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學校社會工作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關系研究

2017-08-09 23:43江紅
資治文摘 2017年5期
關鍵詞:契合社會工作中職院校

【摘要】中學學校的學生年齡層次在16到18歲之間,這部分年齡段的青少年肩負著建設祖國、建設民族的偉大歷史重擔,少年強則國強,他們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偉大中國夢的美好藍圖能否實現完全依賴當代大學生的能力和素養。但是中職學校的學生文化素質水平相對來說差強人意,而且由于人生閱歷的淺短、社會經驗的匱乏,導致他們的思想和看法存在幼稚和不成熟的地方,在中職學校學習基本上算是他們繼續受教育的最后一個階段,這個階段如果不能夠將這些不成熟的、幼稚的想法剔除,那么這些消極的態度就會伴隨他們走出校園甚至伴隨終身。因此,在這個關鍵性的時刻,中職學校著實有義務接手學生們的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工作在學校并不是一個新鮮詞匯,它的誕生已久,并且發揮著重要的教育作用,然而,直至近年來,人們才開始將社會工作和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結合在一起,這種結合在中職院校就更晚。但是,兩者之間不僅存在很多契合點,而且一旦結合則產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本文旨在分析兩者間的契合點,并就如何將兩者契合進行簡單的探討。

【關鍵詞】中職院校;社會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契合

一、中職院校社會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可行性分析

1.中職院校社會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契合有利于實現價值觀上的互補。中職學校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常是為了培養學生多方面的素質和道德,努力成為一個健康積極向上的社會人,建立一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崇尚個人利于服務于集體利益,集體利益服務于國家利益,追求多奉獻、少索取。同時,也會創造機會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性格和創新意識。而中職學校開展的社會工作則通過多種方式和多種主題讓學生和社會上的不同工作接觸,在實踐中讓學生明白個體的重要性,在無形中培養他們尊重個體、尊重差異的性格和意識,世界需要不同才更加完美,正因為不同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才多了一份相互理解和神秘感。社會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實現了價值觀上的互補,讓人們意識到集體的重要性和奉獻精神,同時也認識到個體差異的寶貴。

2.中職院校社會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契合有利于實現教育方法上的互補。眾所周知,學校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是通過課堂教學來進行完成的,所有人受到的教育都是一樣的,人們接收到的價值觀和思想體系也如出一轍。這種課堂里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可避免地將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逐漸抹殺,使得人們的思想意識逐漸趨于一致,少了本來的不同。誠然,對于部分思想體系的建立,需要同一種模式和思想來進行維系,但是思想是多元的,需要不同思想之間進行碰撞才能形成百花齊放的效果,如果人為去規定哪些是完全對的,哪些是不可取的,對于學生來說是思想上的綁架,對于思想來說是對前人經驗和努力的扼殺。社會工作方法主要有個案工作和小組工作,這種模式就充分注意到每個學生的思想和看法,個體的利益和訴求得到了極大的照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有點和不足,我們不能照葫蘆畫瓢苛求所有的人去從事同一件事情,必須看到不同人的特點,因材施教,發揮出個體的最大功能,這種模式是思想政治教育所欠缺的,和社會工作的切合彌補了這一不足。

二、如何實現社會工作與中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

1.首先,要形成認識上的契合。目前在我國,無論是在中職學校還是普通高校,課堂上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學生進行自己思想政治體系完善和三觀培養的重要方式。不可否認,在對于學生人格培養、心理健全和基本法律知識的充實上,思想政治教育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此外,中職學校的學生由于早年間學習不夠努力導致自身的水平較差,因此,在中職學校學習期間,如果想要彌補早期的過失,就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汗水,對于學校的教育來說,想要糾正這些本來就存在很多問題的學生,教育模式就要更加激進且嚴厲。社會工作是學校組織的旨在培養和完善學生人格的重要舉措,對于學生的幫助是巨大的。

2.其次,要在工作方法上形成契合。社會工作的主要方法有三種,第一種是個案工作;第二種是學校小組工作;第三種則是學校社區工作。在真正開展社會工作時,會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某一種工作方法或者某兩種,同時更多的是對三種方法交叉進行。這樣的工作方法具有較強的靈活性。相反,目前中職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集中于課堂,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較少,學生個體的主觀無法被調動,因此,學生接收到的教育更多的是理論,比較抽象,接受起來相對也比較困難。如果將社會工作的方法引進到課堂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能夠改變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育的效果也會更加顯著。但問題在于目前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在習慣了自己傳統的教學模式后,很難再去改變自己的方法,另一方面,即便他們存在改變的決心,也因為缺乏教育和培訓而無從下手,這時候,學校就應該即時出手,對于相關教師進行社會工作方法上的培訓和講解。

【參考文獻】

[1]姚偉;王寧.當代美國兒童福利政策的特點[J].外國教育研究,2011(5).

[2]何歡.美國家庭政策的經驗和啟示[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1):147-156.

[3]何毅.從學校社會工作的視角看對大學生弱勢群體的關懷與救助[J].教書育人,2006,(11).

作者簡介:江紅(1987-07-16),女,漢族,四川三臺人,社會學專業,大學本科,學士學位?,F供職單位全稱及職務:四川省民政干部學校教師,職稱:助教、社會工作師;研究方向:青少年社會工作、老年社會工作。

猜你喜歡
契合社會工作中職院校
中職院校Flash動畫精品課程的設計與開發
社區退休老人的老有所為與社會工作介入
以社會工作視角解決四大國有控股銀行服務質量提高困境
生態建筑理念和“包豪斯”理念漫談
探究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戰略的契合研究
淺析儒家文化對老年社會工作的影響
網絡環境下中職計算機教學的探析
中職院校PhotoShop課程教學淺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