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實一體化在高職經濟法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2017-07-09 14:40龍雯
現代職業教育·高職高專 2017年9期
關鍵詞:理實經濟法教學活動

龍雯

[摘 要] 高職院校教育的核心目標,就是鍛煉學生的職業實踐技能,但是現實往往與之相悖。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經濟法課程教學過程中,經常注重理論灌輸而忽視實踐技能的鍛煉,致使培養出的有關專業人才難以達到特定工作崗位的需求?;诖?,高職經濟法教師要盡快引入理論和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指導模式,即憑借高職生經濟法實踐應用技能培養作為基礎,對一系列重要教學內容進行選取整合,高效率教學活動規劃布置教學活動。結合實際,探討理實一體化在現代高職經濟法教學中的應用要點,希望為日后高職院校經濟法教學和人才培養質量同步改善提供保障。

[關 鍵 詞] 理實一體化;高職院校;經濟法教學;應用要點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25-0223-01

經濟法課程作為經濟、管理類專業必修的基礎課程,本身保留較強的實踐應用特性,盡管部分教師積極引入案例、多媒體等教學引導模式,使課堂互動交流氛圍得以及時調動,換取了一定的課堂教學改善績效,不過有關教學中側重理論闡述而忽視實踐訓練的問題始終根植。而截止至今,處理好這類弊端問題的最為直接且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課堂教學中促成理實一體化,至于究竟如何科學妥善地在高職經濟法教學中應用理實一體化,有關細節性內容將在后續予以具體闡述。

一、科學性地編輯理實一體化的經濟法教學應用素材

現階段我國高職院校經濟法教材體系不單單容納市場宏觀調控和監管層面上的法律規范體制內容,同時還全面涉及民法商法、訴訟法等知識點,包括保險仲裁、知識產權等法律制度,彼此交互式融合,形成的體系極為龐大,呈現出的內容更是前所未有的復雜。如若教材設計過程中毫不顧忌地將上述法律內容一一引入,勢必會和學生既有的思維習慣產生沖突,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長期順利開展。為了確保更加理想化地滿足社會中全新的人才培養目標,教師完全可以考慮針對高職院校經濟法的理論和實訓教材進行同步改編,具體方式就是選擇融合理論和實訓教材的同時,結合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特色和學生今后的就業需求,進行有關教材的精確化選取、教材結構合理性創新,最終真正促成法理知識和實務的一體化。

首先,教材內容選取方面。教師須將高職生的專業特征和就業方向全面考慮進去之后,貫徹實用和適用性原則,進行反壟斷、知識產權、證券、票據、個人獨資企業、合同、仲裁與訴訟等不同法律體制內容的匹配劃分。

其次,教材資料編寫方面。教師要憑借相關專業對學生今后實際工作任務要求進行必要性的法理知識點導入,令學生可以在學習經濟法課程之后,明白如何依法設立和治理企業、簽訂履行與解除合同、應對壟斷等不合理市場競爭現象、申請與保護有關知識產權等,至此令他們深切感受到經濟法的實用價值,不會像以往般在課堂重復學習中產生消極懈怠的心態。

二、靈活性地開展理實一體化的經濟法教學指導活動

想要切實培養高職生的職業技能和素養,單純設計、編輯出理實一體化的教材是不夠的,同時還需要教師全面整改以往依照知識本身進行教學活動設計的模式,即依照有關工作處理過程進行經濟法教學活動規劃組織,其間須確保將工作內容、對象、組織、產品、環境特征全方位把握之后,引導學生模擬演練咨詢收集、決策制定、實踐操作實施、質量檢驗反饋等關鍵性工序流程?;诖?,教師須在貫徹理實一體化原則的基礎上,將行動導向和任務驅動作為核心,組織多元且生動化的教學活動,力求促進經濟法課程內容與學生今后向往的工作崗位要求的全面對接。如在進行合同法課題內容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考慮將合同法教學內容依次劃分為合同訂立、履行、解除三類任務,令學生在執行這一系列任務過程中完成知識點的整合記憶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訂立合同任務處理過程中,教師的任務只是進行合同訂立期間必要的理論知識講授,包括合同效力和擔保等內容,之后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實踐操作,依次處理好要約方案制訂、要約檢查和總結等工作內容,確保一切處理妥當之后,教師再予以客觀性的校驗評估。事實證明,學生在任務導向作用下學,會邊學邊做,不再認為經濟法課程是枯燥乏味和難懂的,更可以在一個學期內鍛煉出特定工作崗位所需的經濟法實踐應用技能以及職業素養。

三、系統性地安排理實一體化的經濟法教學考核評價工作

具體就是沿用試卷和非試卷相互結合的考核評價模式。在試卷考核過程中,特別是涉及案例分析和法律文書制作等題目時,要盡量避免重復出現以往純理論或是記憶性的題型,而在名詞解釋和簡答等方面,則可以考慮進行開卷測試;在非試卷考查環節中,具體須沿用和工作崗位、分組模擬活動流程相互對接的模式,如演繹合同簽訂和解除、合伙企業設立情境等,并在其中鍛煉和評價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除此之外,考核成績還要適當地做出分散化處理,如在加大平時成績比重的同時,將實訓任務作為對學生技能考核的基礎項目,并且將考核結果記錄到總體成績之中,借此維持整體考核過程的公平性與科學性。

綜上所述,在高職院校經濟法教學中推廣理實一體化模式,有助于加強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應用技能的融合,令其朝著社會創新型人才規范指標發展。因此,希望日后各類高職院校在經濟法課堂中都能夠積極地引入這類教學模式,為進一步增強其教育實力和信譽提供必要的保障條件。

參考文獻:

范少虹.芻議經濟法教學改革[J].法制與經濟旬刊,2011(2):116,118.

猜你喜歡
理實經濟法教學活動
淺談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經濟法的互動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高職會計專業經濟法課程思政教學實踐探索
培優輔差小組教學活動的實踐研究
基于核心素養之自主發展的教學活動設計
大數據時代經濟法的完善路徑探討
大數據時代經濟法的完善升級路徑分析
以數學類繪本為載體的幼兒園教學活動探究
農類專業“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的困惑及探討
計算機網絡專業“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