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體育教學“四趣”促高效體育課堂

2017-08-14 13:06劉紅
新課程·小學 2017年7期
關鍵詞:身體素質創設情境

劉紅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自2001年由教育部頒布試行到2011年正式頒布實施,如果說最初所關注的主要是體育課程理念的普及和更新的話,那么,隨著體育課堂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如何構建高效體育課堂,越來越得到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老師們的關注。為此,筆者就小學體育教學如何實現高效課堂,進行了較長期、深入的實踐和研究,創設了小學體育課堂“四趣”教學方法,即“煽情趣、設境趣、有童趣、倡友趣”,促進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高效生成。

一、激情趣

體育課中有一個好的情感環境,使學生能集中注意力,有興趣,精神振奮,使個性得到更好發展,激活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有助于提高體育課教學的有效性,為此,體育教師要注重處理好與學生的關系。

一要重儀表。體育教師健美的體型,高雅的風度,端莊得體的運動著裝,正確到位的示范動作,清晰、洪亮的口令,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感染學生、吸引學生。

二要講誠信。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要做到,做學生信賴的教師。保持體育課堂常規的一貫性,貫徹要求認真、得當,體育活動的安全措施得力、有效,突發事件處理要及時、正確。

三要有愛心。樹立以人為本、學生至上的觀念,尊重學生、愛護學生、關心學生,努力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發掘每個學生的運動潛力,鼓勵學生不斷地進步,體驗成功的樂趣。

二、設境趣

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可以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低年級的體育教學中,結合教材的特點,創設情境,讓學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充分想象,愉悅、主動地參加體育活動。如,把整節課用“火車開向某地”為線索,創設各種情境進行教學;把耐久跑(跑走交替)教材以春、秋游的故事形式開展;助跑幾步,一腳踏地起跳,越過前面一定高度的橫繩,可以編成“小馬過河”的故事情節;醒目的場地器材的布置,可以提振學生的注意力和情緒;在跑道上劃一些雪白的起跑線、終點線和各種圖案能給學生以明快、清新的感覺,學生看見事先布置的活動場地,身臨其境,運動的熱情倍增,在情境所創造的和諧氛圍中體驗運動的快樂,由“要我練”變為“我要練”,讓孩子們參與體育鍛煉更主動、更積極。

創設靈活、多樣的身體素質練習方法激發運動樂趣。第一,將身體素質練習融于舞蹈之中,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達到預期的鍛煉目的。第二,將身體素質練習編成游戲或小競賽,激發鍛煉興趣,增強合作樂趣,提高鍛煉能力。第三,根據課的內容和教學目標,科學合理地設計身體素質培養方案,創設小組練習的良好氛圍,讓體育學習真正發揮作用。

三、有童趣

能否讓學生在體育課上快樂起來,提高課堂效益,選擇適合學生個性特點的教學方法是關鍵。

1.選擇適宜的體育器材輔助教學

如,在一年級的立定跳遠教學中,選擇“膠圈”,“膠圈”重量適宜,有彈性,涂以各種色彩,富有吸引力,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

2.運用兒童化、游戲化、競賽化的教學方法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喜歡游戲,喜歡模仿,喜歡在一種生動活潑的仿真環境中開展活動。教學一年級立定跳遠時,為解決前腳掌用力蹬地起跳和著地屈膝緩沖輕巧落地這個教學重點及難點,老師可以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把立定跳遠教材創設為小青蛙學本領,創編兒歌“小青蛙,本領大,用力蹬地向前跳;兩臂向前擺,落地輕又巧”。讓學生邊唱邊練,既明確了動作要領又讀來朗朗上口,課堂教學充滿童趣,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和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體育課堂教學更高效。

3.“一分鐘輔助性自鍛”法

為順應兒童好奇、好勝的心理特點,教學中用一分鐘左右的時間,因勢利導地安排學生各自在一定場地范圍內按要求練習,對教材的學習起到引導和輔助的作用。教學實踐證明,經常實施“一分鐘輔助性自鍛”,對培養學生的自鍛意識和自鍛能力大有裨益,也是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益的有效方法之一。

四、倡友趣

課堂教學組織形式與課堂教學效益密切相關,優化課堂教學組織形式,針對小學生好奇心強、喜歡新花樣的特點,在體育課程標準的引領下,充分調動全體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在體育技能的學習和各種身體練習中,體驗集體活動和小組合作的無窮樂趣。

1.友伴分組

一個游戲項目,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自找伙伴分組練習。如,在小游戲“摸膝蓋”練習中,讓學生自找游戲伙伴,學生游戲激情很高。再如,在武術動作的復習過程中,讓學生自找伙伴,兩人一組,進行練習,基本要求是一個會喊口令,一個做動作,這樣彼此互補性強,又是自愿結對的伙伴,鍛煉積極性高,體育鍛煉的效果明顯提高。

2.項目選擇分組

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圍繞教學重點,在3~5分鐘內,安排多個項目或游戲內容,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組合選擇自己喜愛的項目和內容進行活動。例如,在投擲教學中,為解決快速揮臂問題,我們提供紙飛機、紙棒、紙炮、彩帶球等多種輕物,以及相關的靶子、小動物頭飾、懸掛的彩球等輔助設施,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選擇練習方式,結伴活動,內容豐富,形式活潑,充分調動學生活動的積極性。

3.能力分組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提出的“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要,確保每個學生受益”,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是必然存在的,需要我們在選擇教學方法上,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其中按能力分組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根據學生的體質強弱、身體素質高低、學習興趣濃厚程度、技能學習快慢等,實行分層教學,因材施教,區別對待,讓每一名學生都學有所得,確保體育課堂教學的高效生成。

參考文獻:

[1]徐貴.優化體育教學模式,構建高效體育課堂[J].甘肅科技,2016(23).

[2]佟彥寬.優化教學策略,構建高中高效體育課堂[J].學周刊,2016(24).

編輯 彭 鎖

猜你喜歡
身體素質創設情境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問題串創設的實踐
身體素質對籃球技戰術發揮的影響
護患情境會話
體育教學與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研究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吉林省大學生身體素質調查
創設可操作得區域環境
體育鍛煉也重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