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財務管理風險防范

2017-09-18 08:47李超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7年20期
關鍵詞:風險防范探析財務管理

李超

[提要] 本文從企業財務管理風險相關概述入手,闡述企業財務管理風險的種類及成因,指出我國企業在財務管理風險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適當的對策,以提升企業財務管理風險防范水平。

關鍵詞:企業;財務管理;風險防范;探析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一、企業財務管理風險概述

風險是企業運營發展中的一個重要財務概念,在企業活動開展中任何決策都具有一定的風險,因此有人認為風險價值是企業財務管理中十分重要的基本原則之一?!讹L險管理與保險》一書中提及的“未來結果的變化性”是目前最為權威的定義和說法。由此可見,風險就是指事物發展的不確定性。對于企業而言,風險就是企業在經營活動中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其中包含了收益虧損和盈利;其次,風險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它是不愿意發生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的客觀體現。同時,風險受時間和投資數額的雙重影響,時間越長,風險發生的可能性越大,反之越小。另外,風險雖然是不確定因素,但是風險的存在不一定只為企業自身帶來虧損,也可能為公司創造一定的利益。最后,雖然風險是指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但是管理者可以通過適當的決策將風險控制在最為合理的水平。

二、企業財務風險的種類及成因

(一)政治因素影響。政治因素對于經濟行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任何經濟行為都離不開政治因素的重要支撐。在企業財務管理風險防范中,企業行為必須在國家政治政策的規章制度下進行,甚至政治因素會對經濟行為產生決定性的影響。例如,和平時期企業財務管理風險防范就是在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下做出最適合自身企業發展的決策行為,而對于戰爭時期,物價上漲、造成企業成本降低,但是也會因社會不穩定因素出現企業倒閉的現象。

(二)經濟因素影響。任何經濟活動的開展都離不開經濟市場大環境,同時市場也是瞬息萬變中。因此,企業在對自身財務風險進行防范的過程中要及時抓住瞬息萬變的市場有效信息,從而保障自己獲得的信息能夠與市場經濟大環境保持對稱性,從而及時改變供求關系,并根據競爭對手的營銷和投資策略及時調整自身的財務結構。

(三)企業內部因素影響。在政治和平時期,企業內部因素是決定企業風險防范最為主要的因素之一。企業內部因素主要體現在財務管理者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企業財務管理結構。企業管理人員水平較高,企業在做決策后控制風險的能力就會越強,同時,企業有效避免盲目的投資行為,能夠為企業未來經濟發展提供充分的資金支撐。另外,企業管理結構的優化,會極大地改進公司的投資行為,甚至在管理者制定出錯誤的決策時,企業可以借助健全的內部結構及時找到問題的根源,以便在第一時間內修改決策計劃,將企業管理風險迅速降到最低水平。

三、企業財務管理風險防范中存在的問題

(一)風險管理機制不健全。企業財務管理機制不健全是風險形成的最主要原因。首先,財務管理機制的不健全會使得企業缺乏明確的風險管理目標,導致企業在未來經營發展中缺乏科學的理論指導;其次,風險管理機制不健全使得企業很難借助科學的風險防范模型預測未來風險,甚至出現風險發生時管理者還沒有意識到此次風險重要性的現象;再者,財務管理者在對風險進行防控的過程中,沒有明確的規章制度約束自身的不當和錯誤行為,從而在財務決策過程中增加了風險發生的概率;最后,財務管理機制的不健全可能引發盲目投資現象的出現,從而對企業未來發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二)管理者缺少風險防控意識。我國大部分企業管理者缺乏風險防控意識,這也是我國小型企業難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存活下去的原因之一。管理者風險防范意識的缺乏很容易引起盲目投資、大量舉債的現象,從而使企業處在較高的財務風險的處境之下。同時,管理者缺乏風險防范意識會出現過多過少的資金投資,無法合理的保有最適當的現金比例,從而在現金周轉環節出現一系列問題,影響企業財政安全。另外,管理者自身防范風險意識的缺乏也會使得企業缺乏對風險的預警能力,使得企業管理者無法正確地預估企業財政工作潛在的風險,進而對企業未來發展經營造成巨大的威脅。

(三)投資和籌資比例嚴重失衡。企業投資和籌資比例的失調也是造成企業風險的重要原因之一。企業要想正常運轉,投資和籌資比例必須控制在適當比例,投資和籌資比例嚴重過高,會出現公司現金保有量過低現象,從而不利于公司周轉,同時,投資金額較大也會造成企業面臨較大的財務風險,甚至在投資失敗后會出現企業破產的現象。投資和籌資比例過低,會造成企業資金浪費,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金錢收益效應,雖然企業具有較大的周轉資金,但是這部分資金只能保障企業安全,卻不能為企業增加收入。

四、企業財務管理風險防范對策

(一)合理構建風險防范模型。企業要想全面控制財務管理風險首先必須建立健全的風險防范模型。風險防范模型的構建必須符合企業自身規模,從而在綜合評定之后選擇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財務風險管理模型。對于生產型企業,財務管理風險模型在建立時必須考慮未來產品銷售數量和生產成本,并且在明確自身是拉動式還是推動式生產企業類型的同時借助科學計算,求出自身生產最適批量,從而把潛在的風險降到最低。對于投資型企業,風險防范模型的建立,必須考慮企業投資的種類和規模,使得管理者能夠借助科學的風險防范模型,保證自身企業風險和收益得到最優化,從而保障企業能夠在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下良好的生存。

(二)構建財務風險預警系統。預防風險的發生是企業正常生存最根本的保障,因此應在財務管理風險防范中構建財務風險預警系統。風險防范預警系統能夠借助科學的評測體系對企業目前所進行的財務管理活動進行正確的評估,以及對未來企業財務規劃活動給予科學的指導,從而能夠有效避免企業出現高風險的投資活動。另外,企業在進行盲目的投資行為時,企業風險預警系統能夠進行有效提示,從而及時指出企業投資所存在的錯誤,從而能夠使得企業及時、適當的調整自身投資結構,以達到效益最大化的目的。endprint

(三)提升管理者風險防范意識和防范能力。企業管理者對于企業的風險防控具有決定性的作用,管理者自身防范意識直接影響著企業未來健康發展。因此,在對企業財務管理風險防范過程中提升管理者的風險防控意識能夠及時避免高風險投資行為的出現。首先,可以對企業管理者進行科學培訓,從而使企業管理者意識到風險防范工作的重要性;其次,提升管理者防范風險的能力可以安排風險防范經驗座談會,使得不同類型企業管理者能夠通過交流借鑒其他公司的成功案例,合理運用到自身企業風險防范中去;再次,企業可以引進經濟管理人才,在制訂方案后,首先通過不同的管理決策者對決策方案進行科學的評價,在充分比較后選擇最佳投資方案;最后,公司應定期安排管理人才去風險防范較為成功的企業學習先進的財務管理模式,從而借助其他公司成功的經驗及失敗的教訓作為自身企業指導,從而避免企業在決策過程中出現失誤或錯誤行為。

(四)控制投資和籌資比例。投資和籌資比例過高和過低都會對企業財務管理構成風險,因此企業管理者應優化投資和籌資比例。企業籌資金額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改變。為此,在不同的時間段,企業應及時對生產方式、生產成本和生產規模進行調整,從而把投資和籌資比例嚴格控制在合理的比例范圍內。并且,對于投資型企業,投資數額對于企業發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而且籌資范圍與生產型企業相比更加不確定,因此在確定投資和籌資比例時應合理的估計籌資金額,按照籌資金額確定自身投資額度。

(五)提高風險防范意識。風險防范意識直接決定著企業的財務管理風險防范措施。因此,企業應不斷提高領導人員、財務管理人員和財務工作者的風險意識,引導財務管理人員和財務工作人員樹立正確的財政觀念和風險理念。首先,企業應不斷提高領導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充分發揮領導人員的帶頭作用,加強領導人員對財務風險的重視,營造良好的財務風險防范氛圍;其次,企業應不斷提高財務管理人員和財務工作人員的風險意識,加強對財務管理人員和財務工作人員的財務風險安全教育,提高財務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對財務風險的重視,將財務風險意識滲透在日常的財務工作中,及時防范財務安全風險。

主要參考文獻:

[1]王素榮.集團公司財務風險防范及控制[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4.10.

[2]黃錦亮,白帆.論財務風險管理的基本框架[J].財會研究,2004.6.

[3]李勝,傅太平.論企業的全面財務風險管理[J].經濟與管理,2004.6.endprint

猜你喜歡
風險防范探析財務管理
財務管理
VR閱讀探析
強化醫院財務管理是醫改的重要環節
HTTPS探析
論新形勢下酒店財務管理
加強村級財務管理迫在眉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