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教育對青少年犯罪的影響

2017-06-19 20:24劉秋
職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6年8期
關鍵詞:家庭教育對策

摘 要:青少年犯罪問題是一個全球難題,也是世界各國一直關注的熱點問題,“青少年犯罪”與“吸毒販毒問題”、“環境污染問題”在世界范圍內并列為三大公害。青少年犯罪的犯罪原因的復雜性和預防的艱難性在世界各國已經形成共識。本文旨在通過運用特拉維斯·赫希的社會控制理論來分析家庭教育的不當對青少年犯罪的影響。并且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社會控制理論;家庭教育;對策

一、社會控制理論概述

1964年,特拉維斯·赫希通過調研提出社會控制理論,這一理論的基本觀點認為,當個人與社會的聯系薄弱時,個人就會無約束地隨意進行犯罪行為。這是因為犯罪行為會導致犯罪人與朋友、父母、鄰居和重要的社會機構如學校、工作單位等的聯系的破壞,因此,對這種關系的破壞的恐懼,控制個人不去進行犯罪行為;沒有社會聯系,缺乏對別人利益的敏感性,就會使個人隨意實施犯罪行為。因此,犯罪就是個人與社會的聯系薄弱或受到削弱的結果。[1]赫希認為,青少年如果與父母的感情聯系受到削弱,青少年犯罪的可能性就增加,若與父母的聯系加強,青少年犯罪的可能性就會降低。[2]

二、家庭教育方式不當及其影響

古人云:“養不教,父之過?!备改甘亲优牡谝蝗卫蠋?,家庭是人生的第節課堂。家庭教育對每個人的一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這種影響可能是正面的、積極的影響,也可能是負面的、消極的影響。家庭教育的誤區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嬌慣溺愛

在計劃生育政策下,我國大多數家庭只有一個孩子。于是,家長對孩子的各種要求甚至是不合理的要求也盡量滿足,百依百順,特別是祖輩容易對孩子的錯誤進行袒護,這會使孩子從小養成依賴、任性、以自我為中心的極端個人主義思想。這樣,孩子進入社會后,一旦他們的欲望得不到滿足,稍有外界的影響,就極易走上犯罪道路。2011年安徽的“合肥毀容門”事件的始作俑者陶汝坤就是一個嬌慣溺愛的例子。

2.簡單粗暴

有的家庭對孩子采用的教育方式是暴力的方式。一些家長堅信“慣子不孝”的思想,相信只有棍棒才能培養孩子成才,缺少和風細雨的教育方式,對孩子一味采取高壓政策。當發現孩子犯了錯誤或學習成績不好時,便挖苦、嘲笑,甚至暴打。這種教育方式,容易使孩子形成尖酸刻薄、頑固、冷酷無情、倔犟、自卑的性格,同時,打罵還會引發子女的逆反心理,視父母為敵,甚至產生報復心理。2011年7月蘇州市的“少年殺父案”便是一例。

3.期望過高

很多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迫使孩子從小就承受日趨激烈的競爭壓力。當前我國升學和就業的壓力很大,父母在傾其所有的同時,對子女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當子女達不到自己的要求時,父母會傷心失望乃至抱怨指責,這在無形中給孩子施加了很大的心理壓力,使其產生了逃學和逆反心理。當這些壓力超過了他們的承受能力時,他們會做出過激行為。2000年1月,浙江省金華市高中生殺母案,便是一例。

三、預防青少年犯罪的對策

社會控制理論認為未成年人之所以會實施犯罪行為,是個人與傳統社會的聯系薄弱或者破裂的結果。這種聯系體現在未成年人與家庭、朋友、學校甚至于社區等的聯系和溝通方面。埃米爾·迪爾凱姆也曾談到,個人對群體的歸屬感越弱,他對群體的依賴就越小,他就會越多地僅僅依靠自己,就會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而不考慮其他的行為準則。[3]因此,傳統的懲罰方法不能根本轉變未成年人的反社會傾向,他們的犯罪問題與其家庭和生長環境有密切的聯系。我們應借鑒社會控制理論,尋求新路徑以來解決防治青少年犯罪問題。

我們要注重創建新型和諧的家庭關系。家庭是社會的細胞,遏止青少年犯罪,首先要從家庭抓起。家庭是一個人一生中所面臨的第一所,父母是一個人的第一位老師。父母的舉止言行和對孩子的教育方法,對孩子的成長有重大影響。具體而言。

1.家長重視對孩子的預防教育問題,并且努力提高父母教育技能

此外,我們還要關注青少年犯罪人的家庭結構,諸如父母的去世、離異、遺棄都對孩子未來的行為方式有所影響。家長在內心要為孩子設定一個“安全警戒線”,時刻關注孩子的心理成長,防微杜漸,教育孩子“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2.要和孩子做朋友。遇到問題后要以“朋友式”的平等交談,不要擺出一副居高臨下姿態來訓斥孩子

有的家長一發現孩子有什么不良言行,就大罵出口,大打出手,根本不聽孩子解釋,不給孩子說話的機會。這種做法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甚至“破罐子破摔”,逐漸滑向犯罪的深淵。如果家長能夠做孩子的朋友,心平氣和地與孩子溝通,交流,或許會避免許多不該發生的人生悲劇。

3.家長還應該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和理論知識,通過學習多了解未成年人的心理,改善教養方式

家長應克服虛榮心理,將孩子的不良言行告訴老師和鄰居們,爭取他們的幫助、配合,在孩子的周圍形成一個監督圈,通過各方面的督促、引導,使孩子改邪歸正,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吳宗憲.西方犯罪學史(第二版).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1160-1170頁

[2][美]特拉維斯·赫西.少年犯罪原因探討.吳宗憲譯.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7年版,第3頁

[3]石艷芳.青少年犯罪何以頻發:我國青少年犯罪原因新探.青少年犯罪問題.2014年第一期,第44—45頁

作者簡介:

劉秋,男,河北大學政法學院刑法學專業在讀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家庭教育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關于職工隊伍穩定的認識和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見
論猶太人的金錢觀教育
家、園合作是幼兒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初中生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
家庭環境對中學生性格及成長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