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產教融合的高職院校機械制造專業實施前校后廠的實踐與研究

2017-07-09 14:40張亞力閆健
現代職業教育·高職高專 2017年9期
關鍵詞:車間職業院校生產

張亞力 閆健

[摘 要] 職業技術院校一般都有自己的實習工廠,結合當前經濟新常態下職業院校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從職業院校實施前校后廠模式入手,結合人力資源,培養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改革,闡述了前校后廠模式的實踐與創新,總結了前校后廠模式的實施目標、工作實施過程及取得的教學生產成果、體會與思考。

[關 鍵 詞] 前校后廠;一體化教學;產教合一

[中圖分類號] G718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25-0235-01

一、實施背景

在國家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的新形勢下,為滿足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的需要,職業院校要想培養符合現代企業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培育學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就必須進行教學模式改革,開發職業院校主體專業一體化課程人才培養方案,探索符合現代企業生產需要的教學體系。

職業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如何更好地發揮“前校后廠”,既是實習工廠要滿足生產企業的功能,又是實訓車間要滿足學校一體化教學的功能,這是目前職業院校始終在探索和實踐的重要課題。

二、創新前校后廠教學模式,明確人才培養目標

構建適應技能型人才培養要求的生產、實習環境,使學生不出校門就能體驗真實企業的生產環境和生產過程,實現對學生實習安全的全程監控,降低實習成本。通過實施“前校后廠”的模式,我們對原實習工廠的管理機制進行完善,以生產水平一流、可持續發展的現代企業建設為目標。在具體生產、教學工作中,我們將6S管理及現代企業的先進管理理念植入學生實訓環節,實現了學校人才培養與企業用工“零距離”對接;進一步完善產教一體的生產、教學模式,促進教學與生產的有機融合,實現了“前校后廠、產教共贏”。

三、條件保障

(一)組織領導

學校的校辦工廠要成立以廠長為組長的“前校后廠”模式,實施建設工作小組并組建由工程技術人員和專業教師組成的產教結合指導委員會,為“前校后廠”建設提供組織和制度保障。

(二)教學實施

學校工作小組要開發出滿足產教融合的一體化課程標準:一體化的專業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案、基準學時、實訓學時,并開發出理論與實踐相融合的典型生產任務。同時工作小組要加快培養既能講授理論知識,又能指導技能訓練和生產實習的一體化教師。工作小組要注重在一體化課程開發試驗過程中,校辦工廠堅持“既出產品、又育人才”的指導方針,把生產與教學有機結合起來,使教學與生產水平同步提高。

四、工作過程

(一)完善內部管理機制,引入企業6S管理模式

以制度建設為基礎,建立健全6S管理制度和車間生產教學管理制度,制訂了車間作業任務書,規范了產品加工流程,完善了組織機構,做到制度規范、管理科學。

(二)對車間場所進行功能區域劃分,建立一體化生產、教學工作站

按照車間6S管理標準和現代企業生產流程及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實習環境要求,我們對原有的加工車間進行改造,劃分為生產區、教學區、成品區、產品待加工區、廢料區等,從而整合、優化了生產資源和教學資源。

(三)實施工學一體的教學、生產模式

通過實施“前校后廠”的生產、教學模式,構建“車間建在學校,課堂設在車間”的校廠一體情境,為學生提供了真實工廠實踐環境。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以產品加工為載體,在學生完成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完成一個行動導向的教學過程。在整個生產過程中,校辦工廠既是學生頂崗實習的基地,又是產品加工的工廠。

學生頂崗實習過程中,校辦工廠按照生產計劃和頂崗實習方案,確定產品任務、加工工藝文件、產品質量和工期,并根據生產過程確定教學內容。在具體生產組織、教學實施上,根據各專業教學目標,編制實習教學大綱和技能訓練教材,由專業技術人員現場講授車間生產流程、典型零部件加工工藝;根據校辦工廠制訂的產品生產加工流程,學生在師傅的指導下進行生產。

五、實踐與研究

(一)提升了學生實踐能力

學生不出校門就能體驗到企業真實的生產環境和生產過程。接受學生的頂崗實習任務,真正實現了學生和企業的“零距離”接觸,提高學生專業技能。學生在工廠實習期間,嚴格執行現代制造企業的各項管理制度,讓學生真正體驗到現代企業管理的理念。校辦工廠在6S管理基礎上,規范了操作人員崗前、崗中、崗后的程序動作,實現了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的有效對接。

(二)提升了教師教學能力

三年來,校辦工廠完成了多名新進教師和部分專業教師的培訓任務,提高了專業教師的實踐能力。比如,校辦工廠技術人員和專業教師一起積極參與企業技改項目,為北京某公司液壓缸體的活塞加工工藝進行了最優工藝方案設計,使機床加工循環走刀時間從41分12秒降到19分03秒,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受到企業的好評。

(三)實現了三個轉變

前校后廠模式是學校實現一體化教學的有效途徑。在實施一體化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學校的教學資源,按照學生的學習認知規律,設計教學方案和學生工作頁,將典型工作任務進行分解,再設計若干個教學情境,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實施一體化教學。

1.實現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

傳統的課題教學是以教師為主,教師課堂上大部分采用的是灌輸式的教學法,很少進行學情分析。一體化教學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有效激發了學生自我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突出學以致用,在學習中體驗工作的責任和經驗,在工作中學習知識和技能,加快實現從學生到勞動者的角色轉換。

2.實現以教材為中心向以工作任務、工作過程為中心的轉變

一體化教學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教師要圍繞典型工作任務確定課程目標,來選擇課程內容,制訂專業教學計劃,構建工學結合的課程體系,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在專業課程體系改革中,更加注重課程的實用性和針對性。

猜你喜歡
車間職業院校生產
職業院校財務會計網絡化建設
超過定額
注意注意!吸管來襲
“扶貧車間”拔窮根
新時期職業院校檔案管理的思考
2017年農藥生產企業新增生產地址備案名單
A7_p69
食品與水
例說最優化方法解實際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