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工荒背后是跑偏的人才觀念

2017-07-25 09:17喬木
北方人 2017年12期
關鍵詞:高技能技工職校

文/喬木

技工荒背后是跑偏的人才觀念

文/喬木

我國第二產業就業總人數為2.3億,但其中技能人才的比重遠低于發達國家,人才缺口巨大,制約著企業轉型升級。從工業大國到工業強國,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不僅需要具有創新意識的技術人才,也同樣需要知識型的技能人才。而職業學校,就是技能人才的搖籃。但是,長期以來,學習不好的孩子才念職業學校這樣的偏見使得職業學校在招生時,畢業生在升學、就業時都面臨一定困難。

前不久,筆者應邀作為評委參加了系統內一年一度的高級技師評審會議,對初審以及復評之后通過的近200份申報材料進行了最終的審核與評定。若單純只看近200份這個數字,有些人可能會以為,我們系統內高技能人才的數量還著實挺可觀的。但是,假若筆者告訴你,我們全系統員工總數有近30萬人,而且員工總數在萬人左右的二級企業就有30余家,那么,還會有人覺得200這個數字是可觀的嗎?

當然不會。因為若按員工總數來分析的話,每年200人左右的高級技師參評人數真的實在是太少了。而之所以會出現如此令人尷尬的現狀,最直接的原因則是企業技能人才斷層現象的日益加劇。

其一是企業招聘大學畢業生的學歷層次要求越來越高,截斷了技能人才的引進渠道。許多企業并非高新研發或設計制造之類對知識結構及理論層次要求過高的企業,但隨著企業經營與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尤其是為了盡快提升高學歷管理人才在員工總數當中所占的比例,不少企業都采取了片面提高招生門檻的辦法。如此一來,便逐步堵死了技能人才的引進渠道,并逐步形成了巨大的斷層,造成了目前已經十分嚴重的企業技工荒現象。

其二是源自人們思想觀念上對職校畢業生的認識偏見。在許多人眼里,就讀于職業技術院校的學生絕大多數都是學習相對較差,而且根本考不上大學的人。其實,這種認識著實包含著許多偏見成分,并且大有一棍子將人打死的意味,仿佛一朝學習差便終生都無法成才似的。

俗話說得好,行行出狀元。就讀于職校的學生盡管當初沒有考上本科院校,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就低人一等,沒有發展,只要在職業技能學習過程中能夠認真刻苦地多下一份功夫,反而更容易嶄露頭角,盡快成長為具有極強動手與實際操作能力的高技能人才。而在許多非高新企業當中,所缺少的恰恰是這些具有極強動手能力的適用型技能人才。

實際上,企業若想科學合理地全面發展,又確實離不開技能人才隊伍的有力支撐,如果不改變偏見,便會導致具體工作無人干的尷尬局面。而且,社會發展到今天,根植于人們思想意識當中的人才觀念也早就應該改一改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人才?依筆者之見,真正的人才不在于其學歷是否足夠高,關鍵在于其所學技能對于企業來說是否適用。

猜你喜歡
高技能技工職校
從技工到英雄
高技能人才“四元三階六同”培養模式的實踐研究
基于信息化背景的職校財務內部控制研究
實施“五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隊伍
對新時期技工院校班級管理工作的思考
讓職校師生的心更敞亮
技工與專家
體驗教育在職校生專業選擇中的運用
談技工教育要著眼于大國工匠的培養目標
淺議高技能人才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