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思品課堂上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策略探究

2017-06-26 15:00王建忠
報刊薈萃(上) 2017年3期
關鍵詞:學生主體作用基礎優化

王建忠

摘 要:思想品德課是培養學生優良品德、提升學生思想素質的主要陣地,作為培養對象的學生理應當成為課堂的主角,我們要樹立“以生為本”的理念,轉化教師角色,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不斷優化教學方法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關鍵詞:思想品德課堂;學生主體作用;前提;保證;基礎;優化

思想品德課是培養學生優良品德、提升學生思想素質的主要陣地,作為培養對象的學生理應當成為課堂的主角,我們要想在課堂教學中要想順利實現思想品德課的教學目標,就必須充分尊重和發揮學生在思想品德課中的主體作用;那么,怎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在思想品德課中的主體作用,下面我們就這個話題進行探討一番。

一、樹立“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是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前提

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40年代就說過:“人人都說小孩小,誰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小,便比小孩還要小”。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要誠心誠意地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具體來說就是:學生能自己掌握的知識,老師不要講(或少講);學生能自己發現得出的結論,老師不要代替學生得出;學生能自己動手去做的事情,老師不要代替學生去做,要充分相信學生,放手發動學生。

二、轉化教師角色是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重要保證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然而在當前的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我們許多教師仍然是在唱主角,在盡情地灌輸,重知識傳授而輕能力培養和覺悟提高,這樣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教育的發展。課堂的主角應是學生,教師是“導演”、“設計師”。美國課程學家多爾認為,在現代課程中,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作為“平等中的首席”教師更應該承擔起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責任,要善于通過情境設置、啟發誘導、鼓舞激勵等方式,創造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充分調動教與學兩方面的積極性,只有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角色轉換,當好一名“導演”,才能充分發揮學生主體的能動作用。

三、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是發揮主體作用的情感基礎

索利特爾富在他的《教育心理學》中說到:“無論何時何地,對學生多一份期待、多一份認真、多一份信任、多一份鼓勵,他們同樣會給我們多一份驚喜!”“感人心者,莫過于情”,每個學生都希望得到別人尊重,使感情上、心理上得到滿足?!敖逃晒Φ拿孛茉谟谧鹬貙W生”,因為只有這樣,教學過程才能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感體驗過程,才能更有助于構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有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明白了這個道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尊重、理解的態度、方式和情感,去了解學生、關注學生,用鼓勵性語言、微笑的表情、生動有趣的講述,為學生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

當學生用自己的思維、語言表述對課本觀點的理解有偏差、不準確時,教師要從學生發言中找出合理的部分加以肯定和贊賞,并給予正確引導。對學生不成熟的發言,不要輕易地否定和批評,以避免挫傷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要尊重學生提出的問題,學會傾聽學生學習中生成的問題,與學生互動,共同解決問題。一次,在學習《珍愛生命》一課時,有個愛找“茬”的學生提了這樣一個問題:“老師,珍愛生命是不是我們就不能殺雞殺鴨吃了?”(我當時想:這個學生是有獨特見解的,不是在為難老師,一定要給他鼓勵。)同學們有的大笑,有的眉頭緊鎖,我讓學生們分別發表自己的見解,在發言中學生的思想很活躍,這節課就這樣“炸開”了,思維的火花綻放,很動人,師生同樂其中。

四、優化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關鍵

課堂教學的生命力集中現在學生主體對學習的興趣上,學習興趣產生之后,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方法會逐步改善,繼而產生強烈的參與愿望,這樣學生的主體作用也就得到了發揮。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

1.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給課堂演繹別樣精彩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教學手段日益多樣化、現代化。教師要積極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網絡資源,創造性地開展教學,這也是課堂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例如我在講解初二思想品德“我國嚴峻的資源、環境形勢”內容時,我采用軟件編輯組合了一個片段:城市里人群擁擠;汽車排放著尾氣呼嘯而過,空氣混濁;森林面積大量減少,水土流失嚴重;工廠在向河流慢慢地排入污水……短短的錄像片段吸引了所有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圖文、動畫、色彩及音響等絕對優勢,創設了多媒體教學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快樂豐富的動態畫面中接受熏陶,深感保護環境和資源的重要性,激發了學生愛護家園的情感,達到了較為滿意的效果。

2.重視開頭導入,激活學習興趣

教師應當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靈活地設計導入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可采用歌曲、故事、小品表演、熱點時事等導入方式,渲染氣氛,引起情感共鳴。例如我在講解初二思想品德《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時,首先播放由宋祖英演唱的歌曲《愛我中華》,并投影歌詞,在優美的歌詞旋律中激發學生對國家和民族的情感。問:為什么五十六個民族能夠團結祖國統一的大家庭內?從而導入新課學習。開頭導演得好,往往能使課堂教學更加精彩,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教學實踐告訴我們,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是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是進行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的必要條件,我們應結合當前的課堂教學現狀,積極大膽地進行嘗試新的課堂改革模式,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林崇德.發展心理學(第二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03)

[2]魯潔主編.品德與社會教師用書(三年級下冊)endprint

猜你喜歡
學生主體作用基礎優化
營商環境五方面持續優化
優化英語課堂教學策略的探索
促進學生認識發展 優化初中化學復習
夯實基礎,舉一反三
夯實基礎,舉一反三
最憨厚筆記 夯實基礎就是要一步一個腳印
撥亂反正 夯實基礎
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主體作用的探究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樂學 會學 勤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