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融媒體時代新聞采編對新聞內容的把關

2017-07-21 09:19劉瑾
采寫編 2017年3期
關鍵詞:新聞采編融媒體時代

劉瑾

內容提要:現代社會網絡科技迅猛發展,媒介之間的廣泛融合已經成為媒體發展的主流方向,處于融媒體時代的媒體競爭異常激烈,因此對新聞內容的把關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通過對融媒體時代的新聞內容存在的常見問題進行分析,對新聞內容的把關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求促進融媒體時代新聞采編人員職業素質的提高以及融媒體的健康穩定發展。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新聞采編;新聞內容;把關

隨著當今新聞媒體的飛速迅猛發展,融媒體相比于傳統媒體具有以下特性:類似光速的傳播速度、強大的時效性、便捷可行的互動性。它們憑借這些新興而獨特的優勢不但能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同時也為媒體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提供了技術上的保障。在新媒體的蓬勃發展態勢下,傳統媒體紛紛走向共融。但是問題也隨之而來,例如某些新聞采編人員對新聞內容的斷章取義、過分追求關注而嘩眾取寵、歪曲事實的新聞報道常常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因此對于新聞內容的把關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必須重視這一課題的研究。結合現階段融媒體發展的實際情況,本文就相關策略進行探討,希望能夠對促進融媒體的健康發展有所裨益。

一、融媒體時代新聞內容存在的問題

(一)以偏概全,斷章取義。如國外某些媒體,對于中國食品安全問題的報道就常常將某廠家某產品質量問題的情況籠統視為整個行業甚至全部中國制造產品的問題。國內媒體類似的新聞報道也屢見不鮮。例如,最近的山東冠縣“辱母殺人案”,報道最開始的輿論都認為被告該被判處死刑,然而查明事實后,輿論也峰回路轉,幾乎一邊倒地站在被告人一邊。最初的報道并沒有向有關方面確認信息的真實性,就匆匆刊登出來,好在媒體及時改正,詳細報道完整事件經過,避免悲劇進一步升級。

(二)聳人聽聞,謀取關注?!皹祟}黨”報道屢見不鮮,不少媒體為了吸引觀眾眼球,在新聞報道中大量降低正經和嚴肅新聞所占的比例,將明星離婚、出軌和日常事件及帶煽情性、刺激性的花邊新聞、犯罪新聞、暴力事件等作為新聞報道的重點。近來常見的各種標題黨,例如,“看見不轉枉為中國人”、“震驚!光天化日竟做出這種事”、“羅一笑,你給我站住”這類標題經常被當成新聞來報道,其本身明顯就存在問題,當然也同時有辱媒體的清譽。

(三)雷同新聞、虛假新聞層出不窮。某些記者為了博得人們的關注另辟蹊徑,自己做起了新聞的導演,例如著名的“紙包子事件”、“為救女童,女子被狗咬成重傷”、“最高法院緊急下令:槍下留人”等新聞。假大空的新聞是一個強大的利益鏈,當事人編造謊言得到憐憫,騙取捐助,相關媒體爆出“猛料”吸引眼球?;セ莼ダ?,各取所需。因此虛假新聞才會泛濫。

確實,融媒體時代豐富而多元化的信息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是,如果新聞采編人員不能夠嚴格而認真地做好把關工作,不僅會讓新聞當事人不能得到公正對待,受眾對媒體的信任受到傷害,媒體自身的公信力和影響力也會蕩然無存。而媒體一旦失去公眾的信任,帶來的一系列后果將不堪設想。

在當今這個信息爆炸的融媒體時代,很多新聞實踐的事實和各種研究都表明,分散的網絡傳統傳播途徑不僅不能夠取代職業化的新聞傳播體系,而且其地位和影響力會變得愈來愈微弱。因此,新聞媒體當前應做的就是從社會實際出發,提供高質量的新聞報道,并充分發揮想象力,開發新型的傳播方式,增強傳播力,既不能在廣闊的信息洪流中踟躕不前,故步自封,隨波逐流,也不能忽視時下極其豐富和日新月異的網絡信息資源及熱點,應當積極主動、高度自信、嚴格認真地為融媒體時代的新聞采編把好內容關。

二、融媒體時代的新聞內容把關策略

(一)提高新聞采編人員業務能力、自身素養、思考方式。

1.不斷加大對新聞采編人員的培養力度,增強新聞采編人員的業務能力。培養他們在樹立正確的個人三觀的同時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習慣。對于在采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采編人員要時刻保持冷靜、睿智的思路,及時做出合理判斷。采編人員要自覺不斷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提高職業必備能力。媒體單位要積極努力為新聞采編人員提供優質便捷的學習機會,更多鼓勵記者走基層,親下鄉,只有這樣深入群眾、體恤民情,采編人員提供的報道才有可能更真實、生動,更加活靈活現地體現人民日常生活,更富有人文精神。

2.提高新聞采編人員的自身素養。新聞采編人員應當立足自身,自覺提高覺悟,以更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樹立求知若渴,活到老、學到老的學習態度。不斷增強自己對文字的敘述和把控能力,增強自我表達能力。更要關注社會熱點問題,時刻提醒自己不忘職業道德。要與時俱進,在工作中學會使用多媒體技術,重視工作經驗的積累和總結,發揮好自己在促進新聞業蓬勃穩定發展中的作用。

3.不斷更新新聞采編人員的思考方式。要樹立正確的原則意識,把握好新聞對社會輿論的導向作用。應當大力傳遞社會正能量,堅持正面宣傳為主,對于某些有害的社會不良現象要發揮好輿論監督作用,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添磚加瓦。同時要堅持新聞的真實性原則,對新聞的報道做到實事求是。

(二)融媒體時代要對新聞內容采取更加嚴格認真的態度,注重受眾體驗。在這個信息極其豐富的融媒體時代,對于各種不同的媒介,我們要力爭做到取長補短,因“媒”制宜,要努力突出各自的特色。各種媒介想要在當今市場獲得一定的影響力,就必須做到兩點。

第一,做好新聞的內容,做到以內容為中心。不管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做好新聞內容永遠是第一位的,切勿形成追求表面熱鬧,假、大、空的風氣。隨著互聯網行業的繁榮以及新媒體科技的發展,目前生產內容的方式和以前大不相同,整合和分發是現代媒體內容生產的主要方式。定位追蹤服務為我們提供了極大的方便,通過觀眾曾經瀏覽過的大數據,對其喜好和習慣加以分析,通過機器的編輯和選擇來確定用戶的愛好,然后推送其頻繁瀏覽和感興趣的內容。其次,對于部分作者的原創內容,某些值得關注的突發新聞事件,媒體需要在盡短時間內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地分析和解讀新聞內容,根據不同媒體的自身特征,努力做到新聞的獨特性和價值的最大化,切不可相互抄襲,制造千媒一面的雷同新聞。

第二,要重視受眾的用戶體驗,同時也要注重對新聞內容價值的判斷。網絡時代,隨時都有可能成為新聞的制造者和信息的傳播者。例如,在跟朋友聊天的時候,與他人分享時下熱點新聞并將其轉發至自己的社交平臺,無意間新聞在此就發揮了重要的載體作用。因此,融媒體時代的新聞內容將會直接影響受眾的用戶體驗,虛假不實的新聞甚者會觸及社會道德底線,導致整個社會的輿論導向產生偏差,由此就可能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所以,在重視受眾用戶體驗的同時,也要注重對新聞內容價值的判斷。

綜上所述,在融媒體時代新聞采編與新聞內容方面存在不少不容忽視的問題,因此,把關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媒體需要拿出高度的責任感和莊嚴的使命感嚴格地為新聞內容把關,新聞采編人員應力爭對當前社會熱點事件、敏感事件及尚無定論的事件做到時刻保持冷靜的頭腦,做到關心時事,如實報道,不炒作,切不可盲目跟風隨大流;應努力做到對新聞信息形成自己獨到的深度見解,樹立自家媒體的獨一無二的深度品格。媒體需要建立健全相關規章制度,保障工作環境健康安全。俗話說: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為了不在良莠不齊的海量信息中迷失方向,在實際工作中,媒體需要高度重視并明確規定,做到所發新聞內容必須立足事實和法律,保證新聞信息來源的權威性、準確性、時效性。對重大、熱點事件一定要經過相關人員全面核實后再予以報道,特別事件要強調“信息雙核實”,既要核實發布者的身份,也要核實新聞本身事實的準確性,一旦發現問題,即行“一票否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融媒體時代新聞內容存在的問題,才能確保新聞的權威性、公信力,確保新聞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潮亮. 融媒體時代新聞采編如何把關[J]. 新聞研究導刊,2015,24:146-147.

[2]劉柯妤. 論明星微博對電視娛樂新聞的影響[J]. 新聞研究導刊,2016,05:112+111.

[3]秦建莉. 融媒體時代傳統媒體的內容生產轉型策略[J]. 傳媒觀察,2016,04:25-26.

[4]鮑新文. 融媒體背景下新聞采編流程再造的實踐與思考[J]. 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7,02:44-48.

(作者單位:西藏人民廣播電臺新聞節目中心)

猜你喜歡
新聞采編融媒體時代
融媒體時代對編輯的能力要求
融媒體時代電臺文字編輯發展戰略研究
融媒體時代如何培養記者的創新意識
芻議新形勢下提升新聞采編技巧的途徑
對新媒體時代下新聞采編能力培養方法的探討
融媒體時代,廣播如何挖掘音樂節的聲音價值
“機器人新聞寫作”對新聞采編的機遇和挑戰
融媒體時代電視畫面的剪輯研究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聞采編新路徑探索
融媒體時代三網融合下電視新聞網建設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