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新考核標準下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

2017-07-13 13:34譚新莉
校園英語·中旬 2017年6期
關鍵詞:訓練口語高職院校

【摘要】作者通過自己的教學實踐,分析新考核標準的制定對英語教學的意義以及對傳統英語教學模式的影響,思考應對方法,探討適應新考核標準下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的革新。

【關鍵詞】高職院校 考核標準 訓練 口語 教學模式

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常年圍繞英語三級考試進行,一度三級考試的合格率成為評估一所高職院校的重要評估標準,甚至享有“一票否決”的特權。三級考試主要考查學生的語法和閱讀,導致英語課堂盛行“滿堂灌”,“老師講,學生聽”成為大多數老師的固定教學模式,枯燥乏味的課堂降低了教學雙方的參與興趣。

放眼整個社會,英語教學也基本上是應試教育,“啞巴英語”“高分低能”現象嚴重。盡管投入了大量時間,但學習英語的效果并不理想,大多數學生經歷了10年以上的英語學習之后,依然無法用英語進行簡單交流,也無法閱讀英文書籍和文獻,這種現象已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英語教學改革箭在弦上,英語教學考核標準將發生重大改變。

據有關媒體報導,新制定的英語考試等級量表將劃分九個等級,計劃2020年前逐步推出國家英語能力等級考試,等級考試的建立將增強我國主要教育階段英語考試的科學性、體系性、選擇性,為學生外語能力的發展提供一個連貫有序的階梯。此等級考試首次把口試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強調培養聽說讀寫的綜合運用,比如把現場演講、日常會話、場景交際引入到口試中,或者考察郵件、公告等英語應用文寫作,綜合考查學生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

2016年底開始,我校不再組織學生進行三級考試,學生在大二時直接報考四級,據媒體預計口語考試也即將成為四級考試的必考部分,這些考核標準及考核內容的改變即將顛覆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使英語課堂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如何應對這種改變是我們英語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

一、告別“啞巴英語”,教師應加強專業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中國人一般是考什么,學什么,功利思想嚴重。多年來中考、高考、英語等級考試都不涉及口語,導致學生成了做題的工具,“啞巴英語”盛行,而英語其實就是一門交流的工具,“啞巴英語”讓英語失去了交流的功能,也讓大多數學生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

“啞巴英語”盛行的另外一個原因是由于教師自身的專業技能欠缺,大多數英語教師本身就是“啞巴英語”的受害者,她們自己羞于開口,缺少說英語的環境和機會。事實上英語教師自身專業素質的提升是英語教學改革的關鍵,教師要居安思危,應在教學過程以及平時學習中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英語教學改革的需要。那么英語教師應具備什么樣的專業素質呢?最基本的應該是:具有堅實的語音、詞匯、句型以及語法等專業基礎知識;聽、說、讀、寫、譯等專業基本技能;嫻熟的教學技能與技巧。由于今后的英語考核增加并偏重口語交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英語教師自身要加強口語訓練,提升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教學相長,增強自己在課堂上的口語駕馭能力。

二、讓學生在“訓練”中成為英語課堂的主角

著名教育學家Benjamin Franklin曾經說過:Tell me and I forget,teach me and I remember,involve me and I learn (告訴我,我忘記了;教我,我記住了;讓我參與其中,我學會

了)。學習不是靠聽別人講授,那畢竟是外部的灌輸;參與教學活動,才能有所體會,才能將所學內容吸收。英語不是教會的,更不是聽課聽會的,英語只是一門語言,語言是工具技能,就如同“彈鋼琴”和“學游泳”一樣,不是聽懂了看懂了就會“彈琴”和“游泳”,掌握技能必須靠不斷的“訓練”。同樣學生怎樣才能看懂英語、聽懂英語,主要也是靠持之于恒的“訓練”。

普通授課和“訓練”有何區別?普通授課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講,學生聽,也就是傳統的“滿堂灌”;“訓練”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定訓練項目,演示給學生看,然后把時間留給學生,教師在旁邊指出問題、修正錯誤,教師僅是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和參與者。而當前的學校英語教學,極少有訓練,除了聽課和做題,學生平時基本上不閱讀、不聽錄音、不說英語,大量的課堂時間都被浪費在講課聽課這種低效行為上。對學生而言,英語能力的提升并不是利用分析推理技巧來做閱讀和聽力題的能力,而是指看懂英文的能力、聽懂英語的能力、使用英語交流的能力,故在英語課堂上教師應把舞臺讓給學生,讓學生在不斷的訓練中實現英語應用能力的提升。

三、加強口語教學,探討適合高職學生的英語教學模式

高職學生的英語基礎普遍較差,對英語學習缺乏自信,大多數學生在高中階段入處于“被老師遺忘的角落”,重新換起學生的自信心是順利開展課堂教學的關鍵,老師在課堂上要鼓勵學生回答問題,對學生在回答過程中所出現的錯誤要包容,讓學生在改正錯誤中得到學習的快樂。

在“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主線”的高職教育方針下,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也應注重學生職業技能的發展,根據學生專業及其畢業后從事的工作崗位,積極推進以職業為導向的高職實用性英語教學新模式,從真實的工作崗位中提煉出虛擬的教學情景進行操練,讓學生在課堂上提前接觸今后的工作環境,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由于英語考核標準將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加強口語教學已勢在必行?!笆谌擞隰~不如授人于漁”,在口語教學中老師應組織策劃課前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比如要進行一個口語話題,老師事先要讓學生在課前有充分的時間通過各種方式搜索和整理相關的資料,比如詞匯、短語、文化背景知識等材料,這樣既為學生以后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也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愛因斯坦說過:“教育應使提供的東西讓學生作為一種寶貴的禮物來享受,而不是作為一種艱苦的任務要他們負擔?!睘榇?,我們作老師的要常思考,如何藝術性地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效地接受我們的禮物?如何讓學生享受學習的快樂?老師可在課堂教學中變換多種口語教學模式,比如采用“參與式教學”進行熱身練習、演講比賽、小組討論、專題辯論;采用“游戲式教學”進行看圖說話、故事接龍、猜詞比賽;采用“表演式教學”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節目訪談、話劇表演。這些強調“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既培養了學生的聽說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用英語思維的能力,完美地實現了英語作為交流工具的存在價值。

四、完善教學設施,加強現代化的語言實驗室建設

常言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常年呆在“粉筆、黑板、講臺”式的常規教室里,學生渴望上課的熱情很難被激發,如果讓學生偶爾身處一個擁有真實場景的“模擬教室”里,學生瞬間會迸發出扮演角色的激情,故在大學里修建現代化的語音實驗室大有必要。比如醫學院的學生可到模擬醫院的語言實驗室上課,讓學生提前感知今后要面對的工作環境并模擬扮演自己未來所從事的職業角色,學生在用英語交流的同時提前領悟到今后工作中存在的種種困惑和問題,

這些都會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和學習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現在的學生對電腦和手機都很感興趣,如何引導這種興趣也是我們老師應該思考的問題。制作高質量的多媒體課件以及引進流行的網絡英語學習軟件,將各種先進的電化教學手段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會讓學生感受到“與時俱進”的力量,從而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加強大學英語教學設施的現代化建設,廣泛地在大學英語教學中使用網絡信息技術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將有效地促進高職英語教學模式的革新。

高職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運用所學語言進行跨文化交際,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己藰藴实淖兓?,會讓教學模式的側重點發生一些改變,我們會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反思感悟,摸索出更適合高職學生的新考核標準下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彭俊英.論大學英語口語教學模式的改革[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

作者簡介:譚新莉(1967.3-),宜昌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職英語教學。

猜你喜歡
訓練口語高職院校
提高口語Level 讓你語出驚人
讓文言文教學迸發思維的火花
口語對對碰
日媒:日自衛隊將以“訓練”為名“出兵”南海
BUM-A-RIDE GUIDE 自助游必備搭車口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