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上荊江河段的河道變遷及原因

2017-06-27 11:29吳夢琪
神州·上旬刊 2017年4期
關鍵詞:荊江

吳夢琪

摘要:蜿蜒型河段從整體看處在不斷演變之中。從平面變化看,隨著凹岸沖刷和凸岸淤長進程的發生,其蜿蜒程度不斷加劇,河長增加,彎曲度隨之增大。就其整個變化過程看,河彎在平面上不斷發生位移,并且隨彎頂向下游蠕動而不斷改變其平面形狀。本文立足于方志資料,對各時期荊江河段的變遷歷史進程,對荊江河段的河流地質作用及河谷地質結構進行分析,討論關于屬于蜿蜒型河段的荊江河段的河道演變原因。

關鍵詞:荊江;河道變遷;河流作用

長江出三峽,在宜昌進入中游后,穿過夾江對峙的虎牙山、荊門山,河谷突然變得開闊起來,兩岸不再是“猿聲啼不住”了,而是進入“楚地闊天邊,蒼茫萬頃連”的大平原。由于長江進入平原后流經古荊州地區,所以,這段河道通稱荊江。荊江從湖北枝城到湖南洞庭湖的出口城陵礬,全長423公里。其中又以藕池口為界,分為上荊江和下荊江。下荊江是典型的婉蜒性河道,全長240公里的堤岸其實只有80公里的直線距離,江水在這里繞了16個大彎,所以,這里有了"九曲回腸"的說法。

1、荊江的變遷歷史

隨著云夢澤的消亡,荊江堤防系統形成后,荊北通江的口穴先后被堵塞,與荊江的聯系被切斷,形成堤內獨立的內荊河水系。荊南地區穴口相應增多,相傳北晉時杜預開鑿調弦口華容河,東晉至南朝時形成滄水匡,南宋時出現太平口、虎渡河,后于1853年和1870年先后

形成藕池、松滋二口。另據地貌形態反映,廣興洲及君山一帶也曾出現分流,因部分已湮塞,構成今三口分流的荊南網狀水系。自全新世以來,荊江地區經歷了古湖澤的衰亡與洞庭湖的擴展;由荊北分流轉向荊南分流;泥沙的沉積中心亦由荊北云夢澤轉向荊南洞庭湖的巨大變化,形成新的水系格局。

順治《江陵志余》之《志陵陸》“金堤”條提到,五代高季興修筑金堤后,“江勢改徙,堤遷于外”。光緒《荊州府志》記,雍正十一年(1733年),在郝穴下十里處修建了周公堤,并立一碑,碑南半里堤外舊有三閭祠,六七十年后,“圮于江中”。

考古發掘也證實了河道的南移。1953年斗湖堤江邊挖出一方嘉靖年間的墓碑,其上注明,墓地距江八里遠。由于受新構造掀斜運動和科氏力的影響,荊江水道由北南遷。當于墨山受阻后,因荊江水位上升,又向南分流,演變程序系以沙市為頂點,由荊北轉向荊南,從秦漢至清代經歷了順時針70°的旋轉。

歷史上這里的河道搖擺不定,但永遠是千折百繞。密布的蛇曲影響了航運,1967年至1969年,有關部門把中洲子和上車灣的兩處蛇曲人工裁彎取直,河道縮短了58公里;此后蛇曲又發生了自然的裁彎取直。如此一來,曲曲折折的荊江蛇曲消失了。

除了古人在書籍文獻中記錄到了靖江河道的變遷,今人在荊江的研究上也解釋了有些古洲已隨河道的南遷而靠岸成陸。據周鳳琴先生研究,由于受到由西北向東南的掀斜運動和地球自轉的科氏力等影響,水流向南匯聚,沙市河段經歷了由東北向西南的遷移過程,北部洲灘相繼淤長成陸。李長安先生也同意歷史時期荊江河道不斷南遷,但他認為南遷的原因在于桐柏—大別山掀斜隆升,而非傳統的科氏力。無論原因為何,河道南遷是大家認可的事實。

2、荊江河段變遷的原因

河流以其巨大的水流能量作用于河床及兩岸,不停地侵蝕、搬運兩岸及河床的物質,并于合適的地點沉積,改造著河床和河岸的形態。這就是河流的地質作用。

河流的侵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在河流的演變中扮演了一個不可忽視的角色。荊江河段處于長江中下游,長江中下游河流地質作用主要表現為局部侵蝕和堆積,并以側向侵蝕和堆積作用為主。河流水動力地質作用塑造的河道平面形態及其演變受到河谷地質結構的制約,兩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造就了長江中下游河道的各種形態。各種河道形態的形成都有其內在的規律。彎道河段的側向侵蝕作用,縱向侵蝕作用僅在局部河段出現,從河道的形態上表現河曲及彎道河段發育。搬運作用主要表現為從凹岸搬運至凸岸沉積,從上游灘搬運至下游。

如果說河流的地質作用是河流演變的動力,那么河谷地質結構便是一道約束。

河谷地質結構對河流地質作用的制約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改變水流的流向、流速與流態:當河流位于兩岸均為抗沖性較強的基巖河谷結構時,河水一般歸槽順流,在抗沖性差異部位發生渦流、旋流、回流等。荊江河段兩岸均為第四系松散堆積層,當兩岸及河床為較均質的第四系松散層時,將為水流的側向擺動提供較大的空間,形成良好的自由河曲。河床及河岸的局部耐沖巖土層,可以小范圍改變河流的流速與流態,形成局部沖刷和沉積。其次,河谷地質結構決定侵蝕和堆積的宏觀環境:在兩岸為基巖或抗沖刷性較好的河段,一般以侵蝕作用為主,河道比較順直,在抗沖刷性強弱相間的河道,形成沖刷和堆積的環境,一般可形成寬窄相間的河道形態。在寬闊的沖積平原上,可以形成具有寬河漫灘堆積的河谷,側向侵蝕和堆積作用明顯,河曲發育。因此,河谷的地質結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河流地質作用的宏觀環境和作用方式。由此可以看出河谷地質結構、河流地質作用與河道演變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

而荊江河段除南岸受山丘階地約束變化較少外,其北岸為廣闊的沖積性平原。岸坡中部以下以細砂層和中細砂層為主,抗沖能力極弱,且地面普遍低于南岸5到7米,下荊江三處裁彎后,由于河道長度縮短近三分之一,因而造床作用加強,河床普遍下切,水位降低,引起河流頂沖點普遍下移,頂沖能量普遍增強,但新的頂沖點絕大多數未加護岸,抗沖能力很小,崩退迅速,凹岸崩退的同時,凸岸相應外伸,河床相應橫向擺動。兩反向河灣間的長直過渡段在河流穿越時主流線往往呈正弦曲線形運動。在長過渡段內主流向南北往復交替擺動,其頂沖點隨流量的大小在不斷地變換,因而造成河岸不斷崩退。當凹岸崩退的速度大于凸岸外伸的速度時,江面相應展寬,洲灘應運而生,壯大后就造成分漢河道。分漢河道的興哀又引起頂沖點的變換,所指之處加劇了河岸的崩退,待大量崩退后,相應縮短了灣頸距離,增大了泄洪阻力,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產生裁彎或切灘撤彎,在灣頸縮窄的同時,河灣半徑也越變越小,對航行安全的威脅也越來越大,因此便有了六十年代的兩次人工裁剪。

參考文獻:

[1]許棟.蜿蜒河流演變動力過程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08

[2]許炯心.淮河彎曲河型成因的初步探討[J].泥沙研究1990(2):1-11endprint

猜你喜歡
荊江
“望聞問切”:融媒體時代新聞精品的編輯策略
荊江堤壩用料研究
荊江大堤 千年筑就
頻率曲線在荊江三口輸沙量計算中的應用
荊江航道整治工程完工長江航運“瓶頸”初步打通
三峽工程運用后荊江河段平灘河槽形態調整特點
三峽水庫蓄水后荊江河段河床沖淤及水位變化特點分析
荊江三口水沙變化趨勢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中國政府投資44億元整治長江中游荊江航道
三峽工程蓄水運用以來荊江水位流量關系變化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