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少功小說中的鄉野世界

2017-08-22 02:46曹文婷劉昕華
青年文學家 2017年24期
關鍵詞:審丑韓少功鄉村

曹文婷+劉昕華

摘 要:鄉村是韓少功小說故事發生的重要域場,對鄉村的描繪體現出韓少功的審丑傾向。上個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受政治掛帥、主題先行創作風向的影響,初入文壇的韓少功以知識分子的啟蒙視角俯視鄉村,對極左路線下的貧困鄉村展開冷峻的批判;80年代中后期,韓少功雖身處尋根浪潮之中,但對傳統文化謹慎的懷疑使他一再強調鄉野世界中兇險、血腥的一面;90年代中期后,韓少功對鄉村的態度稍顯平和,《馬橋詞典》用方言詞條展示了鄉人的怪異思維,以期實現與鄉土的平等對話。

關鍵詞:韓少功;鄉村;審丑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24-0-02

韓少功雖出生于城市,但是對鄉村卻是再熟悉不過??駸岬哪甏?,韓少功謊報年齡跟隨知青隊伍下鄉插隊,在汨羅度過了九年時光;中年經歷過商海沉浮后,韓少功萌生退意,幾番考察,還是選擇了當初插隊的汨羅鄉間作為棲身之所。在鄉村生活的二十余年使得韓少功屢屢將筆觸伸向鄉野世界,但在不同的創作階段,他小說中的鄉村都呈現出一種“丑”態。

1.啟蒙視角下的落后鄉村

下鄉插隊的九年中,韓少功不僅收獲了愛情,文學方面的能力也逐漸凸顯。小件文學作品見諸于汨羅縣和岳陽地區的文藝雜志,省里的創作培訓班也幾次點名韓少功參加。鄉村,成為了青年韓少功寫作的沃土,他作為文學新秀引起文壇注意的《月蘭》、《西望茅草地》、《風吹嗩吶聲》、《谷雨茶》等,都是以農村為背景。

《月蘭》是韓少功早期作品中的代表作,作品從知識青年的視角,展示出農村在極左路線下的極度貧困落后?!瓣犐蟿倓傇馐苓^天災,窮極了,資金賬上只剩下三角八分錢余款。臨立春,倉庫里還空蕩蕩的,只有兩個破塑料袋,一兩化肥也沒買進。集體豬場里除了兩只瘦得像豺狗的老豬婆在呻吟,其余的豬欄全都空著,糞池里也沒幾擔豬糞?!盵1]42女主人公月蘭家也是一貧如洗,為了補貼家用,月蘭縱容家中的母雞下田啄食,這與“我”想要狠抓肥料學大寨的目標相抵觸,暴怒之下,“我”在谷子里摻入農藥,毒死了月蘭家的四只母雞,還對月蘭家施行了罰款,這對于本就是大超支戶的月蘭家來說無異于“黑了天”[1]49。壓力之下,月蘭投河自盡,但是工作隊卻還將“我”評為先進隊員,“月蘭之死,在工作隊的會議上幾乎從未提起?!盵1]54不結合農村具體實際,硬性地貫徹政策路線,淡漠生命,導致了月蘭悲劇的發生。

《西望茅草地》里的敘述人依然是城市的知識分子?!拔摇睗M懷著熱忱西去茅草地,但是折騰了半天,荒蕪茅草地非但沒出現場長一開始承諾的洋房子、大馬路,到最后還由于長期虧損不得不解散。文中多角度地刻畫了張種田這一人物形象,作為干部,他充滿熱情,干勁十足,但思想卻又僵化陳舊,對科學實驗不置與否;作為長輩,他關心知青,幫“我”買鞋,但又非常專制保守,不允許青年間出現愛情火花。茅草地的失敗雖不能歸咎于張種田一人,但他身上體現出的落后的封建意識確是農村改革的重要阻礙。在小說集《月蘭》的代跋《學步回顧》中,韓少功坦誠地敘述了他這一階段的寫作意圖:“我力圖寫出農民這個中華民族主體身上的種種弱點,提示出封建意識是如何在貧窮、愚昧的土壤上得以生長并毒害人民的,揭示出封建專制主義和無政府主義是如何對立又如何統一的,追溯它們的社會根源?!盵2]鄉村本就是貧困的代名詞,政治掛帥、主題先行的創作風向更是客觀地規定了農村在物質上的匱乏和農民在思想上的落后,作為文學新秀的青年韓少功受到時代的拘囿,以知識分子的角度俯視農村百態,對鄉村的貧困落后投以了尖銳的批判。

2.謹慎懷疑下的丑態暴露

沈從文和韓少功同為湖南人,兩人都不由自主地將筆墨投諸于湘西大地。對沈從文來說,湘西是潔凈、質樸的,這里存在“優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卑雮€世紀后,韓少功也在尋文學之根的路上為湘西文化所吸引,認為湘西文化中還保留著楚文化的原始風味,是可以借以重鑄和鍍亮民族的自我的利器。但是在具體表現上,兩人卻表現出巨大的審美差異。將兩者塑造的湘西世界放在一起進行比對,更能凸顯出韓少功對鄉村的審丑傾向。

沈從文擅寫景,他自己也說:“我平常最會想象好景致,且會描寫好景致?!盵3]湘西,是他心目中“好景致”的所在地。這里的山險峻峭拔,翠色逼人:“一列青黛嶄削的石壁,夾江高聳,被夕陽烘炙成為一個五彩屏障?!盵4]44這里的水鮮活純凈,富有靈性:“長年鮮活活的潺潺流水中,有無數小魚小蟲,臨流追逐,悠然自得,各有其生命之理?!盵4]206山水畫卷一般的優美景致從筆下自然流出,不含塵世的氣息。與沈從文恬靜清新的湘西不同,韓少功筆下的湘西更多地呈現出陌生、兇險的丑陋狀態。如《誘惑》里面寫山:“山壁斷裂處已復生土層和草木,似傷口已經結疤,長出了新肉,讓路人難辨那次慘痛的斷裂究竟是如何的久遠?!盵5]94《歸去來》里的“土路一段段被洪水沖過,沖毀得很厲害,留下路面一道道深溝和一窩窩卵石,像剜去了皮肉,暴露出人體的筋骨和臟器?!甭愤叺乃吨卸阎∨5念^,“鬼頭鬼腦地盯著我”[5]1血腥、陰森、恐怖的意象充斥文中,營造出一種神秘詭異的氣氛。

沈從文對湘西自然環境的傾情描繪,其意義并不是僅僅在于環境本身,還是對人性本真狀態的一種映射?!哆叧恰分秀”M職守的擺渡人爺爺,純潔善良的翠翠,重情重義的儺送、天保兄弟,無一不充盈著人性中最純真的善與美。這里不是沒有殺戮、賣淫,只是站在沈從文精心鋪陳的這塊湘西布景之前,一切都顯得那么合乎情理,合乎自然,讓人不忍指責,這顯示出沈從文對詩性人性構建的成功。與沈從文小說中健康質樸,具有鮮活生命力的湘西村民相比,韓少功則更偏向于塑造一些“非正常人”,如癡癡傻傻卻百毒不死的畸形兒丙崽,中風之后性格和身體突變的幺姑,誤入鄉村記憶錯亂的黃治先等。這雖然不能證明韓少功對湘西文化持全盤否定的態度,但至少體現出韓少功謹慎的懷疑。作為一名“連懷疑也要懷疑的懷疑論者”(蔣子丹語),韓少功指認傳統文化為“文學的根”時,還是保有了對其的理性批判,在“人性”的問題上做出了深層的反思和剖析。

3.馬橋世界的怪異思維

《馬橋詞典》是韓少功第一部長篇小說,它的體式跟韓少功以往的小說有很大的不同,不再用邏輯必然的情節連接全文,而是用一百一十五個詞條搭建起馬橋世界。文中的“馬橋鄉”跟韓少功之前描繪的大多數鄉村一樣,封閉、神秘、而風俗奇特。其中收錄的方言詞匯,展現出鄉人怪異的思維。

普通話是規范化的,中國法定的全國通用語言?,F在常用的現代漢語詞典有多個版本,每一版的制定都意味著正統和權威。相較而言,方言僅適用于小范圍內人們的日常交流,是難登大雅之堂的東西。而韓少功不僅將方言擺上了公眾臺面,還模仿正規詞典的編纂,煞有介事地收集一個個詞條,一一進行詳細的釋義,制定出了一本專門的“口語詞典”。其中,不少詞條與普通話的規范釋義不盡相同,有些甚至完全顛倒了普通話的詞義,顯示出馬橋人思維的怪異。如“醒”字,在規范的現代漢語中,“醒”屬褒義詞,常用來表示“清楚”、“明顯”之義。但在馬橋人的思維中,“醒”卻代表“愚蠢”,與普通話進行了詞義的置換。對此,馬橋人振振有詞,屈原“眾人皆醉我獨醒”,郁結無法排解,導致自沉汨羅江,他的“醒”可不就是一種“愚蠢”嗎?又如“覺”字,普通話中通常組字“睡覺”,暗指睡夢中一種神志迷亂的精神狀態,但對馬橋人來說,“覺”倒是表示“聰明”的意思。類似的由于馬橋人獨特思維出現新釋義的詞語還有“科學”、“甜”等。

應該肯定的是,民間本就是一個藏污納垢而粗鄙的文化空間,“丑”不可避免地存在。鄉村破敗的環境和鄉人怪異的思維,都不能給身處現代文明社會中的人們帶來美的感受。與此同時,馬橋人也絕不妄想同城市文明合流,一個“暈街”,將馬橋人對城市文明的拒絕表達得淋漓盡致——馬橋人只要去到城市的街市,就會面色發青,頭昏眼花,食欲不振,甚至發燒,嘔吐。一部《馬橋詞典》用詞匯做畫筆,生動地詮釋出馬橋人與城市市民思維間的分裂和沖突。也有論者指出,韓少功是想“借助馬橋人生活的世界,以方言俚語的豐富性彌補普通話表義的有限性,以感性思維的模糊性彌補理性思維的單一性,以原始生活的詩意彌補科學主義所造成的生活的平面性,在新的層次上重建民族心理,重鑄符合現代精神的民族性格?!盵6]由此可見,韓少功對鄉土的態度發生了些微變化,從前期的揭露批判走向了平和對話。

參考文獻:

[1]韓少功.西望茅草地[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2:42,49,54,161,1.

[2]韓少功.月蘭[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1:267.

[3]沈從文.湘行集[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227.

[4]沈從文.湘行散記[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4:44,206,2.

[5]韓少功.爸爸爸[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2:94,1.

[6]王玉林.人的重造:從沈從文到韓少功[J].牡丹江大學學報,2007,16(6):2.

猜你喜歡
審丑韓少功鄉村
韓少功的“根性”
笑的遺產
淺析當前鄉村財務管理模式的
小學生好奇心與創新意識的潛在聯系
話劇《鄉村》
MSU:東蘭辛“鄉村”里未來的公關小姐(三)
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審丑”
韓少功:“挑著糞桶”寫作的文聯主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