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古文章意為高

2017-06-30 08:18江雪琴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7年8期
關鍵詞:多角度高考作文大氣

江雪琴

摘要:近幾年新課標高考多是新材料作文,因此對材料立意的把握成了寫作的關鍵。千古文章意為高,明代哲學家、思想家王夫之曾說:“意猶帥也,無帥之兵,謂之烏合?!备呖甲魑哪芊竦酶叻?,立意關系重大。如何讓高考作文立意深刻,本文從立意大氣、透過現象看本質 、多角度分析材料三個方面進行研究,并闡述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高考作文;立意深刻;大氣 ;現象;本質;多角度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高中語文課程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語文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高考作文的指導思想必須符合這課程標準。

高考作文是幾個省的考生在規定的時間里寫一個題目,這樣很容易造成“千人一面,萬人同聲”的現象,但高考又是一場選拔人才的考試,如何“想人之未想,言人所不知言”,在眾多作文中脫穎而出,是許多考生所追求的,要做到這點,立意深刻顯得很必要。下面就作文立意深刻談談我的幾種方法:

一、高瞻遠矚,具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氣魄

2016年9月13日,“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在北京發布?!爸袊鴮W生發展核心素養”以科學性、時代性和民族性為基本原則,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培養中學生的核心素養,立德樹人,這就要求我們高中生面對紛繁復雜的生活能審視現實,聚焦社會樹新風,寫出具有思想力量的文章。而要寫出具有思想力量的文章,首先立意上就要求“ 高瞻遠矚”,“ 高瞻遠矚”就是指作文要“大氣”,有高遠的立意,也就是要有才識。有了才識,就會從思想上有了把握全局與選擇目標的能力;有了才識,就能形成獨立之見,就有了超越平庸的氣概和膽略;有了才識,就有了創新的自信和能力,全面充分地展示自我。才識是高考作文的制高點,它決定了文章品位的高低。魯迅先生的雜文被稱為一把“匕首”,直接刺入敵人的心臟,就是他的作品立意高遠,關注國家、民族的興衰、榮辱?!墩摾追逅牡沟簟方枭磉吺吕追逅牡沟?,聯系到神話傳說-—白娘子被法海和尚鎮壓在雷峰塔下,贊揚了白娘子為爭取自由和幸福而決戰到底的反抗精神,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鎮壓人民的殘酷本質,并鞭韃了那些封建禮教的衛道士,從而表達了人民對“鎮壓之塔”倒掉的無比歡欣的心情?!赌脕碇髁x》從國民政府的外交事件,闡述對文化遺產、外來文化的批判性繼承的觀點。魯迅先生的文章立意高遠,才具有時代民族的精神與力量,成為時代的精神食糧。而我們一些同學的作文囿于自我的狹小天地,停留在記錄自己的見聞感受,喜怒哀樂,榮辱得失上,因而文章流于平淡,流于“小氣”。那么文章怎樣才能寫得立意深遠而有才識呢?

首先,如果材料有供選擇的,就指導學生選擇一個大氣的層面來寫:例如2017年福建省4月質檢作文材料:“不同的交往會形成不同的共同記憶,角色不同的共同記憶的意義不同?!弊魑念}列舉了三個例子:

“張爸爸:親情的紐帶,再忙我也要陪同孩子成長。

沈老師:共同記憶是精神家園,我要做名謙謙有禮修己達人的園丁。

吳市長:共同記憶是城市的根和魂,我們需要高樓大廈,也要文化底蘊?!?/p>

請從子女、學生、市民三個角度,任選一個角度,寫一篇文章。

題目要求任選一個角度,就是要在下筆之前,對比、權衡,再做出選擇。這是就要對三者進行分析,從子女的角度立論,“共同記憶”是“親情的紐帶”,“為什是親情的紐帶?”因為記憶有許多痛苦、幸福的往事,家庭遇到不幸與挫折、遇到難以忘懷的幸福與快樂都會珍藏于親人的心中,成為一筆精神財富,如薪火代代相傳。美好或痛苦的“記憶“,可以不忘初心,可以展望未來。家庭生活點點滴滴,都是瑣碎之事,寫起來很難“大氣”,有些同學為了“大氣”,寫自己生病,父母通宵達旦陪伴,這樣寫顯得“低幼化”,在改卷過程中,寫這個角度的同學的作文很難得高分,主要原因,立意很難“高遠”,寫起來思路很難鋪展開。同樣的道理,從學生的角度寫與老師的“共同記憶”,要寫出精彩的文章,也難。而從市民角度立論,可以選擇城市典型的物件、生活習俗、重大事件等,進而就城市的共同記憶的留存與消失、遺忘與珍藏深入思考,既有可讀性,又有思辨性。寫起來大氣又豐富。

深刻高遠的立意總是與“自我”無緣的,所以,必須超越自我局限,追求更高的精神、價值、情感。必須把現實生活融入到作文中,不要就事論事,盡量用大的眼光去看,要用世界的、長遠的、人生的目光去審視生活、生命和人生。在超越中,由低級到高級,由淺到深,

站的高度不同,得出的結論也不一樣。

二、透過現象看本質

所謂的立意深刻,就是文章表現的觀點能從社會生活和材料中發現別人未見或未曾注意到的東西,而不是只停留在材料表面的現象上,對讀者有一定的啟發意義。2017年全國高考《考試大綱》對“寫作”的“發展等級”的要求,首先就是“深刻”,“深刻”就是能夠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事物的內在關系,觀點具有啟發作用。

對于一些寄寓性材料,如寓言、童話、漫畫等,須透過材料的表象,進行“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的聯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聯想到人,進而聯想到與材料內容相類似的人生哲理、社會現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內涵,從而確立論點。

對于敘事類的材料,敘述的現象許多是暫時的、表層的。若要讓人感動,讓人深省,讓人難忘,還要開掘深刻,立意深邃,“發人所未發”。別人只看到表面現象,你卻看到了隱藏在深層的本質;別人只能“知其然”,你卻能“知其所以然”。這就能給人啟迪,催人深思,發人深省。

如何能做到透過現象看本質?

1、探究并解釋現象存在的背景;

2、探究并解釋現象的共同特征;endprint

3、探究并解釋現象的特殊含義;

4、從特殊到一般并聯系現實生活進行推演;

如材料作文提到:演員黃曉明的一場婚禮,費用兩個億,而諾獎得主屠呦呦嘔心瀝血,一生奉獻,還集史上前人、所在單位團隊努力,獎金卻只能在北京買半個客廳。這則材料從表面上分析,是金錢的比對,這種現象,反映了社會存在的拜金主義、利己主義、娛樂至死中狂歡的享樂奢靡的風氣。這樣的分析難免給人“仇富”的感覺,讓那些真正為社會做貢獻的人找不到方向。而如果能從精神層面分析,屠呦呦是一個能在人類醫學發展史上留下濃重一筆的人,這是多少商場“成功人士”不惜重金,刻石留名求之不得的“青史留名”。所以從金錢的角度分析,見解顯然膚淺。我思故我在,在深入材料后發現精神層面的價值,材料的深刻意義就體現出來,學生的價值觀、世界觀也得以引導,也體現了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

還有,一則材料,關于“@作業本(本名孫杰)在網絡上侮辱烈士邱少云事件”的寫作,學生讀完后義憤填膺,下筆慷慨激昂,立場明確,一氣呵成,淋漓盡致。但是,有關心時事,關心動態的老師應該會發現,邱少云被惡搞,不是個例,還有許多例子,如狼牙山五壯士是逃兵;說沙家浜中的阿慶嫂與郭建光有不正常關系;說白毛女中的喜兒就應當嫁給黃世仁,現在想傍大款還傍不上;說紅巖中的江姐先與人關系不正當,然后發展他入黨;說劉胡蘭是被鄉親鍘死的;說黃繼光堵槍眼從物理學上講是不可能的……共和國的英雄幾乎無一幸免。探究這種現象的共同特征,從個例橫向聯系,升華為一種社會現象。再探究現象存在的背景,“為什么會這樣?”“這些人居什么心”,聯系背景,會發現這是網絡時代有的人想制造轟動效應,在網上發表相關言論后能吸引眼球,提高點擊率,提高了知名度,所以就挖空心思去編造詆毀英雄人物的假言假事。過去就有人議論和貶損英雄人物,只不過幾個人議論一陣,沒有傳播媒介。網絡時代不同了,在網上發表言論,傳播很快,影響也大。網上傳染性惡搞就像傳染性疾病一樣,對社會危害很大。透過現象看本質,這件事從深層反映了一些網民價值觀的缺失與精神信仰的遺失。

從小到大,從點到面,從表及里,聯系背景,揭示了事件的本質,追根溯源,層層剝筍,

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培養自己高尚情操,學會辨證思維,懂得更多的哲理,提高自己對真善美的鑒賞能力,進而正確的認識生活,認清生活本質上的東西。

三、多角度分析材料,立意深刻

對于一則敘事類的材料,如果角色比較多,那么角度就比較多,這時進行多角度地分析,對材料的理解就更深刻,就有可能發現蘊涵在其中的豐富事理。作文材料:

2016年8月19日,山東一名家境貧寒的準大學生徐玉玉,因接到騙子的詐騙電話,被騙9900元學費。當天傍晚與父親報警返回途中,該女生突然昏厥,盡管在醫院搶救兩天多,仍因呼吸心臟驟停離世。

來自福建安溪的騙子最終落網,更引起網絡媒體的一番波瀾。據調查,此地之人道德水平低下,不以詐騙為恥,而“以詐騙不到錢為恥”,“詐騙在他們眼中,成了一種職業,僅僅是謀生的手段,所以出現一家人甚至一個村都在詐騙的現象?!弊屖廊藶橹等?!

此事引起的責罵聲、嘲諷聲、質疑聲在各大媒體此起彼伏。

這是一則新材料作文,材料三段,第一段是一則新聞,第二段是調查發現,第三段是觀點。面對豐富的材料,先進行多角度分析:

從徐玉玉的角度分析:要學會自我保護,提高防范意識;積極面對人生中的各種挫折:

從家庭、學校的角度分析:家庭、學校不能只重視文化課的教育,應多渠道指導學生形成安全意識。

從騙子的角度分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別在謀生中丟了道德;警惕近墨者黑,別讓惡蔓延。

從社會相關部門的角度:加強信息監管,維護信息安全;打擊詐騙‘絕不手軟;立法監管,切實到位;大力宣傳正能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與傳統的材料作文不同的是,這四個角度不是并列關系,也不是選擇一個就可以立意,而是要分析他們之間的內在關系,才能更深刻。徐玉玉的死亡是現象,騙子行騙是導致她死亡的直接原因,而家庭的貧困、學校安全教育的缺失則是她死亡的間接原因,而相關部門的角度則可以作為措施分析,這樣在全面把握材料的基礎上,多角度分析,梳理材料的關系,立意的更深刻了。

立意深刻、新穎,強調文章要站在時代的高度,透過生活的現象,能“以小見大”,多角度分析,揭示能夠反映時代風貌的本質問題?!拔恼潞蠟闀r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這需要我們引導學生平常要關心時事政治,多看新聞聯播、焦點訪談、今日說法、法治在線之類的節目,對新聞熱點事件發表自己的看法,思想有高度了,寫出來的文章也就自然立意不一般了。

參考文獻:

[1]《語文教學通訊》

[2]《中學生作文指導》

[3]《中學語文》

[4]網絡資料

(作者單位:福建省壽寧一中 355500)endprint

猜你喜歡
多角度高考作文大氣
多角度描寫,讓人物“活”起來
揉以成器,大氣悠遠
被高考作文概括的年輕人
高考作文沒有統一標準
大氣光學現象
多角度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對一道習題的多角度思考與拓展
微趣圖
高考作文常見錯別字大全
一道圓錐曲線問題的多角度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