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扎特《土耳其進行曲》創作手法與風格特征探析

2017-07-12 13:58四川文理學院635000
大眾文藝 2017年3期
關鍵詞:進行曲樂段調性

楊 柳 (四川文理學院 635000)

莫扎特《土耳其進行曲》創作手法與風格特征探析

楊 柳 (四川文理學院 635000)

《土耳其進行曲》是莫扎特鋼琴奏鳴曲《A大調第11號鋼琴奏鳴曲》中的第三樂章。該樂章旋律輕快而活潑,明朗簡潔,易于被人們所接受。調性上采用平行大小調、同主音大小調等近關系調的變化形成色彩對比;在結構上將回旋曲式結構原則與三部性結構原則相結合,主部與插部交相輝映,形成獨特而別具一格的倒裝回旋曲式。

《土耳其進行曲》曲式結構 材料發展 風格特征

十八世紀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奧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一生雖然短暫,卻創作了大量的音樂作品,特別是在交響樂、協奏曲、歌劇以及鋼琴曲等領域有著卓越的貢獻和突出的成就,為世人留下了寶貴的音樂文化遺產。其《A大調第11號鋼琴奏鳴曲》的第三樂章《土耳其進行曲》,其旋律輕快活潑、流暢動聽、雅俗共賞,深受大家喜歡,無論初學鋼琴之人,或是成名的鋼琴家,都把它列為保留曲目經常學習或上臺演奏,并被改編成多種其它器樂體裁形式。

一 、精致巧妙的曲式結構

該作品曲式結構體現出天才的莫扎特巧妙的音樂結構思維方式。表面上看,似乎是一個復三部曲式,而實際上它是一個完整而又特殊的回旋曲式結構。首先,第一大部分1-24小節,是一個ABA(8+6+8)的單三部曲式結構;第二大部分33-56小節,也是一個與第一部分結構對稱的單三部曲式CDC(8+6+8);第三部分65-88原樣再現了第一部分的單三部曲式ABA;98-128小節為尾聲。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典型的復三部曲式。但是,在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第二部分與第三部分、第三部分與尾聲之間有一個獨立的、完整的、非常富有特色的新主題樂段貫穿全曲,形成一個獨立的主部樂段,從而導致結構性質發生改變變為回旋曲式結構。其中,第一、三部分為插部一,第二部分為插部二,貫穿的主題為回旋曲式的主部,完全符合回旋曲式的結構原則,因而應將其界定為回旋曲式。所特別的是,一般的回旋曲式都是由主部開始并殿尾,而此曲卻是將插部放在前面,再將性格對比鮮明的輝煌的主部呈現在插部之后。這種回旋曲式的異化結構被人們稱為“倒裝回旋曲式”。

綜觀全曲結構,其每個部分的方整性也非常富有個性。無論主部、插部的每個樂段都是4+4的方整性結構,而主部與插部的結構比例并不對稱,但作曲家巧妙地利用音樂性格上的鮮明對比和將主題貫穿重復三次,使其主部雖然短小卻能與插部相抗衡。同時,該作品的尾聲結構也富有特點。首先從規模上看,達到31小節,遠遠大于主部的8小節,甚至比單三部曲式的插部都長9小節。這種結構也打破了基本部分的方整性,使該部分進入全曲的升華,顯得輝煌而熱烈。如此龐大的尾聲是極其少見的,由此也可見到莫扎特的獨到手法與大膽嘗試。

二、音樂材料發展手法與風格特征

(一)插部一

該部分為一個有再現單三部曲式。第一個樂段由4+4兩個對比樂句構成。前一樂句在a小調上陳述,由回音式的裝飾五音動機起始,逐漸模進上行只最高點,整個樂句的和聲都是主調的主和弦上進行;后樂句旋律逐漸下行,調性轉向屬調e小調收束,強拍上的倚音華彩裝飾推出本音的拍點,使其節奏感增強,也使樂曲加強了動感,并帶有諧謔性質。下方伴奏織體以均衡的八分音符半分解和弦作鋪墊,織體,模仿小軍鼓的進行曲節奏,在奏法上將連、斷結合,使音樂顯得歡快活潑又具有舞蹈性。中間的對比樂段,結構上仍然是4+4兩樂句方整性結構,上下句材料相同。前樂句轉向平行大調C大調,后樂句是前樂句的下行三度模進同時轉回a小調。該樂段的伴奏織體變為八分音符的八度震音式織體,在句讀處配合旋律加入四分音符的時值形成停頓,與前樂段形成對比。第三個樂段簡單再現了第一樂段,變化在第二個樂句的調性,不再轉調而是保持了與前樂句調式的統一性,在主調上收攏結束。

(二)主部

主部是一個樂段結構并反復一次,仍為4+4兩個平行樂句、方整性結構構成,調性轉向主調的同主音大調A大調上。其明朗雄壯、鏗鏘有力、富于東方色彩的號角式的進行曲旋律音調,似乎此處才真正體現出“土耳其進行曲”的異國情調風格。該主題分別陳述了三次,第一、二次旋律均為八度加厚,第三次出現時將八度疊加的旋律分解為十六分音符的八度震音,音調更為密集活潑。低聲部伴奏以分解和弦的琶音上行倚音,奏出同音的八分音符時值持續,如轟鳴的大鼓聲音氣勢恢宏。主部的音樂情緒與前后的插部形成鮮明對比,使人豁然開朗,給人以強烈的震撼力。

(三)插部二

該部分結構與調性都與插部一相似,主要體現在一下幾個方面:首先,在結構上都采用帶再現的單三部曲式構成;其次,在調性上,均采用平行大小調和主、屬調性的色彩對比。第一樂段前一樂句先在主部調性的平行小調#f小調,后樂句又轉向屬調#c小調。中段回到主部調性A大調,再現段統一在#f小調上收攏。第三,在伴奏織體上,均采用半分解和弦,奏出歡快而活潑的具有舞蹈性質的節奏音型。但在旋律音調上有所不同,該部分采用十六分音符的音階式快速跑動,連貫緊湊,使音樂一氣呵成富于流動感。第一樂段采用回音式音調,將旋律隱含在十六分音符的跑動之中上下環繞;中段仍為平行樂段,音調承接前面的十六分音符傾瀉而來,但采用音階式的音調上下快速跑動,行進至最高處最高處作短暫的句讀停留,隨即再重復前樂句音調進入終止完滿收攏在A大調上。整個部分的音樂情緒上下翻飛、跌宕起伏,猶如儀仗隊員雄壯、整齊的行進步伐。

(四)尾聲

在主部第二次出現后,該曲又原樣再現了插部一的單三部曲式,使音樂得到邏輯回歸感。緊接著主部第三次輝煌再現后后,作曲家在后面又寫下了一個龐大的尾聲。音樂繼續延續主部的A大調,其材料綜合了主部和插部的材料進行變化發展,不斷重復著號角式的音調,一波一波地將全曲推向高潮。該尾聲分為兩個階段陳述,第一階段98-110小節,由6+7兩個非對稱結構的平行樂句構成。111-128小節為第一階段的變化重復,123小節終止后,有5小節的擴充,在主和弦上持續進行,使終止感更加的強烈而輝煌。

三、結語

莫扎特在這首奏鳴曲樂章中,試圖打破傳統奏鳴曲的結構程式,采用當時較為流行的進行曲體裁形式來進行寫作,同時將回旋結構原則與三部性原則相結合,主部與插部相輔相成、交相輝映,最后又將最初呈示的插部一再現,使全曲得到強烈的邏輯統一,形成獨特的倒裝回旋曲式結構。在旋律與伴奏織體上,作曲家也試圖擺脫奏鳴曲這種純器樂形式晦澀的音樂語言,使用了較為輕松活潑、明朗簡潔的音調,旋律清晰、織體干凈而純真??傊?,該作品在歐洲古典音樂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也必將永遠閃耀在世界音樂的舞臺上。

[1]李虻.音樂作品曲式分析[M].重慶:上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徐毅.莫扎特《土耳其進行曲》創作特征探微[J].黃河之聲,2008(10).

楊柳(1982~),女,四川達州人,四川文理學院音樂與演藝學院教師。

猜你喜歡
進行曲樂段調性
貝多芬降e大調第十八鋼琴奏鳴曲(第三樂章)曲式分析
解析鋼琴改編曲《彩云追月》的美學特征*
阿瑟·奧涅格新調性思維研究——以管弦樂曲《太平洋231》為例
20世紀20—30年代多調性觀念與技法管窺
協和無調性:一種具有創意的和聲處理方法
——以利蓋蒂的部分音樂作品為例
談“調性”
江南絲竹器樂合奏曲《三六》
春之進行曲:看現場春意盎然
MAKE COOL 夏日清涼進行曲
永遠的進行曲——田漢和聶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