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高三政治主觀題答題技巧

2017-06-30 08:55周仙玲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7年8期
關鍵詞:主觀題

周仙玲

摘要:可觀度強的答案應具備以下要素:一要層次清晰,即標出數學序號;二要邏輯嚴謹,如可用先原理后材料的模式,也可用先模式后原理的模式;三要語言專業化、科學化、避免口語化。

關鍵詞:新高考態勢;主觀題; 三辯二邏二美

隨著滬浙一帶新高考的鋪開,湖南的新高考即將打開序幕。新高考對學生的評價將完成由知識立意—問題立意—能力立意—核心素養立意的轉變,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評價將圍繞一體四層四翼展開,即高考核心立場—立德樹人、服務選拔、導向教學;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四翼: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四個圈層.這對學生的素養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主觀題是最能考查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和與能力的。面對這一新的趨勢,思想政治學科的主觀題在近年高考中的占分比率略超過為50%,2015年和2016年湖南高考中政治生活的主觀題平均得分為29.16分和32.95分,得分率不高。為了適應新的高考要求,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結合長期的教學實踐體驗,我認為對學生的解題能力要把握規律,實現從“有?!钡健盁o?!钡奶嵘?,所謂“有?!奔从心J?,有范式,也就是有規范,這一層次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基本答題思路和答題感覺,讓學生提升基本能力和基本得分率。所謂“無?!奔礇]有固定的模式,沒有固定的框架,這一層次的學生能夠自由根據考試情景靈活發揮。但要實現“無?!北仨氁浴坝心!睘榍疤岷突A。那么要實現解答政治主觀題的“有?!毙枰獜囊韵聨追矫嬷?,實現主觀題答題“三步走”:

一、審清題

為了提升學生做題的針對性,可以讓學生先審題。即審設問,著眼于三個方面:

1.審指向,也就是審清問題的方向,有利于為答案格式確定目標。一般而言,設問有三種指向,一是“是什么”,設問中常常有一些標志性的詞語提示,如“表現了、體現了,表明了,有何特點”等,還有一種較特殊的方式“某某是怎么的、如何做的”也應歸為回答是什么的題型,如2016年浙江卷中,“結合材料,簡要說明H市的扶貧工作如何體現中國共產黨的宗旨?!边@類題在生成答案時一般要突出材料中的信息形成答案??梢詴鴮懗伞白龅搅?,體現了,表明了,說明了”等格式。二是“為什么”,設問中常有“意義、理由、作用、原因、依據、影響、為什么”等標志性的詞,這類型題往往從必要性和重要性兩方面著手來回答,書寫答案時一般會寫成“有利于”“ ……的必然要求”“順應了”“推動了,促進了”等格式。三是“怎么辦”,這類設問中往往會有一些很明顯的標志性詞語,“措施、要求,途徑、方法”等,這類題型往往寫成“要……”“應該……”。審清指向,為答案的格式明確方向。

2.審內容,主要是審主體和客體。主體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組織、或某種行為。如“某某的觀點”“政府、企業、政黨……”或者“……的行為措施”等,通過主體的確認,可以縮小知識庫中的知識范圍,將知識庫中與主體無關的剔除。精簡下可用的教材語言。有的設問中有明顯的客體,有的沒有,客體是閱讀材料時把握信息的線索,如2015年全國卷“運用意識能動作用的知識說明抗戰精神對中國人民戰勝日本侵略者的作用”,設問中“抗戰精神”就是主體,而“中國人民戰勝日本侵略者”屬于客體。在閱讀材料時,與抗戰精神的表現和與中國人民戰勝日本侵略者相關的信息就是需要關注的。

二、對接材料

審完題后,要將答案組織出來,還需對接材料,才能將知識理論與實踐結合,才能不讓答案如空中樓閣,才能有豐滿的答案。在閱讀材料時,主要是圈出關健信息,何為關健信息?與設問的指向相關的,與設問的知識范圍相關的,與設問的主體相關的、與設問的客體相關的屬于關健信息,在考試場景下可圈出,并用最精簡的教材原理(不超過4個字)標注,為書寫答案提供清晰的思路。這既需要學生有較強的閱讀概括整合能力,又要能對教材語言深度理解和敏銳捕捉。為了提升學生對材料信息的把握度,可以使用抓標點符號的方法。一是抓句號,一句話往往是一層意思的表達;二是分號,分號前后往往會表達并列的不同意思。還可利用材料的表述的邏輯結構,是總分,還是分總。這樣有利于學生厘清邏輯思路,分清冗余信息與必要信息。

三、生成答案

完成以上兩步后,第三步就是答案的生成了,可觀度強的答案應具備以下要素:一要層次清晰,即標出數學序號;二要邏輯嚴謹,如可用先原理后材料的模式,也可用先模式后原理的模式;三要語言專業化、科學化、避免口語化。實現規范化、模式化的答案一般范式是原理(教材語言)+材料+時政語言,當然,要避免模式化答案的生硬化,還需要語言的靈活使用,使答案盡量做到三辯兩邏兩美的要求。即辨析辯護辯駁、邏輯思辨、邏輯分析論證、邏輯美與語言美的言語表達。答案并不一定和參考答案完全相同,可在符合以上要求情況下進行變式,筆者在上課時就對2016年全國卷38題的答案在指導學生按以上步驟的情況下進行了恰當的變換:

(摘錄)2013年,習近平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下簡稱“一帶一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積極響應。

材料一

共建“一帶一路”致力于建立和加強沿線各國互聯互通伙伴關系,實現沿線各國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續發展?!耙粠б宦贰苯ㄔO推動了沿線各國發展戰略的對接與耦合,增進了沿線各國人民的人文交流與文明互鑒,讓各國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截至2015年,已有7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表達了與中國合作建設“一帶一路”的意愿。30多個國家同中國簽署了合作協議,中國與相關國家合作建設了50多個境外經貿合作區。

運用“當代國際社會”知識,分析“一帶一路”建設為什么能為世界和平發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部頒的參考答案是這樣的:

順應了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的潮流,是建立國際新秩序的積極探索; 有利于沿線各國人民實現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能夠促進沿線各國間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政治互信;能夠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推動中國自身發展。

當然要答出以上標準的答案是不容易的,但是如果在經過以上三步的訓練后,學生是可能答出以下的變式答案的:

①共同的利益是國家間合作的基礎,“一帶一路”的倡議,符合相關國家的共同利益,得到了國際社會的積極響應,推動了世界和平與發展,順應了經濟全球化的趨勢。

②國際新秩序是推動和平與發展的重要途徑,“一帶一路”致力于建立和加強沿線各國互聯互通伙伴關系,有利于推動國際新秩序的建立。

③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題,“一帶一路”的倡議推動了沿線各國發展戰略的對接,增進了各國人民的交流相知互敬理解,促進了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④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國的外交政策能推動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一帶一路”提升了中國對外開放水平,推動了中國的自身發展。

總之,做好主觀題,有模式還是無模式都可遵循這樣的順口溜步驟?!爸饔^題目心要細,審清指向明知識。主體客體有聯系,材料要找關鍵詞。答案規范有層次,兩邏兩美心中記?!?/p>

參考文獻:

《2016年高考真題——文綜卷》

(作者單位:湖南省常德市第七中學 415000 )endprint

猜你喜歡
主觀題
極坐標方程主觀題考點分析
高考政治主觀題解題技巧
淺談高中地理主觀題的規范性答題
高中思想政治主觀題解題技巧指導
高中政治主觀題失分原因分析及規范作答的指導
學生應該學會合理運用可利用資源
例析詩歌鑒賞主觀題解答五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