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自貿區發展成果研究與前景展望

2017-06-06 14:37徐祥祥熊亞輝金心怡
商情 2017年16期
關鍵詞:上海自貿區前景展望制度創新

徐祥祥+熊亞輝+金心怡

【摘要】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建設是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形勢下,為全面深化改革、積極推進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的戰略決策。文章剖析了推動自貿區建立的因素,深入研究和總結了上海自貿區建設三年多來取得的成果,對上海自貿區的發展前景進行了展望,并提出了一些針對性建議。

【關鍵詞】上海自貿區 發展成果 前景展望 制度創新

一、上海自貿區發展成果

三年多來,上海自貿試驗區以建設開放度最高的自由貿易園區為目標,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防范風險為重要底線,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1.自貿區內“引進來”和“走出去”效果顯著。上海自貿試驗區掛牌以來,外資審批制度發生根本改變,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外商投資管理制度不斷成熟。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企業和擴大開放措施項目落地踴躍,三年多來累計新引進外資企業7000多家,接近區內掛牌前20年外資企業的總數,“引進來”效果顯著。上海自貿試驗區全面實施備案制為主的境外投資管理,境外投資成倍增長,“走出去”橋頭堡作用進一步凸顯,三年多來累計投資境外項目1450個,中方投資總額490.37億美元。

2.新的海關監管制度基本形成。上海海關圍繞“率先建立符合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要求的貿易規則體系”目標,按照“簡政集約、通關便利、安全高效”的總體要求,扎實開展制度創新,先后推出31項創新制度并全部形成公開透明的規范標準,涵蓋簡政放權、通關便利、保稅監管、稅收征管、功能拓展、企業管理等多個業務領域。其中“先進區后報關”、集中匯總納稅、“三自一重”、企業自律管理等制度已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3.金融創新制度框架基本形成。掛牌三年多來,上海自貿區大力推進金融開放創新,形成了以資本項目可兌換和金融服務業開放為主要內容的金融創新制度框架,形成了以自由貿易賬戶系統為基礎,以利率市場化、人民幣國際化為核心的金融改革制度安排,形成了較為開放的金融市場體系和金融機構體系。上海自貿區集聚了一批國際性、功能性金融機構和組織,推動設立了一批民營金融機構和合資金融機構。

4.企業共享紅利。2014年11月,上海海關正式啟動“貨物狀態分類監管”業務模式試點后,位于洋山保稅港區的上海元初供應鏈有限公司,通過整合區內外倉庫有效節約了運營成本,提升了運轉效能和企業競爭力,實現利潤30%以上的增長。上海自貿區海關聯合自貿區管委會建設了便利中小微企業參與試點的“保稅區域企業公共服務平臺”。上海海關還推出了保稅展示交易、期貨保稅交割等制度創新,這些制度能推動服務貿易發展并幫助企業更好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

二、上海自貿區發展前景展望

1.發展機遇

(1)先發優勢,豐富的人才資源、發達的經濟、優越的地理位置。上海自貿區作為我國最先投入運行的自貿園區,在改革方面具有先行先試的優勢。同時上海市較多的知名高校和作為全國經濟中心集聚效應,為上海自貿區吸引力眾多的的人才和產業資源。

(2)契合國家“一帶一路”和FTA戰略。我們可以把上海自貿區打造成為“一帶一路”投融資的中心。我國目前正在推廣FTA戰略,通過與其他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來促進我國外貿發展,自貿區建設能為FTA戰略的實施提供良好的自由貿易平臺。

2.風險與挑戰

(1)金融開放的風險。擴區后的上海自貿區,區內企業將從現有的2.4萬家增至10萬多家,僅陸家嘴金融片區就有3.4萬家。因此要在研究擴區后相關金融改革政策如何落地的同時,更要防范于未然,從金融宏觀審慎管理視角,高度關注未來上海自貿區潛在的金融風險,防范區域性風險向區外的滲透,審慎評估自貿區金融改革的政策性風險,穩健推進政策實施。

(2)法律保障有待健全。在自貿區建設是我國推行以負面清單的管理制度,即法無禁止即可為,以這種制度管理自貿區建設,有著很大的風險,容易造成法律有空子可鉆。因此,自貿區建設要完善立法,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建設和管理自貿區,健全政府事中事后監管制度,立法要與我國實際情況和國際條約、慣例和法規相適應,在區內設立爭端解決機構,減少爭端,促進貿易發展。

(3)來自其他自貿區的競爭。福建、天津、廣東自貿區的部分功能定位與上海自貿區的部分功能定位相重疊,存在一定的惡性競爭,這會阻礙自貿區的發展。四大自貿區,以及新加入的7個自貿區應該各有分工,抓住各自的重點,利用區位優勢協調發展。

3.對上海自貿區未來發展的建議

(1)培養和引進專業人才。上海自貿區可以與高校合作培養國際貿易、法律、金融等方面的專業人才,同時合理放寬外籍人員工作年限和收入要求,完善高層次人才配套服務,為吸引海外高層次人才進滬創新創業提供優質的出入境軟環境。

(2)加強金融風險監測、預警和防范。比如,做好擴區后上海自貿區的金融風險應急預案;構建自貿區金融監管協調合作機制;建設上海自貿區金融信息共享平臺;研究探索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為國家擴大金融開放探索經驗。

(3)加強自貿區消費品推廣,讓自貿區紅利惠及廣大人民。如在大型商場設立自貿區商品專柜,讓更多的消費者享受到自由貿易帶來的優惠。我們也可以在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設立小商品展示平臺,消費國外商品的同時把中國產品宣揚到國外。

三、總結

三年多來,上海自貿試驗區不負重托和期望,密切配合、攻堅克難,以建設開放度最高的自由貿易園區為目標,把制度創新作為核心任務,把防范風險作為重要底線,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并復制推廣到全國,總體上實現了初衷。

參考文獻:

[1]上海對外經貿大學課題組.全國自貿試驗區體系中改革開放措施異同比較研究[J].科學發展,2016.2,第87期.

[2]涂山峰,陳姚朵,汪訓佑.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功能定位、內在邏輯與發展前景[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5.7,第13卷第4期:11-16.

[3]王孝松,張國旺,周愛農.上海自貿區的運行基礎、比較分析與發展前景[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4,第7期.

猜你喜歡
上海自貿區前景展望制度創新
中國和東盟經貿關系前景展望
機關單位行政管理工作現狀分析及前景展望
網絡大數據的發展趨勢及應用前景
黑龍江省復制上海自貿區稅收政策可行性研究
上海自貿區跨境債券問題研究
對上海自貿區稅收法律制度的分析
對上海自貿區稅收法律制度的分析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我國耕地保護的困境與制度創新芻議
加強對政府全口徑預算決算的審查和監督
上海自貿區的貿易自由化與貿易便利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