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連續性文本與語文教學結合的路徑探討

2017-07-01 19:55衷云
新課程·中旬 2017年5期
關鍵詞:非連續性文本教學策略小學語文

衷云

摘 要: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非連續性文本顯示出來的特點主要包括簡單大方、富有生活氣息。在進行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非連續性文本發揮了極其重要的積極作用,讓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了加強訓練,對語文教材所忽視的細節進行了彌補完善。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非連續性文本不再單單被理解為閱讀材料,更多意義上已經融入了小學語文的教學環節。對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靈活應用非連續性文本進行了簡單的分析總結。

關鍵詞:非連續性文本;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在“新課標”的相關表述中,小學語文和非連續性文本緊密地聯合在一起,然而,這兩點之間有聯系的最主要因素還是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現代教育的實際需要,時代的必然結果。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將非連續性文本進行融合,讓現有的小學語文教學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讓教學質量與效果得到提升。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進行非連續性文本的使用,讓雙方都獲益良多。

一、非連續性文本走進語文教學的意義

就學生而言,在進行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使用非連續性文本,貼合了學生的實際思維發展狀態。一方面,非連續性文本的特征是圖文兼備,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比較稚嫩,比較愛看有圖片的內容,所以非連續性文本非常有利于學生的實際需要。在非連續性文本的表達下,文本的大體意思得到了最大限度地保留,對相關的圖像進行了精華的萃取。另一方面,由于非連續性文本多維分布的特征,對小學生發散以及集中思維的訓練非常有益。在進行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過程中,由于文本的間斷,學生要不斷地進行思維的跳躍與轉換,想要從非連續性文本中收集到最為完整的信息,這就需要學生對相關碎片化的信息進行整理總結。

就教材而言,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由于語文教材通常都是以篇為例,這就對教學有了不利之處。夏丏尊認為選文是說明詞法、句法、章法等“共同的原則”和“共通的樣式”的“例子”。作為“例子”的選文在教學時往往只關注其中的一點或幾點,不作面面俱到的闡釋。但是,“文章是多方面的東西,一篇文章可以從種種視角來看,也可以應用在種種目標上”。文章的豐富性在某種程度上會干擾所列的主題。為此,王榮生曾提出,“例文”并不一定非要整篇全文,它有時也可以是“三言兩語的片段”。在這個地方,非連續性文本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弊病,讓相關“例文”的表現形式更加立體,讓其主題顯得更加明顯。

二、非連續性文本走進小學語文教學的策略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參考非連續性文本的作用,我們能夠將非連續性文本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主體型”,而另一個方面自然就是“輔助型”。這兩方面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使用方法不盡相同,而發揮的功能自然是有差異的。

1.“主體型”非連續性文本教學策略

何為“主體型”非連續性文本,簡單來講就是在教材的內容中缺少的部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老師要不斷地進行生活化素材的采集,采用生活化教學。

(1)回歸生活善取材

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材中,對非連續性文本的關照是比較少的,其主要的表現是非連續性文本少見而且沒有其專門的單元。所以,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材中,嚴重缺少相應內容。這是由于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所要學習的不單單是書本知識點,更重要的是要將相關的知識進行實際靈活運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不斷地將教材與生活相結合,對學生的學習活動加強重視的程度。老師要不斷地將教學進行生活化,插入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內容。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肯定對相關的話題產生屬于自己的想法,更容易激發學生進行自主思考。老師除了將教學生活化外,還要讓非連續性文本的語文氣息充分地散發出來。

(2)創設意境顯實效

在進行語文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對非連續性文本進行閱讀,其關鍵在于學生進行信息的獲取和加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要結合生活的實際經驗,對相關的意境進行創設,讓學生如臨生活實際,進行文本的閱讀,從而進行文本信息的獲取和加工。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進行情境的創設。

2.“輔助型”非連續性文本教學策略

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非連續性文本成為一種輔助的教學方法,對于語文閱讀、語文作文、口語交流方面的教學都有著很顯著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語文老師要不斷地進行使用意識的增強,讓自己能夠更加熟練地進行非連續性文本的應用。

在進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過程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尤其是對于寫作內容的確定、作文思路的構架方面。在進行網式聯想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把自己所想到的內容全部寫到紙上來,對自己要寫作的內容進行初步的確認,進一步對自己的寫作內容進行篩選,接著使用拼圖技巧,把相關的內容進行拼接,讓自己的寫作思路變得更加清晰明了。在美國母語教材的編寫過程中,編者給學生推薦了這種方法進行寫作細節的收集。它從多個方面分別介紹了描述、聯想、運用、分析、比較或對比、評論這六種分析話題的方法。學生可分別從這六個角度來思考、收集寫作內容,確立文章的寫作提綱。

非連續性文本與小學語文的結合有著多方面的推動,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讓現在的小學語文教學內容得到了最大化的豐富,從而讓學生的語文學習變得更加富有趣味性,讓語文的教學質量得到了提升。所以,相關的小學語文老師要不斷地對非連續性文本和小學語文教材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探索,不斷推動新課程的改革。

參考文獻:

[1]陸璟.PISA測試的理論和實踐[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洪宗禮,柳士鎮,倪文錦.母語教材研究7[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

編輯 溫雪蓮

猜你喜歡
非連續性文本教學策略小學語文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