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常態下經濟發達鄉鎮地理課堂轉型研究

2017-07-21 16:42張雪冬
啟迪·教育教學 2017年7期
關鍵詞:常態鄉鎮轉型

張雪冬

[摘 要] 在本文中,筆者將論述重點放置于當前新常態背景下經濟發達鄉鎮的普通高中地理學科轉型教學工作中,從地理課程重構、實踐環節建設、教學改革架構以及形態功能塑造四個方面,分析了高中地理課堂轉型的基本趨勢與教學形式,旨在為后續的高中地理教學工作提供相應的參考思路。

[關鍵詞] 新常態 經濟發達鄉鎮 地理課堂 轉型

作為高中階段的重要課程之一,地理知識的教學不僅關系到學生的綜合素質,更會直接影響其整體成績的全面提升[1]。同時,地理學科的教學目標不是一成不變的,相關教學工作者應時刻關注相關的地理學的發展信息并對地理課程的實際教學工作進行相應的調整,只有這樣,才是將相應的地理知識真正地做到因地制宜、學以致用。在當前的新常態經濟發展背景下,對于經濟較為發達鄉鎮普通高中,其生源由本地區轉而來自于全國各地,學生的地理知識程度千差萬別,而關系人口、資源、環境的地理事物和現象都較為明顯。這樣在地理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實際發展情況做出相應的轉型改革,幫助學生學習身邊的地理知識,有用的地理知識并在學習過程中形成貼合實際的認知觀[2]。

一、地理課程重構

就當前而言,我國社會中所引發的諸多環境問題都與相應的地理形勢之間存在息息相關的聯系,并且常常涉及到地理要素的多個方面,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等,這些要素之間錯綜復雜關系的解決就需要在現實問題中積極應用相關的地理知識[3]。從另外的角度上說,與高中階段的其他學科相比,地理知識具有較強的實際應用性,特別是在生活中的土地測量、規劃工作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在當前我國新常態經濟發展背景下,地理學研究對象的視野也有所拓展,此時,從全新的角度出發就是要在原有地理研究圍城中打破一個缺口,并真切直面現實中所存在的綜合地理問題。由此可見,將傳統教學課堂上的地理知識講解流程進行適當的調整改進,幫助學生重新構建相應的地理知識學習體系,培養地理學科的核心素養,即人地協調觀、地理實踐力、綜合思維能力與區域認知能力,是教育適應社會變化的內在要求,也是學科發展的必然歷史趨勢。地理學科更多的是趨向于問題解決和范例的組織研究,所以,教師要想突破學科的原本教學體系,則應有效將學科重點與具體現實經驗進行有機融合。重視人地關系主線,強調區域認知,在與其他學科學習一起,形成綜合思維能力。

二、實踐環節建設

實踐性是高中階段許多科目之間的共同特性,例如物理、化學、生物等,但是不同學科之間的實踐行又存在明顯的差異,而作為核心素養之一的地理實踐力的培養中則會更加關注各種地理環境的現場觀測或者運用圖像語言對相關地理現象進行描述分析。在當前我國新常態及地理新課程改革持續進行的教育背景下,地理測量、野外觀測以及鄉土調查等實踐環節的比重也越來越高,在經濟發達地區鄉鎮的學校教學方面,不少學校也開始在地理實驗室、地理專用教室以及創新實驗室等方面增加相應的資金建設投入,這一現象的出現表明在高中地理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教學工作的重點也開始由單純注重知識能力的培養轉而重視智能和技能兩方面的培養。除此之外,教室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設備為學生構建一個豐富多彩的地理實踐課堂,在理論知識的講解過程中應用相應的案例分析豐富學生的地理學習經歷,充實其認知眼界。

三、教學改革架構

所謂的高中地理教學改革架構主要是指在地理課程的整體開放性教學體系中,教師應對課程的教學目標、內容、資料等依照當前我國地理學發展新形勢方向進行相應的架構調整改革。首先,對于社會教育資料而言,教師應做到合理甄選、積極運用,在有效拓展學生學習時空、完善其學習方式的同時增強地理課堂實踐改革的可操作性[4]。其次,對于教材內容中的一些陳舊知識概念,教師則應該對其做出相應的解釋,如概念形成背景、概念描述對象等,并做好新型概念的深入講解工作。同時,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可以針對具體的教學知識在課堂上為學生設置相應的教學情境以進行多樣化教學。而在學校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相應的學習調研活動,如以科普場館為主體的社會教育基地展開研究性學習活動。此時,學生則能夠在親身的觀察學習、認識中親自感受到地理學科的發展探索。

四、形態功能塑造

高中地理課程的形態功能塑造主要依靠現代信息技術實現,所以,在當前新常態下經濟發達的鄉鎮地理課堂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從如下三個方面展開相應的教學工作,其一,指導學生善于處理相應的地理信息;其二,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相互分享交流;其三,引導學生掌握地理知識的自主學習手段。除了傳統形態下的地理教學工作外,“虛擬地理”(包括虛擬地理實驗室、虛擬地理環境系統應用實踐、虛擬地理環境系統技術)的出現無疑是給予學生的地理學習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此時,有效創設相應的沉浸式虛擬環境、分布式虛擬環境或混合現實環境則有利于幫助學生快速地融入到學習氛圍中,而上述一系列的學習教學工作大多數都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初次之外,我國部分地區正在策劃地理課本及電子課堂的電子化,面對這樣新型的地理形態功能形式,地理課堂的轉型也將不再停留在常規的初步探索階段。

[本文系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第六批學年主題教研課題“新常態下經濟發達鄉鎮地理課堂轉型研究(編號:06(16)ZTG682)”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張謙.教與學小微調 課堂模式大轉型——新課改視野下的合作創新地理課堂[J].新課程(上),2014(05):78-79.

[2]趙才欣.轉型的地理課堂——基于資源的學與教[J].地理教學,2014(19):4-8.

[3]熊朝紅.地理比較法在高中地理課堂轉型中的應用實踐[J].中學教學參考,2016(13):122-123.

[4]羅鑒清.巧用“五環”教學模式 應對地理高考轉型[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6(11):123-126.

猜你喜歡
常態鄉鎮轉型
轉型發展開新局 乘風破浪向未來
鄉鎮改革怎樣防止“改來改去”?
航天器在軌管理模式轉型與實踐
“老鄉鎮”快退休,“新鄉鎮”還稚嫩 鄉鎮干部亟須“平穩換代”
轉型
讓鄉鎮紀委書記敢亮劍
黨委重視 人大盡責 鄉鎮人大立出新威
灃芝轉型記
“新常態”需要新舉措
我眼中的醫改新常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