,實現多晶硅產能2萬噸,單晶硅產能5萬噸,太陽能電池片及組件產能500萬千瓦,光伏發電裝機150萬千瓦,光伏產業產值350億元,成為“中國光伏材料之都”。

呼和浩特的雄心不止于此。在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呼和浩特市提出未來將努力打造成為區域發展重要增長極、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國家向北開放橋頭堡的重要支撐、和諧宜居幸福的示范區與更具活力、更為美麗、更加和諧的首善之區。

城建惠民 筑就“幸福之城”

有雄心,還要有信心。一座城市的自信來自于生活在這里的每位市民的自信。

在很多呼和浩特老人的記憶中,解放初期的呼和浩特建成區面積不足9平方公里,遍布城區的小平房和泥石路讓整個城市看上去猶如一張張泛著黃色的舊照片。盡管從上世紀70年代末到2000年,幾代城建人付出了艱辛和努力,但首府仍然沒能“首”起來,在數十平方公里的舊城區,僅小平房、土坯房就占據了原建成區面積的1/5,小街小巷數百條、“城中村”幾十個,違法建筑成片相連。這一切,與首府形象極不相稱。

不過,這一切正在改變。

2011年,“十二五”開局之年,呼和浩特借開局之年的春風,掀起了新一輪的城市建設高潮,按照“改造提升中心城區,規劃建設東部新區,打造北部生態觀光帶,建設南部現代產業園”的城市發展思路,加快一流首府城市建設。五年間,建成區面積由174平方公里擴展到2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由62.5%提高到67.5%,市政道路面積從1848萬平方米增加到2654萬平方米,城市綠地覆蓋面積從9.3萬畝增加到14.4萬畝。

2016年,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的規劃建設將“大呼和浩特”推上了新的歷史舞臺,跨入了城市建設“四級跳”的序列。

作為內蒙古自治區黨委重要的戰略布局,新區規劃面積496平方公里,以全方位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創新體制機制的重要平臺、輻射帶動區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產城融合發展的重要示范區、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的生態智慧區為戰略定位,確定了“一核兩翼六組團”的初步規劃發展格局。

隨著和林格爾新區的跨步前行,“大呼和浩特”近在咫尺。

打造“大呼和浩特”,政府把改善城市交通當作最大的民生工程精雕細琢。

網聚發展要素、網聚發展潛力、網聚發展動能。今年以來,以打造立體快捷交通網、高效智能市政網、安全環保水利網、多元清潔能源網、寬容便捷信息網為目標,呼和浩特正在向全國省會城市先進行列邁進。

——鐵路網方面,呼張客專項目呼市—集寧段6月份試運行通車;呼準鄂鐵路呼市—準格爾旗段8月份試運行通車。謀劃推進武川縣—呼市、清水河縣—呼準鄂鐵路連接線、呼市—銀川、呼市—南寧等鐵路項目。

——公路網方面,呼和浩特機場高速公路、呼和浩特至鄂爾多斯高速公路、察素齊鎮至新機場公路等多條線路4月份開工,2019年底建成通車。同步開工一批縣級公路、旅游專線、生態專線、通村公路和資源通道項目。

——航空網方面,和林格爾國際樞紐機場7月份開工,2022年實現首航;清水河縣老牛灣通用機場同步開工。

——市政網方面,地鐵1、2號線已經全面開工;3、4號線10月份開工。市區內5條快速路和30座高架橋5月份同時開工。首府三環路8月份開工。中心城區、和林格爾新區綜合管廊已經開工,2018年實現核心區全覆蓋。給水、雨水、污水管網已經開工,年內竣工。引熱入呼長輸管線今年底竣工。陜京四線連接線和三環高壓燃氣管網等天然氣項目6月份同步開工,2018年底竣工。環城輕軌項目力爭10月份開工。

此外,據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書記云光中接受《小康》記者采訪時透露,隨著廁所革命、廚房革命有序推進,今年6月底前,呼和浩特全市3371座公廁將亮相,特別是青城驛站城市綜合體將設計水沖公廁、咖啡屋、超市、節能汽車充電樁等便民設施,外形時尚、功能齊全,建成并投入使用會成為首府街頭的一道風景;以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為抓手持續開展“廚房革命”,餐飲廚房全部實施“四化”(規范化、色標化、超市化、透明化)管理模式,“辦餐飲,凈廚房;吃飯前,看廚房”的消費理念和習慣蔚然成風。

隨著近年來不斷實施的系列民生工程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呼和浩特市的基本公共服務能力不斷提高,群眾“幸福感”不斷增強。

隨著連年來不斷實施的系列民生工程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呼和浩特市的基本公共服務能力不斷提高,群眾“幸福感”不斷增強。

2017年3月1日,《小康》雜志社發布了會同有關專家及機構在全國范圍內進行的“2017中國公共服務小康指數”調查結果。繼2014年后,呼和浩特再度名列“16城市公共服務滿意度”排行榜的首位。

對此,分管該項工作的呼和浩特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文玉與《小康》記者分享了他的切身感受,“呼和浩特市的公共服務建設在內蒙古自治區起步比較早。呼和浩特市上一任市委書記那順孟和就曾提出,呼和浩特市的公共服務工作一定要走在自治區全區12個盟市前列。這個要求說高不高,畢竟呼和浩特市是首府,但說低也不低。原因在于,其他盟市是從白紙開始,包括基礎設施建設、互聯網應用、電子審批平臺等等的硬件做得非常到位,所以我們的壓力還是挺大的?!?/p>

不過,讓他感到欣慰的是,自治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過去優異的工作成績,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呼和浩特是自治區兩個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試點之一。下一步,在行政審批和市民服務方面,我們還要在現有基礎上更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我們計劃將政務服務和行政審批等有關部門集中起來,形成‘行政審批進一局‘其他市民服務進大廳的新局面?!?/p>

將建設現代化內蒙古的首善之區作為城市經濟騰飛、社會發展的新標桿,向全國文明城市的行列沖刺,呼和浩特的建設者們正在用愛編織著這座城市的幸福;正在用情描繪著草原都市的風光,用汗水澆灌著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猜你喜歡
大青山呼和浩特市呼和浩特
巍巍大青山
呼和浩特之旅
大青山頌
多媒體在小學英語中的應用——以呼和浩特市小學為例
工商企業管理的知識與操作實例
呼和浩特
美麗的呼和浩特
廣西大青山西南樺人工林群落結構特征
呼和浩特市水土流失現狀、危害及治理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