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個性化藝術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初探

2017-07-09 19:04趙芷藝
現代職業教育·高職高專 2017年12期
關鍵詞:個性化藝術評價

趙芷藝

[摘 要] 藝術院校的教育應順應時事,適應國家文化發展戰略需求,發揮藝術教育自身優勢、發揮教師主體作用,認真思考和關注如何在藝術教育活動中通過科學有效的辦法教書育人,并且通過個性化教學,培養出優秀的藝術人才。

[關 鍵 詞] 高校;個性化;藝術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 G64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34-0019-01

作為藝術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如何適應國家文化發展戰略的要求,如何發揮藝術教育自身的優勢、發揮教師的主體作用,為培養優秀的藝術人才,探索科學有效的育人方法,在藝術教育活動過程中追求個性化,應是現今必須認真思考和關注的問題。

作為一名高校藝術類學生,我們首先要做到的是熱愛生活,熱愛人和環境,這種熱愛不是偽裝的而是要發自內心的,還要具備一定的美學素質。同樣,要對環境持有應有的尊敬之情。還要為藝術獻身,大膽創新,在廣泛學習前輩藝術家的基礎上,吸收當代國內外藝術家的理論和經驗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創造出洋溢著生活激情、富于絢麗生命歷程的作品。在重視感受和表現形式上,讓觀眾產生共鳴,打動人心。在日常的學習中,一種優秀的創意,一個歷經苦苦思索的方案,往往在思索的過程中最能考驗一個藝術者。

一、人才培養的“個性化”是藝術教育的重要體現

藝術教育的個性化培養手段是藝術人才成長的重要前提。追求個性化的教育風格,首先要培養學生的人格修養及藝術修養。高校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其總體性精神面貌決定了其所具有的綜合性與多側面的特點。特別是面對多元化的社會生活及市場經濟的沖擊,必然帶有一定的負面影響。例如,個別學生在排斥民族民間藝術、盲目崇拜西方藝術等極端思想意念中,又摻雜進了精神上的空虛與內心的浮躁,表現出了冷漠、粗俗、躁動,甚至有的將調侃、庸俗、媚俗、惡俗也當成美來追求,這就進入了個性化的誤區。人需要藝術的陶冶,社會環境需要高雅藝術來凈化,高等藝術院校的人才培養,就是要讓學生分清可以“百家齊鳴”,但不能“孤芳自賞”。在學好傳統專業的基礎上,在技術和手法上進行“分枝”、創新。

二、追求個性化的教育,要注重把握學生自身的個性特點

個性是一個人總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穩定特點上的差異性。藝術類專業學生的個性心理結構呈多元性、多維度的特點。自我表現欲很強,情感豐富、思想比大眾活躍,容易產生新的創意和個性化氣質。作為未來的藝術家,必須具有一種對社會、對人生的觀照意識,對國家、對人民的社會責任意識及為大眾、為人民的服務意識。作為藝術教育工作者,在注重培養學生個性化特點的前提下,努力實踐藝術教育的科學方法,并注重學生個性化風格的培養與追求,藝術教育的作用就一定會發揮得更好。

三、個性化藝術人才培養模式應為因材施教

學校不是工廠,學生更不是批量生產的商品。個性化教育理念推出一個學生一個教學團隊、一個學生定制一套教學計劃的因材施教模式,最大限度地尊重和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讓學生有更多獨立思考、獨立實踐的學習機會,提升素質并發揮潛能。實施個性化人才培養的導師制教學模式,構建個性化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推行個性化人才培養的教學方法,創新個性化人才培養的評價體制等都是我們改革的嘗試和手段。

(一)各個專業教師,通過個性化教學管理系統,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個性化分析診斷”,分析出學生的特點并為學生制訂科學的個性化輔導方案。

(二)為學生提供免費的陪讀服務,在1對1輔導課程之余,學生可在高年級的學長陪讀下,互相探討,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三)教師從“知識傳授者和專家”逐漸變為“協作人員、幫助者、學習者”,教師教學的重點已不是傳授知識,而是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建設校園網便是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學習環境。在教育網絡環境下,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習者的主動性、積極性,既可以進行個別化教學,又可以進行協作型教學,所以是一種全新的網絡教學模式。

(四)評價方式多元化,傳統的教學以目標評價為基本形式,只注重學習結果,強調統一性,忽視個別差異。在高校教育中教師要善于從多個角度來評價學生,讓學生發現自我優勢,充分調動潛能,實現個性的發展。教學評價要有總結性評價,既要有定量評價又要有定性評價。

(五)在高校教育中實施個性化教育不應僅僅局限在課程教學層面,要充分發揮環境育人的優勢,營造藝術教育的大環境。如建設相關藝術工作室、組建學生藝術社團,定期舉辦學生和教師作品展、藝術觀摩、藝術考察等活動,組織學生參加各類藝術大賽等,從而使學生隨處、隨時、隨地接受多方位、多角度、多層次、多元化的藝術教育。

總之,個性化教育已成為當今世界教育發展的主要趨勢。個性是藝術的生命,個性化培養是藝術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個性化教育是高校藝術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鮮明個性和獨創精神的藝術人才的重要途徑。我們要用個性化教育培養出能夠適應市場需要的技能型、職業型、應用型文化藝術人才,更好地為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王曉輝.一流大學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

[2]夏燕靖.對我國高校藝術設計本科專業課程結構的探討[D].南京藝術學院,2007.

猜你喜歡
個性化藝術評價
為小學英語個性化合作學習單做加法
紙的藝術
2006—2016年度C—NCAP評價結果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
因藝術而生
藝術之手
同桌寶貝
爆笑街頭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