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職機電專業教育中實施柔性教學的思考

2017-08-04 13:07李建靜
東方教育 2017年10期
關鍵詞:機電專業教學體系教學改革

李建靜

摘要:針對目前中職機電專業教學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根據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和社會需要,改革中職教育教學方式,實施柔性教育,強化實踐教學環節,以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機電專業應用型專業人才。

關鍵詞:機電專業;柔性教學;教學改革;教學體系;教學模式

一、柔性教學的背景柔性教學是在柔性教育理論指導下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

所謂柔性教育,是指以滿足社會科技與經濟不斷發展變化的客觀要求、培養學生對未來適應能力為宗旨,在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教學管理和教學方式等方面具有較大的可組性、可選擇性和可持續發展性的教育,強調教育的彈性和靈活性, 強調對學校自身和培養對象潛能的開發和提高以應對外部世界變化的能力。柔性化教學改革傳統教育教學方式,使高校教育在教學制度、專業設置、教學內容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柔性,強調教育的彈性和靈活性,注重學生能力的開發和主觀能動性的激發,強調學生應對客觀環境變化的能力,注重學生終身學習意識、適應崗位變化能力的培養。

二、柔性教學在中職高專機電類專業教學中的實踐

在中職院校開設的專業里,機電專業應用領域廣,專業課程種類多,社會需求大,所以在中職機電專業教學中,反映的當前中職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尤為突出。通過對中職機電專業柔性教學的研究與實踐,我們探索出適合中職機電專業的教學體系,以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能適應現在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針對機電專業課程內容枯燥、知識點多且抽象、概念性強的特點,確定“學生能學以致用的”教學思想,理清教師與學生之間、教師與教材之間、學生與教材之間的各種關系,來解決學生對學習的“畏難”情形,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及主動性,為將來的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制定柔性化的專業教學計劃,設置柔性課程體系,教師貫徹柔性教學思想,加強教學方法的多樣性、互補性,完善管理體系,來解決內容多與學時少的矛盾。根據學校實際推行教學改革,針對中職學生特點對教學內容做進一步的整合、優化,實行柔性教學,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注重學生個性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使得中職教學跟上市場和外界環境變化的步伐,培養出的人才勝任現實崗位。具體的一些措施有:

1、制定柔性人才培養模式

我們遵循“應用為主,理論夠用,研究提高”為原則,圍繞服務國民經濟建設來設置教學內容,突出基本素質、基本技能和專業應用能力的培養, 制定了柔性的中職機電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在教學內容以必需夠用為度,注意技能型專業人才培養。 在理論教學中,堅持“學以致用”,做好與后續課程的銜接工作,在實踐教學中,堅持理論密切聯系實際,注重基本技能和職業道德的培養,著重大學生創新教育和素質教育。 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高學生全面素質,如采用啟發式教學,注重能力的培養;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多邊互動教學機制;加強教學方法的多樣互補性;開展綜合性訓練,全方位提高學生素質。

2、設置柔性課程體系

我們建立了完備的課程建設梯隊,形成柔性化課程教學機制,按照市場經濟的需要,依據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現狀,靈活地組織教育教學,設置和柔性人才培養模式相適應的柔性課程體系,實現課程體系的模塊化。根據各專業在學生培養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我們把課程體系分為公共基礎課程、模塊化專業課程(含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課程)和講座課程等三個組成部分。

公共基礎課程是學生構建知識結構的根基,也是課程教學的基礎,只有學校擁有一個寬厚的公共基礎課平臺, 才能為學生創造廣闊的自由發展空間。 模塊化專業課程模式能夠較好地解決傳統課程體系過于強調“剛性”的不足,通過增刪單元和模塊,便可實現教學內容的新陳代謝,通過調整模塊化的組合方式,便可實現專業方向的調整,使課程設計體現靈活柔化的原則。 講座課程主要安排學校制度、專業培養計劃、 相近專業與本專業的異同、 行業動態和發展前景、學生心理與生理、崗位與能力結構、就業與二次就業、新興行業和其它與學生培養相關的內容, 使學生充分了解自己的現在和未來,做出正確的選擇。 講座課程具有極強的柔性,能使教育很好地滿足新時期的要求。

3、實施柔性課程教學

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去舊增新,寬、深結合,加強計算機輔助教學, 編制主要課程課件, 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建立了適應我國國情的教學實踐基地,形成了立體、交叉的課程體系。 同時,我們堅持產學研結合,促進精品課程建設,這樣在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同時,鍛煉提高了教師的科研能力, 而且還可以讓教師將其充實進課程內容,將先進的教育思想融入課程體系,也能將科研過程中的科學精神,如嚴謹、求實、創新、存疑的精神帶入課程教學,結合自己的教學特色,選用或自己編寫與之配套的主干課程教材及教學參考書,從而促進精品課程的建設。

(1)課程內容剛柔并濟。剛性內容為已形成理論的知識部分,是學生必須掌握的部分,柔性內容為該課程當前的研究狀況、發展趨勢、和行業或其它課程的關系等。課堂授課形式多樣化,多采用多媒體、討論、邊講邊練等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行柔性的課堂管理,制定和使用相對應的激勵措施,以達到進一步強化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減少學習中的阻力,增強驅動力,從而改善學習效果的目的。

(2)加寬加厚基礎課。對一些重要的基礎課如“機械制圖、計算機”等基礎課,加大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加大協調其和后續學科之間的關系,刪除反復落后的內容,不斷更新和調整,建立合理的基礎課內容體系?;A課課程的內容和學時柔性化,根據新興學科的產生和學科交叉滲透的特點,及時更新基礎課的內容,適時調整基礎課的課程和學時。

(3)適時更新專業選修課?,F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表明每一門學科都是由學科間相互作用的結果。所以我們跟蹤專業教學最新的發展動態,圍繞企業的需求,適時更新專業選修課,在專業課中應開設綜合性課程的選修課,以克服細分專業方向的局限性。

4、完善管理體系是實施柔性教育的保障

柔性教育在注重發揮學生的主動意識,為學生創造寬松的環境的同時,還必須注重規章制度的建設,只有一個有效健全的制度才能保障柔性教育的各項措施的實施,達到柔性教育的良好目標,使柔性教育有序地運行。構建柔性化的學生評價體系,實施柔性的多元化的評定方法,重視對學生的發展性評價,通過評價充分促進學生素質的發展和能力的提高,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引導機制,給學生提供適當及時的指導或引導,使其沿正確的方向發展,這是柔性教育的重中之重。

三、結語

本著“必需、夠用、實用、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我們針對目前中職機電專業教學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實施“學生能學以致用”的教學思想,圍繞企業的需求,改革創新,實施柔性教育,改進教學模式,適應新時代對中職教學的新要求,建立中職機電類專業柔性培養目標、培養模式,以適應社會對專業人員的要求, 使學生成為應用型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李魯平.實施柔性教育強化能力培養[J].職業教育研究,2015(3).

[2]趙一標,單強.試論中職院校的柔性管理[J].教育與職業,2016(9).

[3]吳曉義.柔性教育,美國高等改革的新動向[J].外國教育研究,2015(4).

猜你喜歡
機電專業教學體系教學改革
論實踐能力對學好機電專業的影響力
分層教學在職校機電專業課堂中的應用
中專學校機電專業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探究
基于CDIO模式的機械電子工程專業教學體系改革
虛實結合和科教融合的計算機實驗教學體系
數字媒體技術課程體系及實踐教學環節設計
地方高校城鄉規劃專業實踐教學的特色化探索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