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機器人校本課程教學模式的研究

2017-08-23 21:46高亞軍
東方教育 2017年12期
關鍵詞:校本課程小組合作機器人

高亞軍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在中小學開展機器人校本有助于培養每個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本文結合“核心素養”的教育理念,采用小組合作策略開展課堂教學,對于體現學生的文化基礎、促進自主發展、增強社會參與三個維度上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組合作; 校本課程;機器人

“核心素養”成為世界各地研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要素。而我國教育部第一次提出是在2014年印發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新課標的設定也把它作為育人目標。它的提出改變當前“知識為本”的現象,而是從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在不同的地區不同學校的核心素養運用實踐證明,在中小學開展機器人校本課程教學,對核心素養的培養有極大的推動作用[1]。

一、背景分析

科學和技術素養是當今社會的每個人必備的基本素養,而機器人校本課程的建立對人的這種培養有著獨特的優勢,它不但解決器材問題,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節約成本,有助于機器人設備的實時更新,還解決了師資薄弱這個問題。它的建立,實現了教育公平化,使每個學生都能接觸、體驗智能控制的樂趣。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健全的校本課程有助于學生敢于探索、勤于動腦、動手實踐、積極合作、探究學習。

二、教學模式的探究

為了實現資源有效使用的最大化,每個學生都能“玩”機器人的過程中,推動核心素養的落實,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組織形式。為了避免學習過程深度不夠和層次感不強,分工不明確,實現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化。

首先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善于發掘一些優秀的學生,對他們實行有效的指導,讓他們對機器人有濃厚的興趣,教師課堂教授加上學生課后研究,快速培養這些人的科學素養,開展課程時,將他們1-2人均分到每個組中,擔任總指揮。其次,剩余的大部分學生,教師需要仔細分析他們的學習能力等情況,均分到每個組中,每個組的人數3-4人為最佳。最后,教師要根據每組內每個學生各自的特長,進行合理的明確分工。還有教師要構造和諧的組內氛圍,讓組內每個學生都能互助互力,建立責任感。在進行多次合作學習之后,根據不同階段的機器人課程教學中,要及時調整每組內的成員角色,使得每各學生都能有“持續”的探索科學的精神[2]。

三、校本課程的設計

在中小學開展機器人校本課程,要根據不同學齡段的學生學情特點,選取不同類型的機器人,設計不同的課程。課程設計的過程就是學生“體驗式學習”的過程,引導學生在酷 “玩”機器人的操作過程中,體現學生必需習得的文化基礎、促進自主發展、增強社會參與。開發每個機器人課程時,不注重課程的完整性和專業性,而是如何設置生動有趣的機器人課堂氛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3]。

(一)體現學生習得的文化基礎

大部分的機器人校本課程采取項目式學習,每個項目都蘊含豐富的文化知識。通過不同難度系數的機器人項目的搭建,學生循序漸進的體味每個項目傳遞出來的人文知識。例如2008年在北京舉行的奧運會吉祥物“北京歡迎你”,每個小組組內的學生使用機器人的結構件搭建五個不同的福娃,學生們感受中國傳統藝術表現方式,認識到燦爛的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4]。

(二)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

如今社會發展非常迅速,需要創新性人才。在中小學開展機器人校本課程對人才的創新性發展有著及其的地位。通過小組合作學生對已有機器人模型進行加工和改造,由于學生成長的環境和自身素養的不同,小組內會根據教師給定的任務,不斷的通過構思—搭建—程序—測試一系列的流程步驟,進行創新性研究,在相同任務的條件下,不同組內的學生解決方案的差異性,有利于發掘學生自身的潛力,應對不同難度的挑戰。例如設定一節拆除建筑模型并且運回基地的課程,教師事先給定一輛搭建的機器人基礎小車,每個組內的學生認真分析、討論解決方案,每個組員發揮自己的特長,嘗試改造,不斷的進行循環測試和改進,最后分析得出一套完善的解決方案,這個過程有力的激勵了每個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增強學生的社會參與度

學生從小接受到文化知識的學習和信息技術的熏陶,將來可能成為科技人才的先決條件。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在中小學開展機器人校本課程,采用小組合作模式下,每個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了如何調節自身與其他組員的關系,類似于一個小的社會團體。在搭建機器人的過程中,小組內的每個學生精細的分工,增強了他們的責任感。例如設計一節機器人滅火任務,實現過程為在教室內建立一個火災現場模型,機器人需要尋找滅火器具實現模擬滅火。學生需提前了解滅火環節,與組內人員配合,在給定的時間內,搭建機器人,完成任務。在此過程中,學生學會如何與組內溝通,擁有極強的責任感,設計出高效的解決方案,形成了創新性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四、小結

在核心素養的指引下,以個性化項目為引導,以小組合作學習為策略,開展的中小學開展機器人校本課程,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當然,隨著教學實踐的不斷探索,優化機器人教學模式,體現核心素養,值得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袁慶.機器人教學與小學生信息技術核心素養的培養.發明與創新:教育信息化[J],2016,3,23-25.

[2]胡福東.機器人活動中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探究. 中國校外教育:下旬[J],2016,7,5-6.

[3]童琴. 樂高機器人校本課程方案設計[J]. 四川教育,2016,07X,14-15.

[4]韓蕾,鐘柏昌,張祿.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機器人教材設計思路解析[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6,8,30-34.

猜你喜歡
校本課程小組合作機器人
培養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現代中國人
新疆高職院校少數民族漢語教學的課程設計及開發研究
作文評改“五步曲”
論構建英語高效互動課堂的策略
新課標下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研究
高中學?!叭乃仞B特色德育”實施策略研究
機器人來幫你
認識機器人
機器人來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