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文化自信的現狀及成因

2017-06-02 11:29劉如意
北方文學·下旬 2017年5期
關鍵詞:文化自信成因現狀

劉如意

摘要:文化自信作為國家戰略理論,大學生高度的文化自信是該理論實現的關鍵所在。通過對當代大學生文化自信的現狀調查并研究其成因,為尋找全面增強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對策和路徑提供依據。本文用調查法研究大學生文化自信的現狀、以歷史唯物主義觀和人本主義觀來探究其現狀的成因。

關鍵詞:大學生;文化自信;現狀;成因

2016年,“文化自信”成為我國繼“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國家戰略理論,在此背景下,我們作為大學生,深刻的意識到大學生人群的“文化自信”對構建全社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2016年10月我們組建了“華文郵驛”大學生課外科研團隊,從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歷時半年,對全國100余所高校涵蓋???、本科、研究生三個層面的在校10000多名大學生,進行了的中華文化自信現狀問卷調查,其現狀調研和成因研究如下:

一、當下大學生文化自信現狀

通過調查分析,總體上看,大學生對中華文化有一定的自信,但自信心不足。一些大學生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持認同和自豪的情感,對外來文化持有包容與借鑒的態度,但占很大比例的大學生對中華民族文化價值認知不深,民族文化認同度不高,文化自覺意識正在蘇醒。文化自信心不足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部分大學生對文化自信理論了解不深

對“文化自信”一詞了解程度調查得出結果:很了解、多次聽說的占23.16%,認識模糊、不完全理解其含義的占44.25%,偶爾聽說、并不了解占21.09%,完全不知道的占11.5%。不了解“文化自信”理論的大學生人群比例高達76.84%。

(二)部分大學生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認知不足

對“中華文化”了解程度調查得出結果:十分喜愛和了解的占21.25%,一般了解的占64.7%,認識模糊、不是很了解的占21.09%,完全不了解的占1.44%;由此看來,很大比例的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較少,了解的深度不夠。從調查中發現,當今大學生人群對中國國學、醫學、四大發明以及造物文化的認同度不高,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未來走向信心不足。

(三)部分大學生過于推崇外來文化

當今一些大學生對外來文化(特別是歐美、日韓文化)的盲目認同,主要表現在外國節日、娛樂、生活、價值觀念等方面的盲目崇拜。在節日方面,更多的當代大學生更喜歡過外國的圣誕節、萬圣節、情人節、愚人節等,而對中國的端午節、中秋節、清明節等節日概念的了解和認識模糊;在娛樂方面,一些當代大學生崇拜外國明星,喜歡看外國大片,相對來說對國產影片、節目關注度低,以本次調查問卷數據為例,喜歡看外國影片的占71.24%,喜歡看外國語類節目的占調查總體的45%;在語言方面,一些大學生形成了文中夾帶英文單詞的語言交流模式,認為這樣更加洋氣;在價值觀念方面,西方的拜金主義、個人主義、享樂主義在一些大學生的意識和行為中有所體現。

(四)部分大學生對當代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關注度不夠

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指導,以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公民為基本目標,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作為肩負時代重任的中國當代大學生,理該主動接受、傳播、傳承、發展和捍衛中華先進文化。以本次調查問卷數據為例,認為出國留學風潮盛行的原因是外國文化教育優于中國文化教育的占調查總體的37%、認為大學生“崇洋媚外”的社會風氣原因是外國文化優秀的占調查總體的80%,由此窺見,部分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了解不全面、關注度不夠,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信心不足,對社會主義文化核心價值缺乏認同。

二、當代大學生文化自信心不足的成因

基于大學生文化自信心不足的現狀,我們基于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歷史唯物主義觀和人本主義觀來探究其成因。

(一)社會因素

我國為四大文明古國,中華文化輝煌至極,并對全球的文化影響很大,世界對中華文化認同度高,華人的中華文化自信強。至近代,腐朽的清末政府在世界社會變革的大勢下固步自封,社會政治體制、經濟、文化逐漸落后于西方國家且差距越來越大,加之西方列強多次入侵,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狀態,西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侵略,國人的文化自信心受挫;之后世界大戰、民族革命戰爭、民族解放戰爭的交織等原因,我國的文化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中華文化經過社會主義時期的自我修復與文化大發展,國人的文化自信心有所提升,中華文化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國人的文化自信心不足,直接影響我國當代大學的文化自信心。

(二)政治因素

世界資本主義政治體制與社會主義政治體制的博弈持續展開,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社會主義國家的戰爭博弈失敗后,繼而轉為和平演變的博弈,通過網絡等媒介、人員交流等向社會主義國家滲透資本主義政治思想,沖擊著當代大學生的文化意識,對大學生的價值觀產生迷惑,影響了部分大學生對中國民族傳統文化的認同感以及對中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未來發展的信心。

(三)經濟因素

改革開放促進了市場經濟的發展,在市場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人們的經濟發展意識高于文化發展意識,文化建設相對滯后,當代大學生在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對比中發現之間有差距,一些大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自信心不足。

(四)文化因素

新中國成立與改革開放,經過文化百花齊放及2011年文化大發展政策,文化與文化產業取得一定的發展,但在西方大量的文化和文化產業輸入下,一些大學生文化觀受到迷惑或沖擊,削弱了文化自信心。

(五)教育因素

初級與中級教育開展了一些中華文化的相關知識教育,但因過于強調升學率的應試教育,教育重視知識的傳授和技巧的訓練,而忽視了對學生中華文化的教育和文化素質的培養,導致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意識培育不夠。而到了大學階段,學生的心智成熟,是大學生傳承學習和文化創新意識培育的關鍵時期,也是文化辨別與文化自信形成的絕佳時期,但大部分高等院校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下,過多注重培養具備市場競爭力的專業性人才,缺少對民族文化進行深入的學習和深入研究以及文化自信意識的培養,無法形成大學生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自信心。

當代大學生的家長是在市場經濟的初期成長起來的,經濟意識較強而文化意識較弱,家庭的中華文化氛圍不夠,不能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家庭對孩子的教育看重的多是考試成績,忽視對中國傳統文化及其價值的關注或教育,待進入大學時對民族文化意識沒能形成。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當今大學人群的文化自信心。

(六)人本的個人因素

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學習了很多中華文化的相關知識,因年齡、心智等原因,他們都是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到了大學階段,心智相對成熟,文化自信意識正在蘇醒,但又是他們自覺開眼界和接納新鮮事物和文化的時段,會主動了解、不自覺地西方的文化、習俗、科技、生活等多方面,從而減弱中華文化的自信心。

三、結語

本次的調研結果是在意料之中的,雖然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心不足,但國家層面的文化自信理論已經形成,華人對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自信意識在“文化自信”國家戰略理論的春風吹拂與暖陽照射下正在蘇醒,隨著文化自信理論的全面踐行,大學生文化自信心將在社會與學校的文化自信理論踐行的浪潮中得到全面的升華。

基于大學生文化自信現狀及成因,本團隊研究并撰寫了《提升大學生文化自信心的對策》論文,供相關部門決策參考。

猜你喜歡
文化自信成因現狀
垛田形態多樣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視角下相對貧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點的校園欺凌成因及對策
羅素悖論的成因
羅素悖論的成因
新聞媒體堅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讓西方文化帝國主義“退場”
職業高中語文學科學習現狀及對策研究
語文課堂寫字指導的現狀及應對策略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技術的現狀與發展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