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效,是課堂永恒的追求

2017-07-14 10:18沈蘭
校園英語·下旬 2017年7期
關鍵詞:過渡媒體導入

沈蘭

【摘要】優質有效的英語課堂就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采用各種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和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而組織實施的活動。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兼顧知識的傳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養和個性塑造的過程;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全面地關照學生成長與發展的樂園,讓學生在這樣一種精神氛圍之中接受文化的洗禮和熏染;有效的課堂教學重視教學過程的探索性,重視教學中的師生的交流與對話。

【關鍵詞】有效 導入 過渡 媒體 活動 作業

伴隨小學英語課程改革的深入,在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小學英語課堂出現異彩紛呈的熱鬧景象,但由于有些教師對新課程理念認識上存在偏差,教學實踐中存在誤區,從而導致小學英語教學低效或無效現象十分普遍,這從根本上制約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優質有效的英語課堂就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采用各種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和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而組織實施的活動。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兼顧知識的傳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養和個性塑造的過程;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全面地關照學生成長與發展的樂園,讓學生在這樣一種精神氛圍之中接受文化的洗禮和熏染;有效的課堂教學重視教學過程的探索性,重視教學中的師生的交往與對話。然而,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課堂內的40分鐘成就更多的精彩,下面結合自身的探索及一些案例談談以下幾個觀點:

一、導入快速輕松

輕松有效的導入能幫助學生整理已有的知識體系,并將其調整到適于接受新知識的狀態,能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為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打下基礎。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常常借助掛圖,簡筆畫、幻燈片、投影、錄像、實物等直觀形象的手段創設語言學習的情境,直觀導入。直觀導入形象生動,易于引起學生的注意,使學生在音、行、義三方面建立起直接的聯系,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的語言項目,也有利于加深印象,加強記憶。

如,六年級課文《Protect the earth》教學初始,利用語句的描述進行相關單詞猜測:It has no colour. It is a kind of drink. We use it to clean things every day.What is it?由此引出本課相關單詞water。再以同類方式引導學生猜出相關的一系列單詞,如tree,people,animal,home.將此五個單詞進行有意識排列,如圖:從而導入本課課題內容earth the earth Protect the earth.如此有效且直觀生動的導入方式,在激發學生興趣和求知欲的同時,也給予了學生充分的思考和表達的機會。

另外,競賽導入法、游戲導入法、對話導入法、歌曲導入法、故事導入法等都是小學英語課堂中比較常見的導入方法,但設計“導入”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導入的時間不宜過長,形式不宜過于復雜,應該注意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為宗旨。

2.如果一節課中涉及的新知識點較多,應根據教學內容,采用多種導入方式,做到有序合理安排、巧妙組合、分步呈現。

3.在進行導入教學時,教師要充分考慮所教年級小學生的特點,盡量多采用形式活潑、手段靈活的方法來導入教學內容。

二、過渡自然無痕

一節完整的英語課皆由一個個細小的環節構成。這些環節便是一個個的教學層次。而我們常常提到的“層次分明”固然是一種良好的評價。然而,這些環節之間如果缺少有機的聯系,各個語言知識點就會顯得非常零碎,整個教學設計的安排也會給人“大雜燴”的負面感覺。這樣也就不利于幫助學生形成相關語言知識的網絡。

三、媒體精彩紛呈

隨著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發展,以計算機、網絡和多媒體技術應用為核心的社會信息化對學校教學的影響將變得更加突出并具有全局意義。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通過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等有效整合來實現一種理想的學習環境,從而利用媒體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

四、活動真實有效

課堂上的一切活動設計要考慮活動的目的性、高效性、層次性、趣味性以及快節奏和高密度,這樣的課堂活動才是有效的。適當的活動不僅可以調節課堂氣氛,還可以化解重難點。

五、作業層次分明

愛因斯坦說過,教育應該讓學生將提供的東西作為一種寶貴的禮物來享受,而不是作為一種艱苦的任務來承擔。英語作業的設計要具有趣味性、創造性、實用性,要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通過作業練習獲得能力的提高,讓作業不再成為學生的負擔,而是他們展現個性魅力的舞臺,靈活自如地將語言“在用中學,在學中用”。由于學生的自身特點和掌握知識水平不一樣,教師布置和設計的作業不能搞一刀切,而應該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適宜各類學生的練習,確保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保質保量地完成。

陶行知先生說:“好教育應當給學生一種技能,使之能貢獻社會?!睂W生技能的習得需要教師把握課堂的分分秒秒。因此,追求有效,成為基礎教育課堂教學的永恒主題,是一種理想的境界,也是我們英語教師永恒的追求,它的實現需要一個過程,需要我們教師去實踐、思辨、改進、提升,使之成為現實,從而使我們的每一位學生都能獲得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陶行知.中國教育改造[M].人民出版社.

猜你喜歡
過渡媒體導入
新課標下中小學語文教學過渡與銜接的思考
灰空間在建筑藝術設計中的應用探索
媒體服務大局堅持正確輿論導向之我見
美麗鄉村建設中“三農”媒體的使命與擔當
如何通過媒體提高英語聽力水平
新課改下構建高效課堂的研究
聯系式教學法在歷史與社會課教學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