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語教學語境下初中物理教師教學能力培養模式研究

2017-06-02 11:25朱梅燕
北方文學·下旬 2017年5期
關鍵詞:雙語教學物理教學

朱梅燕

摘要:物理雙語教師的教學能力是影響雙語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基于對中學物理雙語教師教學能力的調查,發現其在教學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分析產生這些不足的原因,最終提出可行的培養模式來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

關鍵詞:雙語教學;物理教學;教學能力培養模式

雙語教育是民族地區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雙語教育推進的過程中,發現理科雙語教學的成效并不是很理想。理科雙語教師作為雙語教學的實施者,他們的專業知識、能力及情意素養是影響理科雙語教學的關鍵因素。因此,對物理雙語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具有現實性。為此,從物理雙語教師教學能力中存在的問題、成因和培養模式展開論述。

一、初中物理雙語教師教學能力的內涵及構成

我們認為,物理雙語教師教學能力是指教師在一定的教學活動中,能夠運用國家通用語教學的同時,合理運用少數民族語言進行輔助教學,將本民族的物理學知識和技能整合或融入到普通物理學知識中,最終使得物理雙語教學目標得以實現的能力。依據教學活動在教學中的時間順序將物理雙語教師教學能力分為雙語設計能力、實施能力、評價能力。

二、初中物理雙語教師教學能力的現狀分析

為了深入了解中學物理雙語教師教學能力的情況,對伊犁地區部分中學的40名物理雙語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6名教師進行了訪談。調查發現,物理雙語教師的教學能力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教學目標的認識不到位

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首先要考慮課程標準、教材內容、雙語學生的特點三個方面;其次,不僅要注重知識目標的培養,同時也要培養能力和情感目標;最后是目標的表述要清晰,便于觀察和測量。但通過調查,我們可以發現85%物理雙語教師的教學目標都是直接抄襲的,缺乏自己的思考與理解;部分內容的教學目標設計并沒有按照三維目標的形式,只是提到了知識目標;同時在目標表述上也是比較模糊的。

(二)教學模式固定,合理調整課堂教學的能力有待提高

調整教學內容或方法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使得教學效果更好。但通過調查了解到87%的教師在不同教學內容對同一個班級時教師能根據雙語學生的課堂變化對教學內容或方法作出調整,但同一節內容在不同班級進行講授時,79%的物理雙語教師的教學模式是不會根據雙語學生的變化而變化的。

(三)關注對學生的評價,但不全面

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學有所獲,因此要想檢驗教師教的情況可以通過學生的反饋進行判斷,物理雙語教學同樣可以這樣做。但調查發現受教育制度的影響,80%以上教師對雙語學生的評價較多的是關注學生的成績,不注重能力和情感的培養,這種評價方式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而且不利于物理雙語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

三、影響中學物理雙語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的因素分析

物理雙語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受很多因素的制約,根據調查結果將其分為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和討論。對于外部因素(相關教育部門和學校)不做討論,重點分析內部因素教師自身。

(一)教師缺乏雙語理論和新的教學理念

實踐要想發展,理論就得跟上,物理雙語教師的教學能力也是如此。但通過調查發現,教師在知識的設計方面是比較缺乏雙語教育理論的,70%的教師在教學中都只是偶爾考慮本民族文化,絕大多數的教案都是按照普通物理知識進行設計的;教學的組成部分是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師要想提高教學的效率,就需要調整好這幾部分之間的關系,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補充教學理論,但通過調查了解到30%教師在教學中還是以傳統教學方法為主,缺少對教學新理念的理解。

(二)缺乏自主發展的意識

教師的自主發展意識是影響教學能力提升的最重要的因素。教師自身要認識到教學能力在教學中的作用,愿意提升教學能力,不斷反思自己在教學中的問題并加以解決,這樣教學能力才能得以提升。但通過調查發現50%左右的教師都認為是自己缺乏發展的動力,訪談時也了解到有些教師把教學當作任務在完成,這樣的意識是根本無法讓教學能力得到提升的。

四、中學物理雙語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模式

從教師自身出發,提出的培養模式見圖1。

圖1 物理雙語教師教學能力培養模式流程

(一)共同研習

作為培養物理雙語教師教學能力的第一個環節,共同研習是至關重要的,共同研習是指研究者和個案研究對象共同對所教的內容,從雙語教學的角度和專業知識的角度進行研究和學習,從而設計出適合雙語學生的教學內容。具體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式:

1.理論強化。雙語教學的設計是以學習理論、教學理論和教育傳播理論為對象,以系統方法論為指導,依據教學目標,研究和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和要求,建立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選擇相應的教學策略和教學資源,并對教學結果作出評價,使效果達到最優化的系統決策過程和操作過程[1]。因此,要想解決物理雙語教師設計能力方面的問題就需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這里主要是從兩個方面進行加強。一是針對物理雙語教學目標的設計。二是針對物理雙語教學內容的選擇。

2.案例探討。由一位教師先根據自己教學的經驗進行教學設計,然后研究者和個案研究對象詳細討論這位教師教學設計的優點與不足,利用集體的智慧,進一步修改和完善教學設計方案,使得教學設計更優化。案例可以是自己所在學校的,也可以是網上查找的其他學校的案例;可以是完整的,也可以是某個教學環節或片段。

3.優質課件。通過利用網絡資源,找到與所講內容相同的優質教學課件,觀察他們的講課風格、講課內容、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的銜接、講課方法等整個的教學過程,探討其中的優缺點,吸取其中可以利用的地方幫助自己教學,及時對教學設計進行調整。

(二)實踐應用

實踐應用就是物理雙語教師按照設計好的教學設計進行課堂教學,但也并不是完全按照教學設計進行,需要在課堂這樣一個具體的環境下,教師能夠根據雙語學生的變化或課堂中出現的問題對教學設計進行隨時調整。在整個課堂中觀察教師具體的教學環節是否還存在問題,教學的內容是否符合雙語學生的認知,教學方法是否運用的得當,是否能根據雙語學生的變化靈活調整教學內容或方法等等。

(三)評價反思

物理雙語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自我反思是特別重要的,自我反思的形式是多樣的,可以在教學活動前、教學活動中、教學活動后。為了提升雙語教師自身的教學能力,早日實現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就需要物理雙語教師定期對自己的教學活動進行反思,可以是自評也可以是他評,便于及時調整,揚長避短,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能力的目的。那么,如何讓教師進行教學評價反思呢?可以運用以下兩種方式。

1.教學后記。教學后記是物理雙語教師在一節課之后對自己的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學行為的記錄。通過對其進行分析,可以發現自己在教學活動中的成功與不足。若不及時的總結反思,經過日積月累,積攢的問題可能會越來越多,因為有些想法是轉瞬即逝的,只有及時的總結反思,才有助于物理雙語教學能力的提升。

教師在課后要系統的回顧本節的教學過程,并做好記錄,尤其是教案的調整部分,課堂中遇到的突發情況及處理方式,以及通過本節內容的教學有哪些收獲或感悟等方面。

2.教師互評。教師互評也是物理雙語教師教學能力培養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教師的自我反思在教學評價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師互評能查漏補缺,與自我反思相結合,可以讓整個的反思更加全面。

參考文獻:

[1]李春杰.物理雙語教學設計與案例[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猜你喜歡
雙語教學物理教學
高校通識課程《美術鑒賞》雙語教學實踐與研究
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情景導游》課程雙語教學改革探索
新課改下高中物理教學中解題能力的培養
基于“翻轉課堂”模式的教學設計
淺析加強物理實驗教學 培養學生實驗探究能力
淺談如何讓學生“樂學”“會學”初中物理
面向不同對象的雙語教學探索
提高物理校本作業有效性的教學探索
Seminar教學法在護理學基礎雙語教學中的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