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活擴散理論和梅花意象的現實化機制

2017-06-02 18:29胡慧
北方文學·下旬 2017年5期
關鍵詞:梅花意象

摘要:激活擴散理論模型通常運用于詞匯教學范疇,但本文想通過分析和解釋,將其運用到詩歌的認知和習得上,提高詩歌教學的目的性和學習效率,特以較為人鮮知的梅花詩一首為例,激發學生充分利用原有的知識、經驗和能力,發揮適當合理的想象,主動積極地習得新詩歌,從而提高個人的文化素養和文學底蘊。

關鍵詞:激活擴散理論;梅花;意象;現實化機制

在語言學流派百花齊放的今天,各種西方文學與語言理論被引進中國,填補了中國語言文化發展中的一項嚴重空缺。許多專家學者對激活理論及其應用領域存在不同見解,多數情況下,激活擴散理論被用來進行詞匯教學和聽力教學,而今天我們將激活擴散理論運用到詩歌意境的現實化機制當中。激活擴散理論(the spreading activation theory)是認知語義學(cognitive semantics)的一個理論,最先由科林斯和勞特斯提出。根據該理論,“人類的心智是一個巨大而又強大的神經網絡,當聽見某詞與神經網絡中的詞相似時,網絡中的詞就會自動被激活,同時與其相關的認知域也就被激活?!保ㄍ跻?,2007:308)而這種激活是通過該概念的局部聯系輻射開來的,認知操作也只是在較為活躍的概念中建立起來。

詞和詞是相互聯系,詞的概念在記憶中是通過一個廣泛的關系網絡來表征的。詞的提取是通過擴散激活來獲得的:當某個概念被激活或者被加工,該概念所在的節點被激活,刺激順著傳遞到相連概念的節點。隨著節點間距離的延伸,激活逐漸減弱,因此相連緊密的節點比聯系相距較遠的概念更容易別激活。

一、激活擴散理論與梅花意象的現實化機制

梅花是中國古代最為常見的審美意象。它以其曲折多姿的形態,經霜耐雪的特性受到古代文人反復詠唱。古代詩人多用梅花進行創作,借助這種客觀之物,融入自身的主觀之意,賦予梅花各種美好的品質。主觀之意和客觀之象相互交融,梅花的藝術形象既有理性也有感情,激發讀者的想象?,F在就以唐詩為中心,說說梅花的意象,其模型可以如圖1:

對于梅花的心理詞匯來講,通過多年的生活和經歷,幾乎每個人可以在自己的腦海里形成這樣一個關于梅花的認知網絡模型,當我們談到梅花的時候,梅花的形象就會跳躍起來,我們最直接的印象就是梅花的顏色、外形、開花時間、和姿態,而從這些外在的特征演繹出一些內在的品質,如高傲、堅毅、純潔、高貴、蒼勁等,擁有這樣的特質的人也可以用梅花指代。

在激活擴散理論模型中,有效的信息提取一定是以概念網絡中的某一個詞的概念節點為中心的,以詞與詞之間的語義聯系為導線的,有序的信息輸出(戴清娥,2007)。就好比,當我們談到“飛機”的時候,“空姐”、“機場”、“天空”、“自由飛翔”等都會不自覺地反應在我們的腦海中,通過這些詞匯確定其語義。我們談到梅花時,不由得往這個模型上思考,尤其是在我們初次誦讀古典詩詞的時候,某首詩不大為人熟悉,但看到有關于“梅花”的概念時,就可以大致的推斷出詩歌所要表達的內涵范疇,再結合這些概念節點進行整合,大膽猜想詩人所抒發的心情和意境。

現以一首較為陌生的詠梅詩為例,

早梅

唐·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明年如應律,先發映春臺。

這首詩比較具有代表性,描寫的是凝寒綻放的早梅。首先看題目,作為讀者,我們就該開始聯想一切有關于早梅的特征,搜索我們的心理詞匯和整個知識網絡。在誦讀這首古詩的過程中,我們要抓住其中的幾個鮮明特點,例如:萬木一孤根、凍一暖、欲折一獨回、深雪、一枝、幽香、素艷、先發、春臺,我們不由得開始在激活擴散理論模型下,提取相關的概念節點,“做雪凝霜、獨步早春”一“凌寒傲骨、純潔高尚“一“蒼勁挺秀、生機盎然”;而梅花的芳香與外形也激活了相應的節點,白色素凈,猶如白雪;幽香沁脾,賞心悅目。再通過信息的整合,我們不難知道這首早梅所描繪的意象了:白雪皚皚,萬木枯稿,梅花凌寒,獨自綻放,冷風過面,幽香撲鼻,梅雪一色,素凈空潔,年年歲歲,早先獨發。在從當時的景和詩人所處的環境進行考慮,詩人抒發的是一種詠梅的情感:梅花獨步早春,凌寒傲骨,氣質優雅,風節高尚,生機盜然。

以此為例,我們在日常生活學習上,需善于歸納總結,對同一事物相互聯系的概念進行整合,用一種激活擴散的思維方式對已有信息進行提取和加工,這樣我們在處理相似情況時就有據可循,有理可依。

二、結論

因此,激活擴散理論的語義拓展和引申對中國古典詩詞意象的現實化機制有很多啟示。每一篇古典詩辭中的事物所構成的激活擴散模型能夠幫助我們建立詞匯之間的聯系,使我們對相同事物所蘊含的意象及其意境進行相關而深刻的聯想,從而進行預測和估計,促使我們可以準確而快捷的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文化內涵。

參考文獻:

[1] Collins,A.M.&Lotus.E.F.,A Spreading Activation Theory of Semantic Processing[J].Psychological Review.1975.

[2]戴清娥.激活-擴散理論在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西部科技,2007(12):73-75

[3]王寅.語義理論與語言教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3.

作者簡介:胡慧(1987—),女,湖北武漢市人,現任職于武漢工程大學大學郵電與信息工程學院,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碩士,職稱助教,研究方向:認知語言學。

猜你喜歡
梅花意象
論姜夔詞的意象處理方式
撫遠意象等
《莊子》中的舞蹈意象
來自林間的風
梅花
高中語文古詩詞意象學習策略研究
英語讀思言的隱喻意象與教學互見
梅花
為什么梅花能在寒冬開放
與黑暗分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