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市場建設策略研究

2017-06-02 19:47蔡滟
中國市場 2017年14期
關鍵詞:蘇州策略

[摘要]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之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就成為了我們當前工作的指導思想和重要目標。目前法治中國建設已經進入全面、系統、整體和實踐性的階段。作為依法治國重要組成部分的法治市場建設,也將更為重視實踐,更需要地方層面的實踐和探索。文章界定了“法治市場”的概念;分析提出了法治市場建設的主要目標;并以蘇州為例,對法治市場建設的具體策略進行了研究,提出了優化政府職能,做好“加減法”,保障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規范市場競爭秩序,有效監管市場,創造安全公平的法治市場;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釋放市場活力,營造激勵創新的法治市場等建設法治市場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法治市場;策略;蘇州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4201

原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胡云騰主任認為,從2010年宣布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開始,到黨的十八大提出:“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建設法治中國已經進入第三個階段,法治建設的重點將更為重視實踐,重視法治建設的全面性、系統性、整體性和實踐性,并將以社會管理創新為格局。法治市場建設是依法治國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社會管理創新的重要依托,如何根據中央的新要求,推進和落實法治市場建設,是一個創新的實踐過程。

1“法治市場”的概念界定

法治是依法治國,建設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核心,也是法治市場建設的關鍵,因此要界定“法治市場”的概念首先就先要理解法治的內涵。

“法治”的概念起源于古希臘,古希臘思想家亞里士多德提出了良法善治的法治觀。良法是指良好的法律和制度,善治是指良法獲得普遍的服從,良法是法治的前提,普遍服從是法治的結果。結合我國實際及中央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我們認為法治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內涵:一是法治的法應該是符合客觀規律、為大家所認同,并愿意遵守和服從的法律和制度,即良法;二是法治應該按規則、規矩進行治理,講究公平、公正,有序和誠信;三是法治應以法治思維和方式來進行治理,不同于法制,重在有效的治理而不是硬性的制約。

結合上述法治的內涵,我們對“法治市場”的概念做如下界定。

依據符合中國實際和現代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法律和制度,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對市場進行治理,對市場是軟約束,重在規范市場競爭秩序,對市場進行監管,創造安全公平的市場環境從而發揮市場活力和創新動力。

2法治市場建設的主要目標

目前中國經濟正處于轉方式、調結構、穩增長的換擋期。經濟增長速度方面,從宏觀來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速度從2014年的74%,到2015年的69%,再到2016年的67%;而具體到蘇州,地區生產總值(GDP)增長速度從2014年的83%,2015年的81%,再到2016年的75%,這些數據說明經濟在保持了多年的高速增長之后,進入了中高速增長換擋期。

經濟結構方面,從宏觀來看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2014年的482%,2015年的505%,到2016年的516%;而蘇州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也從2014年的4720%,2015年的495%,到2016年的514%,這些數據和變化趨勢表明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在逐年增加;經濟發展正在進行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與此同時宏觀方面,國內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從2014年的106%,2015年的118%,到2016年的124%,呈逐年增長趨勢;而蘇州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則從2014年的448%,2015年的459%,增加到2016年的469%,這表明新興產業開始逐步引領增長,經濟增長的動力正在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經濟的創新活力在逐步增強,經濟發展正在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而無論是轉型升級還是創新驅動,主體是企業,活力在市場?,F代市場經濟的本質是法治市場經濟。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需要法治的保障,其核心是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因此,轉變和優化政府職能、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創造安全、公平的法治市場,激活市場的“無形之手”,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取得政府改革紅利、市場紅利和制度創新紅利,就成為了法治市場建設的主要目標。

3法治市場建設的具體策略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之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就成為了我們當前工作的指導思想和重要目標。法治建設既需要有國家層面的總體設計,更需要地方層面的實踐和探索。

當前蘇州正努力爭當全省乃至全國法治建設的排頭兵,法治是蘇州治理創新的重要依托,并將成為蘇州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從改革開放到21世紀以來蘇州一直高度重視依法治市的工作,在依法治理市場等方面取得了積極的成效,建設法治市場是打造蘇州“法治政府、法治市場、法治社會”三位一體的法治建設先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踐中有著重要意義,下面我們將結合蘇州實際,對法治市場建設的具體策略進行研究。

31優化政府職能,做好“加減法”,保障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經濟發展有“兩只手”,“有形之手”是政府,“無形之手”是市場。根據建設法治市場的目標,我們要激活市場這只“無形之手”,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核心在于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其關鍵是政府職能的優化。政府職能優化的第一個方面,就是應該根據市場發展的需要,從經濟轉型中出現的實際問題出發,及時、有針對性地立新法做加法,并對不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的法規進行廢止和修改即做好減法。政府職能優化的第二個方面是應該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變“全能政府”為“有限政府”。關鍵是明確哪些是政府應該做、必須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應該做、必須做而未做的要做加法,不能做已經做的要做減法。在建設法治市場時也是如此,主要是做好以下加減法。

311完善立法體制,加強重點領域立法

當前經濟發展過程中面臨著新局面,也出現了許多新問題,如國家城鄉發展一體化的試點改革,服務業的創新提速發展,戰略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培育狀大,知識產權的進一步保護和運用,節能減排的繼續推進等。這些伴隨著經濟發展出現的新問題,就需要進一步完善立法體制,加強重點領域的立法工作。具體說來,措施如下:

一是要根據經濟轉型升級、可持續發展和城鄉一體化改革,做好產業結構調整,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知識產權保護,加快能源資源節約利用和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等重要領域的法規的立法工作。如蘇州在地方經濟發展、專利保護等方面就先后出臺、修訂了《關于鼓勵在蘇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蘇州新區)投資辦法》《蘇州市專利促進條例》《蘇州市城鄉規劃條例》等地方性法規為蘇州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只有當法治建設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相一致了,才能切實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才能確保建設法制市場有良法可依。

312根據經濟發展特點,適度增加創新激勵措施

在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下,想要突破瓶頸、穩增長,保持中高速發展,根本出路在于創新。而創新需要良法予以保障和激勵。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一方面可以依靠國家法律和地方性法規加以保障和規范,另一方面還需要政府根據市場經濟發展的新狀況、新問題,通過具體的政策措施來加以激勵。

具體說來,一是政府要適度增加創新投入。雄厚的資金支持是創新活動的基礎,要想在創新中真正有所突破,還需要在創新投入的總量上加以保障。如蘇州2016年全市財政性科技投入就達952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59%。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了27%。

二是要繼續加大高層次、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尤其是要注重引進和培養懂市場、通科技和復合型創新人才,并加大產學研的合作與開發。如蘇州先后出臺了《蘇州市姑蘇創新創業領軍人才計劃實施細則(試行)》《中共蘇州市委蘇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加快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的若干政策意見》《關于實施姑蘇科技創業天使計劃的意見》等多項激勵政策,使得蘇州創新人才加速聚集,2016年年末全市擁有中高層次人才198萬人,高技能人才5243萬人,新增省“雙創計劃”人才104人,累計達683人。

三是要進行區域協同,整合創新資源,解決條塊分割、各自為陣以及碎片化、同質化的問題。如蘇州就積極推進蘇州工業園區、蘇州高新區、昆山高新區、常熟高新區等區域的整體融合建設,出臺了《蘇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全力打造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的意見》,通過集聚創新要素、打造蘇州創新驅動的先導區。四是要構建科技創新服務體系,通過社會化、專業化和網絡化的服務體系,幫助創新成果轉化成實實在在的項目和產品。五是需進一步鼓勵企業增加創新投入,強化企業在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做好產業技術創新。如蘇州一直持續推進“蘇州科技信貸風險補償資金池”“科貸通”等項目鼓勵社會資金參與到企業的創新研發中去。

313對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地方性法規進行改廢工作

良法不在于數量而在于質量。在建設法治市場時,所依托的良法,應該是動態化的、科學化的,應該根據經濟發展和改革的需要,與時俱進,有立有破。在建設法治市場的過程中,對明顯不符合現代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違背市場規律的;已經明顯不適應國家、省、市確定的區域發展戰略的;不符合實際工作需要,操作難度大、監管困難、實施成本高的等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法規需要及時進行改廢和修訂工作。

314推行政府權力清單制度

政府權力清單制度是指各級政府部門按照法定職責,梳理、界定權力邊界,根據所行使的各項職權,以清單的形式,列出行使依據、行使主體、運行流程及對應的責任,并接受社會監督。

政府權力做減法,市場活力做加法。通過推行政府權力清單制度可以以法治來約束政府行為,讓政府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劃分政府和市場的界限,明確政府和市場各自的職能和范圍,減少政府對經濟資源的直接控制,減少行政審批對經濟的直接干預,默認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新增出來的領域和權力屬于市場,將政府定位于“有限政府”,從而更好地健全市場經濟體系,保證和有效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為市場釋放改革紅利。

推行政府權力清單制度其核心是行政審批改革,通過減少行政審批事項可以減少對經濟的直接干預,蘇州市目前已經推出了“政府行政權力清單”“市級行政審批事項目錄清單”“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政府部門專項資金管理清單和市級政府性基金管理清單”“內資領域禁止投資項目目錄清單”等多份清單。

32規范市場競爭秩序,有效監管市場,創造安全公平的法治市場公平和正義是法治的價值追求。這一公平,除了制度公平之外還包括了環境公平。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需要一個安全公平的環境。多種經濟成分和主體,在平等競爭、安全有序的環境中,能更好地激發市場活力。因此,建設法治市場的關鍵就是要實現對市場的有效監管,規范市場競爭秩序,營造市場法制化、主體平等化的環境。我們可以通過建立政府主導、行企業自律、社會監督的綜合化市場監管體系,建設市場監管平臺來更為有效地監管市場。

321發揮政府在監管市場中的主導作用

政府對市場的有效監管是政府有為的一個重要方面,在當前政府推行簡政放權的基礎上更應該嚴格市場監管,從而為創造安全公平的法治市場提供保證。政府在監管市場中的主導作用是指根據有關市場交易的法律和法規,保護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規范合法交易行為、保證交易雙方的權益,對各類市場交易主體的誠信、履約等行為進行監督檢查。如蘇州在建設法治市場過程中,在有效監管市場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各級工商和行政執法部門,充分發揮了市場監管的作用,根據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作了很多有益的嘗試。在政策制定方面尤其是在信用監管方面做了很好的開拓工作,出臺了《蘇州市社會法人新懲戒辦法(試行)》《蘇州市自然人失信懲戒辦法(試行)》和《蘇州市行政管理中使用信用實施辦法(試行)》等多項規定,較好地維護了市場競爭秩序,創造了安全公平的市場環境。

322發揮企業和行業在監管市場中的自律作用

企業是市場的主體,也是實現和維護市場安全、公平的基石。企業在監管市場中的自律作用主要可以通過實施信用監管制度來實現。對企業實施信用監管主要是落實、強化企業的主體責任和社會責任,增強企業的信用意識,引導企業建立和維護自身信用,對其道德和交易行為進行規范、約束和違規、失信處罰。同時幫助企業履行好信息公示的主體責任,并對公示信息的真實性、及時性負責。最終實現企業依法登記、主動自律,以監管促信用,以信用強監管的目的。

各類行業組織也是監管市場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在2014年6月,國務院出臺的《關于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維護市場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見》中,也明確提出要發揮行業協會商會等各類行業組織的自律作用。各類行業組織往往是由企業根據自發自愿原則組建,其在監管市場中的自律作用主要是通過發布產品、服務標準,制定行業自律規范、公約和職業道德準則,規范各成員行為來進行。各類行業組織應加強自身組織建設,依法開展各類活動,不斷增加在監管市場中的活動范圍和影響力。同時為了更好地發揮各類行業組織的作用,還應引入競爭機制,積極推行“一業多會”的做法。

323發揮社會在監管市場中的監督作用

市場監管是一個系統工程,按照“大市場、大監管”的理念,社會對市場的監督作用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一是要完善監督方式??梢酝ㄟ^公開聽證、民意調查、消費投訴、經濟違法行為舉報和行政效能投訴等方式進行公開監督,實現市場平穩的運行,更好地維持市場秩序。二是要強化輿論監督作用??梢酝ㄟ^鼓勵社會公眾和依托新聞媒體及時發現各類違法行為、曝光典型案件,幫助社會公眾提高認知和防范能力。三是精心培育第三方征信機構、食品檢測機構等市場專業化服務組織的監督作用,切實發揮其客觀、獨立和專業的優勢。

324運用“互聯網+”思維和大數據理念構建科學的市場監管平臺一個高度法治的市場應當擁有層次豐富,科學嚴密的市場監管平臺。我們可以運用“互聯網+”思維和大數據理念,充分依托網絡、信息、大數據技術、云計算等手段來進行構建。具體說來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構建綜合化的市場監管平臺?;ヂ摼W的一個基本特征是共享。綜合化的市場監管平臺主要是統一相關的信息資源,實現證照聯動監管,完善市場協同監管機制。如蘇州市就于2014年起出臺、運行了“蘇州市市場監管信息平臺”,并于2016年起建設“蘇州工商大數據中心”,通過大數據搭建綜合性的信息化監管平臺,實現信息之間的互聯、互通、共享和動態管理。

二是開發移動執法平臺。實現包括工商、質監、食品、藥品檢查等在內的,涵蓋執法的各個環節和步驟的現場檢記錄,從而確保執法工作的高效、公開、透明和規范。

三是開發消費維權平臺?;ヂ摼W思維的另一個特征是開放、共享和全民參與,為了更好地讓消費者參與到市場監管中來,可以嘗試開發基于移動互聯、大數據等技術的消費維權APP平臺,逐步實現網上消費者權益保護。

33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釋放市場活力,營造激勵創新的法治市場公平競爭、有效監管是市場法則,保護產權尤其是保護知識產權也是市場法則。法治市場構建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保護知識產權,增強市場主體的活力,用法律來保障創新創業。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之后,無論是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還是創新驅動,都依賴于創新。而知識產權則是創新的核心要素和重要資源。要想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對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推動創新創業、釋放市場活力的引領支撐作用,就需要進一步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更加突出知識產權的保護。具體說來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進行。

331采取集中管理模式,優化行政保護效能

知識產權有三大主要類型,分別是商標、專利和版權。一直以來,我國大都采用分散管理的模式,分別由工商局、專利局(知識產權局)和版權局進行管理。蘇州作為知識產權保護的先行城市,從2010年4月起,實行專利和版權“二合一”的管理模式,這一模式實行至今,發揮了較好的行政保護作用,蘇州2016年全年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達101萬件和51萬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達45萬件和12萬件。今后在國家提倡“服務型政府”“高效政府”,在積極轉變政府職能的背景下,為了更好地適應知識經濟、創新經濟的發展,服務企業,減少企業維權成本,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效果,還可以在原有的專利、版權“二合一”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知識產權局的管理范圍,形成商標、專利和版權“三合一”的管理。從而集中各類知識產權運用、保護和管理的行政權力,建立科學化的管理工作體系和綜合化執法體系,實現了知識產權訴求處置的一體化,形成分工合理、邊界清晰、權責一致的更為集中的管理體制,從而更好的實現知識產權的保護。

332打造知識產權專業智庫,提升司法保護效果

知識產權的保護有兩把劍:一把是行政;另一把是司法。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作用的提高,主要依靠兩個:一是機構專業化;二是人才專業化。

在機構專業化方面可以通過成立知識產權審判庭,探索實施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三審合一”。自從2002年蘇州中級人民法院成立知識產權審判庭以來,目前蘇州全市共有蘇州工業園區人民法院、蘇州市虎丘區人民法院等七個基層法院獲得了知識產權案件一審管轄權,僅次于北京,在全國大中城市中位列第二。蘇州兩級法院,在知識產權的司法實踐中探索實施了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三審合一”,據統計,截至2017年1月,全市法院累計審理知識產權案件已超過13000余件,其中有28件典型案例先后入選最高院、省高院歷年公布的知識產權保護典型案例,形成了積極的社會影響。同時在優化審判職能方面,蘇州市繼續推進知識產權精細化審判,發揮刑事司法對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的懲罰和威懾作用。目前,蘇州市已經形成以知識產權審判為主的服務創新平臺,法官深入了解企業及行業發展過程中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需求,與轄區行政執法部門、高新技術企業共同營造自主創新氛圍,細化酌定賠償依據,用好證據保全、財產保全等措施,發揮司法審判的導向和指引功能。

在人才專業化方面,可以通過以下三個方面來打造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專業智庫:

一是優選主審法官。由于知識產權案件日趨新穎復雜,對主審法官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們可以通過推行員額制,依據考核和選拔,從優秀的,具有一定知識產權審判經驗的基層法官中,遴選產生政治素養好、學歷層次高、法務功底深、綜合能力強的主審法官,讓其成為知識產權案件真正的裁判者,從而保證審判的質量。

二是設置專業陪審員。專業陪審員主要負責審閱案卷材料、案件調查,在開庭審理時可以就案件事實部分發表意見,參與案件評議的全過程,并通過合議認定案件事實。調置專業陪審員可以發揮其專業技術優勢,促進案件審判質量的提升。如蘇州中院在審判過程中業已嘗試設置了具有專業知識的人民陪審員,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三是建設咨詢專家庫。建立咨詢專家庫的目的在于在司法審判過程中,發揮技術專家的領域特長、通過技術支持和專業解讀,幫助法官認定和全面查明相關科學技術事實問題,確保正確適用法律和司法公正,提升專業和社會認同,增強知識產權審判的公信力。目前蘇州中院已在全市建立了涵蓋化學、材料、機電、計算機、醫藥等多個學科的知識產權審判技術專家庫。通過建設涵括主要領域和學科的更為全面的咨詢專家庫,發揮技術專家專業專長,促進專利、技術合同等疑難復雜技術案件的審理。從而更加高效、公平地保證知識產權案件的審判質量,解決知識產權糾紛,以法律為創新經濟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穆敏黨的十八大以來依法治國的理論與實踐探索[J].理論學刊,2014(12)

[2]馮玉軍中國法治的發展階段和模式特征[J].浙江大學學報,2016(5)

[3]李步云,李林,胡云騰,等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邁向法治新時代[J].法學研究,2013(2)

[4]魏建新市場經濟與行政權力關系的法治考量[J].商業經濟研究,2016(3)

[5]蘇鮑平蘇州站上創新的“風口”再出發[N].蘇州日報,2015-04-13

[6]魏小毛知識產權法院:司法改革的探索者和先行者中國[N].知識產權報,2014-11-12

[7]蘇州市政府信息公開網[EB/OL].http://www.zfxxgksuzhougovcn/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5年度蘇州市社科規劃課題(應用對策類)立項項目“蘇州建設法治市場舉措研究”(項目編號:Y2015LX087)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蔡滟(1975—),女,副教授,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猜你喜歡
蘇州策略
Pingtan in Suzhou 蘇州評彈,值得一聽
“洋蘇州”與“新蘇州”演奏和弦
基于“選—練—評”一體化的二輪復習策略
例談未知角三角函數值的求解策略
園林之城——蘇州
我說你做講策略
高中數學復習的具體策略
蘇州一光
蘇州十二憶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