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硬新聞”實現“軟著陸”

2017-07-21 09:56王藝鄭峰范永吉
采寫編 2017年3期
關鍵詞:黨報新聞報道形式

王藝+鄭峰+范永吉

黨報是黨和人民的喉舌,地方黨報憑借其新聞獲取渠道暢通、資源范圍廣泛等先天優勢而在時政新聞報道方面具有其他新聞發布平臺難以獲得的權威性。這是地方黨報最為關鍵的競爭力。然而,隨著新媒體數量日增、發布手段日益靈活,許多讀者越來越熱衷于從新媒體獲取時政新聞報道,地方黨報的權威發言人地位受到挑戰。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地方黨報也唯有迎接挑戰而上,不斷在報道內容、形式和語言上改革創新,讓“硬新聞”實現“軟著陸”,方能在競爭中取得優勢地位。

一、內容:讓“骨架”式會議新聞報道豐富起來

在互聯網技術迅猛發展、新聞發布平臺數量越來越多,新技術層出不窮的今天,許多地方黨報紛紛以推出數字版報紙、新聞客戶端、微信公眾號的形式來應對沖擊。這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讀者、擴大了讀者群,但其新的數字新聞平臺,尤其是平臺上會議新聞報道的閱讀量、關注度和新媒體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地方黨報的會議新聞報道內容和當地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有的會議發布了許多群眾迫切需要的信息,有的調度解決的是群眾長期關注的問題。但由于會議新聞報道的工作性強、規定繁多,記者主動發揮的空間小,長期以來形成了“千篇一律”的報道模式,版面安排、篇幅長短、段落分配、語言風格都少有新意,甚至有的報道成了會議發布內容的剪切復制、領導調研的行程記錄,仿佛人體骨架結構俱全,卻缺乏血肉皮膚,報道有形而缺神采,讓人讀來有如雞肋,味同嚼蠟,讀者不愛看也是理所當然。

如何讓形同骨架的會議新聞報道豐富起來?黨政機關和群眾關注的事情一致,但并不意味著關注的角度也完全一致。黨政機關的會議和調研,并非是一個孤立事件,而是包括發生背景、方向目的、決策舉措、保障監督的一系列事件,是從全局著眼,但黨委政府作為行動的發出者、問題的解決者,往往重視舉措安排和監督保障,而讀者作為行動和信息的雙重接收者,更加關心行動的背景、問題產生的原因,以及之后產生的影響。要讓“骨架式”會議新聞報道豐富起來,就需要在內容上做好取舍和補充,一方面簡化行程式報道,一方面在補充讀者關心的內容上下足功夫,以讀者角度來取景,擴展讀者關心的內容,把報道內容向“為什么這樣做”“這樣做有什么效果”方面側重,取得讀者的關注和認同。

二、形式:讓“板正”的會議新聞報道講故事

內容是新聞報道的核心,而文章的內容與形式密不可分,實為一體。在讓新聞報道的內容豐滿起來的同時,還必須在報道形式上突破藩籬,勇于創新。

地方黨報為報道平衡考慮,在會議新聞報道方面往往有嚴格的形式要求和字數限制,其優點是邏輯清晰,行文簡潔,但遠遠不能達到讓內容豐滿起來的要求。

如何對會議報道的形式進行創新?我們或許可以從人們傳統的閱讀喜好中取到真經。人天生有著對故事的癡迷。從日常對話、電視電影、書籍報刊中,人們總是樂此不疲地尋求一個個故事,并毫不吝嗇地向親朋好友傳遞。故事之所以這樣受人們的喜愛,是因為人總能夠從故事當中提取完整的有益的經驗,用于幫助自己的生活。講故事,其實是進行溝通交流最有效的形式之一。

會議新聞報道有著天生的嚴謹面孔,那么要把會議新聞講成故事是不是癡人說夢?會議、調研,往往是黨政機關對于一項工作的階段性部署安排。在稿件采編過程中,記者編輯如果只是著眼這一次會議、調研就事說事,就好比拿到了拼圖中的一小塊。這一小塊拼圖,可能是房屋的半面窗戶,讀者望著這一小塊拼圖而看不到旁邊的大環境,既不知道這房子有沒有門,也不知道這房子到底幾層,更不知道房子旁邊有沒有綠樹紅花,只能感覺到茫然。從這一點來說,新聞報道嘗試進行故事化講述,就是以一片拼圖為中心對完整經驗進行復原,讓讀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這就需要在進行會議新聞報道時,既做好規定動作,也豐富自選動作,利用側記、鏈接、評論等多種報道形式靈活配合,對規定動作進行內容補充,共同完成一張有背景環境、有方向目標、有措施內容,也有作用影響的完整拼圖。

三、語言:讓“僵硬”的語言鮮活起來

印刷出來的文字,表面悄無聲息,但構建出來的世界卻各有不同,可能是萬馬奔騰、顧盼生輝,也可能是一潭死水、癡傻發愣。這不僅和內容是否豐富,形式是否恰當有關,而且和語言風格分不開。

讓“硬新聞”實現“軟著陸”,地方黨報會議新聞報道還需要在轉變報道語言風格上出新招,在會議調研的公文語言與耳熟能詳的群眾語言之間做一個轉化,既要保證報道語言的精準,也要增強語言的表現力和張力,為政府舉措和群眾理解之間搭建暢通的橋梁。

在語言風格上,力求簡明、平實。各種黨政公文和領導講話,都注重邏輯的嚴密、語言的精準和形式的準確。這是公文和講話的優點,但如果記者也在報道中照搬,動不動就是“指出、強調、要求”“首先、其次、最后”,就容易讓讀者感到僵硬教條,產生距離感。從公文語言到群眾語言,需要記者在語言風格上力求簡明、平實,多用通俗大白話,以拉近讀者距離。

在語言描述上,力求可觸摸、易感受。黨政公文和領導講話常常涉及事務的普遍情況,多用總結概括性語言。而讀者接觸的多是具體事例,面對總結概括性語言易感到抽象,不好理解。這就需要記者多用具體事例、典型人物、數據變化等讀者可觸摸、易感受的素材來代替抽象語言,增強語言的表現力。

在表達方式上,力求化描寫為圖示。語言文字和圖畫表格都是表達思想的路徑,但又各有差別,語言文字更適合描述不同事物在時間上的起承轉折,圖畫表格更善于同時展現不同事物在空間方位、數量大小等方面的異同。善于把會議報道中涉及到的空間分布、數量變化等內容以圖示語言來表現,更能增強報道語言的表現力。

(作者單位:邢臺日報社)

猜你喜歡
黨報新聞報道形式
AR技術在電視新聞報道中的運用研究
中國時政新聞報道中委婉語的語篇功能
我國法治新聞報道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融時代”地市黨報影響力提升和生存發展策略探究
地方電視臺時政新聞報道的創新思路探究
小議過去進行時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新時期如何增強黨報影響力
搞定語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采編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