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高本漢的《中國音韻學研究》

2017-09-10 11:41張二影
西江文藝 2017年15期
關鍵詞:主要內容不足影響

張二影

【摘要】:音韻學是研究古代漢語各個歷史時期聲、韻、調系統及其發展規律的一門傳統學問,是古代漢語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自音韻學學科建立起,研究它的學者有很多。本文以高本漢為例,系統論述了其《中國音韻學研究》的主要內容以及對中國音韻學發展的影響,并分析了其存在的不足,以期給研究音韻學的學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本漢;中國音韻學研究;主要內容;影響;不足

引言

音韻學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形成了包括古音學、今音學、等韻學三大內容的自成體系的學科。西方歷史比較語言學和標音工具的引進,使音韻學研究發生了許多變革。一批新起的學者,在古音學、切韻學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這些新起的學者中,尤其以高本漢為代表,他的《中國音韻學研究》受到了很大熱捧,無論從內容還是研究方法上,都為后來學者研究音韻學留下了十分深遠的影響。

1《中國音韻學研究》的主要內容

《中國音韻學研究》一書除了“原序”、“緒論”和附說“所調查方言地圖”之外,共分為四卷:第一卷是古代漢語;第二卷是現代方言的描寫語音學;第三卷是歷史上的研究;第四卷是方言字匯。第一卷包括“關于古音知識的書本上材料”、“古代漢語音系”、“古音字類表”三章內容。第二卷介紹了這部書所研究的方言,使用的實驗儀器,介紹了普通語言學概念,介紹了現代漢語的節律和定性語音學幾方面內容。第三卷重點研究了32個聲母,討論了聲調,對古代韻母進行了擬測。第四卷討論了攝的問題。

在研究材料上,高本漢研究中國音韻學所運用的材料主要有:韻書和韻圖,漢語方言,外語借詞。

在研究方法上,高本漢采用當時西方先進的語言學原理,使用歷史比較法和內部擬測法,利用現代漢語方言、日語吳音、日語漢音、高麗譯音和安南譯音來擬測漢語中古音,開闊了中國語言學家的眼界。

羅常培在《介紹高本漢的<中國音韻學>》中高度評價高本漢對中國語言學的貢獻,“這部書不但在外國人研究中國音韻學的論著里是一部集大成的工作,就是在我們自己所做的音韻學通論中也算是一部空前的偉著……照比較語言學的眼光來看,這種構擬的價值是相當高的。所以,我們對于高本漢所得的結果,一方面要認清他是用可靠的科學方法構擬出來的,同時也得承認這種構擬的讀音,對于研究中國語史學有很大的幫助”

2《中國音韻學研究》的影響

2.1開啟了中國漢語音韻學研究的新紀元。

趙蔭棠先生說:“等韻圖的編制,至勞乃宣已走到窮途;宋元等韻的解釋,至黃季剛亦陷入絕境。設若沒有新的血液灌輸進來,恐怕我們中國的音韻學永永遠遠停留在株守和妄作的階段里。幸而我們借著創制注音符號與國語羅馬宇的機會,激起來新的趣味,于是近代語音學的知識和比較語言學的方法,以及國際音標的好工具,都從西歐介紹到我們中國。這種介紹,自然對于中國音韻全體都有大的幫助,而等韻學的研究亦因此而開辟新的紀元?!?/p>

趙蔭棠的這段話不僅揭示了二十世紀初高本漢學說引入中國時的時代背景、社會背景和學術背景,而且說明了高本漢學說為中國學者所接受的重要原因,為中國學者研究音韻學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新的方向。

2.2產生了一大批新興的語言學家。

高本漢在《中國音韻學研究》的贈序中寫道:“中國新興的一班學者,他們的才力學識既比得上清代的大師,如顧炎武、段玉裁、王念孫、俞越、孫詒讓、吳大瀓,同時又能充分運用近代文史語言學的新工具?!边@批新興的學者,如趙元任、李方桂、羅常培、王力等,都受到了高本漢語言學理論的影響。他們把中國傳統的語言學和西方現代的語言學原理結合起來,在中國音韻研究的理論建設和材料研究上取得了重大成果,使中國的語言研究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2.3出版了很多有關音韻學研究的書籍和文章

近些年來,很多學者受高本漢《中國音韻學研究》的啟發,出版了很多書籍,如董同酥《漢語音韻學》、楊劍橋《漢語現代音韻學》、邵榮芬《切韻研究》、李方桂《上古音研究》等。有的結合當地方言與高本漢所研究的方言字匯進行分析,比如研究廣州音、廈門音、福州音、呼和浩特音等等,梳理了當地方言的發展史,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如鄭玉香的《析高本漢<中國音韻學研究>之福州音》、黃曉丹的《析高本漢<中國音韻學研究>之廈門音》、羅偉豪的《析高本漢<中國音韻學研究>之廣州音》。

2.4成立了全國性學術團體

中國音韻學研究會成立于1980年10月,創建了會刊《音韻學研究》。截至2014年11月,已舉辦了十八屆學術討論會。三十年多來,中國音韻學研究會逐步發展壯大,已成為一個擁有會員500余人的全國性學術團體。在歷屆學術討論會上,討論的問題主要有:上古音系,上古音構擬,切韻的性質,等韻的價值,音韻學與現代方言語音的關系等。

3《中國音韻學研究》的不足

3.1在研究材料上,忽視或誤用材料

關于古音知識的書本上材料,高本漢把它分成了三類,一是梵漢對音材料;二是韻書反切材料;三是等韻圖。他在研究中古語音史時很少使用第一類材料,認為“各民族要遷就自己的語言讀音習慣,對于外來的借字都有曲改讀音的傾向,甚至改的都認不出來了,所以有時連相近的音值都不一定找得到了”。高本漢很重視第二類和第三類材料,但是他沒有見到《韻鏡》、《七音略》等韻書,誤以為《康熙字典》前面所附《等韻切音指南》就是劉鑒的《切韻指南》,引用《廣韻》反切也往往是從《康熙字典》轉抄來的,這就造成了研究結果存在很多錯誤。陸志韋、李榮、邵榮芬等學者對這些錯誤都一一進行了訂正。

此外,他構擬音值使用的方言材料重視北方方言而輕于南方方言,湘方言、贛方言都沒有使用。對于文白異讀的現象也未加以收集、整理,重視文讀而忽視白讀,在《方言字匯》里很多收集的是文讀音,這使他擬測音值的可信度受到影響。

3.2 在研究方法上,忽視方言之間的影響

在構擬中古音時,高本漢采用了反切系聯法、審音法和歷史比較法。歷史比較法是高本漢研究、擬測漢語中古音的根本方法,他的歷史比較法與印歐語經典歷史比較法有很大的不同,實則是“歷史文獻考證法”和“歷史比較法”互相結合,其文獻考證的部分主要來自于中國傳統音韻學的研究成果。高本漢的歷史比較法的主要缺陷是忽視方言之間的影響,特別是通語對方言的影響,認為所研究的《切韻》音系是同質系統,對傳統音韻學的研究缺乏必要的考證、分辨。

3.3 漢語方言記音不夠準確

由于高本漢所處時代的各種限制,他所研究的方言記音存在很多不準確之處。趙元任、羅常培、李方桂先生在翻譯高本漢著作時,曾多次指出高氏方言記音的錯誤。張文軒先生歸納了高氏所記蘭州方言例字的聲韻系統,指出了今蘭州音與高氏所記音的音位性差異有15點之多,其原因可能是“記音人考慮古音差異而強生分別造成的”,也有記音的錯誤。羅偉豪先生也指出了高氏所記的廣州音多處有誤。

4結語

高本漢為語言學研究,尤其漢語研究付出了畢生的精力。他的《中國音韻學研究》對我國音韻學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開啟了我國現代音韻學研究的新紀元。雖然這部著作在研究材料、研究方法、研究內容上有所缺陷,但不可否認它所產生的影響要遠遠大于其缺陷。他利用西方先進語言學理論,采用內部擬測法和歷史比較法,確立了中古音系。他的理論和方法為中國學者所借鑒,成就了一大批語言學家,推動了中國音韻學研究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高本漢.中國音韻學研究[M].長沙:商務印書館,1940.

[2]唐作藩,楊耐思.四十年來的漢語音韻學[J].語文建設,1989(5):2-10.

[3]喬全生,高國慶.高本漢對中國音韻學傳播的重大影響[J].現代傳播,2013(6):149-150.

[4]曹強.高本漢《中國音韻學研究》研究綜述[J].甘肅高師學報,2009(4):60-64.

[5]李開,肇路.高本漢和他的漢學名著《中國音韻學研究》[J].南京社會科學,2002(10):86-92.

[6]張楚.高本漢《中國音韻學研究》接受史研究[D].太原:山西大學,2013.

[7]宮辰.論高本漢的中古音研究[D].南京:南京大學,2011.

猜你喜歡
主要內容不足影響
這是一份不受影響的骨子里直白的表達書
軟件工程技術的研究目的和發展前景
新形勢下高職生誠信檔案的有效構建方法
羅辀重教育思想探析
關于當前群眾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關于企業營運資金管理的研究
論離婚損害賠償制度的不足與完善
芻議水利工程驗收檔案資料的整理
如何搞好期末復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