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新常態下集團公司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

2017-06-06 08:52鄒若琛
商情 2017年16期
關鍵詞:財務管理模式經濟新常態集團公司

鄒若琛

【摘要】集團公司作為企業組織的高級形態之一,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經濟新常態下,集團公司創新財務管理模式才能有效發揮各分公司的資源聚合效應,更好地適應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此,本文梳理了當前集團公司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新常態對集團公司創新財務管理模式的要求,為集團公司創新財務管理模式指明路徑。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 集團公司 財務管理模式 創新

前言

統計數據表明,我國集團公司的平均壽命只有7-8年。所謂時勢造人,很多企業伴隨我國經濟騰飛而發展,經濟下行而衰落,而且往往以資金鏈斷裂為標志,關鍵原因是缺乏核心競爭力,不能適應內外部環境的變化。集團公司的財務管理是一種多層級的復合管理,面對我國經濟結構轉型,集團公司必須創新財務管理模式,讓財務管理成為一種內部驅動力,為集團創造無限價值。

一、當前集團公司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般來說,集團公司的下屬分公司比較多,內部產權關系縱橫交錯,經營業務也比較復雜,因此財務管理容易出現一些問題。(1)財務管理制度落后。集團公司大多跨領域跨行業經營,對分公司缺少統一性指導,執行財務政策缺少硬性約束,信息溝通存在滯后、脫節、失真的問題,弱化了企業總部的控制權。(2)財務管理水平低下。很多財務人員仍習慣于簡單的核算和記賬工作,難以改變工作慣性,不能及時采用新的方式來開展財務管理工作,因此不利于集團公司提升整體財務管理工作水平。(3)內部會計控制不力。部分集團公司內部機構復雜,缺乏明晰的職責分工,沒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財務控制體系,存在財務控制薄弱的現象,容易產生經濟違法、貪污腐敗等問題。

二、新常態對集團公司創新財務管理模式的要求

長期以來,我國經濟增長的驅動力更多來源于要素投入,這種發展模式的邊際效應正逐步遞減。在三期疊加時期,集團公司應以創新驅動和要素增長為根本,把企業發展的動力轉為內涵式增長和效益型增長。因此,集團公司應轉變財務管理理念,創新財務管理模式,協調分公司的財務管理活動,對集團整體的財務資源進行有效整合,以最大化發揮協同效應。集團公司所涉及的領域較廣,會計信息存在扭曲的風險,因此集團公司必須督促財務人員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保障會計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和時效性,為經營決策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持。新常態給財務管理帶來了嚴峻的挑戰,財務工作面臨更多的風險,集團公司必須制定嚴格的財務風險管理制度和內部控制制度,規范財務人員的行為,避免出現徇私舞弊的行為,確保集團公司價值最大化。

三、經濟新常態下集團公司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

1.實行資金集中管理

集團公司的財務管理模式分為集權制、分權制、相融制等不同類型,集團公司應根據自身情況來具體選擇,通過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把分公司聯系在一起,達到“集中管理、授權經營”的目的。資金是集團公司生產經營的價值基礎,集團公司應建立資金結算中心,實施資金集中管理,定期上收下級單位子賬戶資金,并且設置資金歸集率指標,隨時考核各分公司完成資金管理目標責任的情況。資金結算中心行使內部銀行功能,把集團公司視為一個有機整體,對資金實行集中化管理,合理協調資金需求,并對資金流向進行實時監控。各分公司需要營運資金或支付款項時,通過資金管理系統提交支付申請,集團總部再統一調配。如果牽涉到大額資金支付,集團公司的資金管理委員會應集體討論,對資金使用的安全性、可控性、效益性進行決策,以加大資金管控力度。

2.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經濟新常態對財務管理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集團公司應加強財務隊伍建設,大力引進工作經驗豐富,管理水平較高的財務人才,同時定期開展崗位培訓活動,幫助財務人員突破舊思維,了解和掌握先進的財務管理方法?,F代財務管理重新界定財務職能,強調財務人員轉型升級,讓財務“成為業務的最佳合作伙伴”。例如,華為的任正非就要求財務部門精通業務,讓財務體系與整個業務流程緊密結合,真正參與到集團經營整個流程,為創造企業價值服務。因此,財務部門需要橫向打通財務與業務系統,縱向打通集團總部與下屬分公司的財務系統,實現系統化、一體化、協調化運營。財務人員要深入各分公司、各車間、各部門,參與生產管理過程,隨時了解前端業務需求,整合信息數據,統一數據口徑,提高財務數據的準確性和相關性,并建立各種財務分析模型和決策支持系統,為前端業務提供數據支撐,為戰略決策提供信息服務。

3.加強內部控制建設

我國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從上市公司市值變化來看,當前30億以下市值的上市公司占比很小,集團公司正紛紛切向新領域、新業態、新市場,快速擴大經營規模。與此同時,新常態下集團公司的生產經營隨時面臨著未知風險,從樂視網、珠海中富、輝山乳業的資金鏈危機就可以看出,集團公司需要充分認識風險預警管理的重要性,規范財務管理程序,加強內部控制建設,全面提升風險識別能力與風險預警準確性,增強自身抵御風險的能力。集團公司應建立內部制衡機制,明確內部職責分工,確保不相容職務相分離,以明確的制度、程序、措施來約束企業人員,規范各種經濟事務。集團公司必須加強財務檢查和審計監督,從中發現財務制度缺陷和程序漏洞,進一步完善內部會計控制體系。審計監督人員要隨時保持高度警惕,對采購舞弊、貨款回收、基建腐敗、投資陷阱等進行重點防范,對于存在徇私舞弊行為的個人和部門,在給予相關處分的同時,應嚴肅追究其法律責任。

結語:

近幾十年來,集團公司贏得了高速發展,成為驅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經濟新常態下,市場環境變得日益復雜,集團公司轉型發展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必須勤練內功,因勢而謀,創新財務管理理念,全面認識財務風險,從戰略層面和價值角度重構財務管理模式,充分發揮各分公司的聚合效應,以積極應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實現創新性發展和內涵式發展。

參考文獻:

[1]吳子龍.集團公司財務管理模式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6(5):235.

[2]葉倩珊.淺論集團公司財務管理模式優化[J].經濟視野,2014(14):239.

[3]楊兆龍.集團企業財務管理模式探討[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4(6):108-109.

猜你喜歡
財務管理模式經濟新常態集團公司
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優化集團公司管理控制體系
H5 智聯韻動版
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模式問題研究
經濟新常態下河南省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研究
淺論經濟新常態下產業結構調整
經濟新常態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與發展
經濟新常態下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探究
淺議某集團公司技術人才流失現狀分析及應對措施
現代高校后勤財務管理模式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